靚麗圖像中的一抹——摩爾紋

http://mb.zol.com.cn/314/3142313_all.html


那靚麗圖像中的一抹——摩爾紋

    ——摩爾紋,攝影者的夢魘,無論你是攝影小白還是攝影老鳥。

    想必很多朋友在拍攝屏幕類物體——諸如電視、顯示器、手機屏、平板電腦屏幕等等,都會有這樣的困擾:明明看着非常清晰的屏幕,但用相機拍攝出來以後照片上竟顯示出一圈圈一條條的波紋,影響屏幕的色彩及清晰度之餘,還顯得非常不美觀。

這該死的屏障! 揭祕摩爾紋的前因後果

    這種在拍攝過程中所出現的波紋,學名就叫做摩爾紋(Moiré effects)。看到摩爾紋的單詞,很多讀者可能看出了“Moiré”貌似是一個法語單詞,在這裏筆者也再多囉嗦一句:實際上“Moiré”這個單詞就是古代法國人對從中國進口絲綢水波樣條紋的稱呼,後來被摩爾紋單詞所“徵用”。

    本着嚴謹的態度,我們不光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那麼摩爾紋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呢?它的原理又是什麼?

    摩爾紋其實是物理的差拍原理所產生的一種現象,實際上也是不同物體之間發生了波形干涉現象。在數學課上我們也都學過,波形有疊加。通俗的講,比如當兩個正弦波的波峯疊加後,波形會產生變化。

這該死的屏障! 揭祕摩爾紋的前因後果
摩爾紋產生原理圖示

    那爲何在拍攝屏幕的時候會出現摩爾紋呢?這是由於相機感光元件擁有一個空間頻率,而所拍攝對象——如液晶屏幕上的圖像,在被液晶屏的液晶像素點呈現出來的時候,同樣擁有一個空間分佈規律。而當相機感光元件的空間頻率與液晶屏呈現圖像的空間分佈規律接近時,差拍現象就會產生,摩爾紋也就出現了。簡單來說,當相機傳感器像素點與顯示器像素點相近並重合後,人的肉眼會對這種重合相當敏感,所以我們就看到了摩爾紋。


【文章內推廣圖鏈】請在選題類文章中按說明插入此內容

【文章內推廣圖鏈】請在選題類文章中按說明插入此內容

【文章內推廣圖鏈】請在選題類文章中按說明插入此內容

【文章內推廣圖鏈】請在選題類文章中按說明插入此內容

【文章內推廣圖鏈】請在選題類文章中按說明插入此內容

【文章內推廣圖鏈】請在選題類文章中按說明插入此內容

【文章內推廣圖鏈】請在選題類文章中按說明插入此內容

【文章內推廣圖鏈】請在選題類文章中按說明插入此內容

【文章內推廣圖鏈】請在選題類文章中按說明插入此內容

【文章內推廣圖鏈】請在選題類文章中按說明插入此內容


》現在去主板頻道轉轉《 | 》看看今日最新文章《

》主板精彩美圖彙總《

2“屏攝”不可少,摩爾紋卻無處不在

“屏攝”不可少,摩爾紋卻無處不在

    而“屏攝”(對着屏幕拍照的簡稱)在很多場合又是必不可少的。比如當我們使用電腦的時候,需要將整個屏幕的畫面截取下來但恰恰這個時候並不方便我們截圖,於是只好採取屏攝的方式。還有比如當我們對比兩個不同的顯示器、電視或者手機的屏幕時,要分出屏幕表現力的優劣以呈現給他人,必然採取屏攝的方式。

這該死的屏障! 揭祕摩爾紋的前因後果
這該死的波紋!

    屏攝不可避免,而我們又不能阻止它的出現,這似乎是一個非常矛盾而又令人糾結的事情。此時我們發出感嘆:究竟如何是好?

這該死的屏障! 揭祕摩爾紋的前因後果
衣物的紋路也會出現摩爾紋(圖片援引互聯網)

    不光是在拍攝屏幕纔會出現這種情況,比如拍攝如纖維非常密集的衣物時,相機的成像元件圖樣與衣物紋路圖像有可能會重疊,摩爾紋的現象會再次出現。

    看了以上介紹,大家是不是覺得摩爾紋就像是洪水猛獸,躲都躲不掉呢?我們當然不能抱以這種悲觀的心態,因爲問題的出現就是爲了讓我們去解決。在理論上,我們已經知道了摩爾紋的大概產生原理,這對於我們攻破它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接下來,筆者將通過實踐探索,到底摩爾紋應該如何被消除。

3尋找擁有4種視頻接口的設備

●尋找擁有4種視頻接口的設備

    我們都知道,電腦主板擁有多種視頻輸出接口,常見的接口有D-Sub(VGA),DVI以及HDMI,而隨着Intel 7系列主板的普及,DP接口也慢慢的成爲了主流Z77主板的武器。

    前文提到,摩爾紋的產生和液晶屏像素點所呈現的圖像的空間分佈規律有關,而不同的視頻輸出接口所傳遞的信號不盡相同,信號的不同會不會導致液晶屏刷新形式的不同呢?那不同視頻接口輸出的圖像呈現到顯示屏上,會不會影響到摩爾紋的生成呢?換句話說,我們能否找到一種減輕甚至消除摩爾紋的視頻輸出接口呢?

這該死的屏障! 揭祕摩爾紋的前因後果  這該死的屏障! 揭祕摩爾紋的前因後果
擁有D-Sub/DVI/HDMI/DP全四種豪華陣容視頻輸出口的主板

    實踐出真知。筆者找到了一款擁有4種視頻輸出接口的主板,並搭建了一套測試平臺,看看不同的視頻輸出接口能否影響到摩爾紋的形成。

測試平臺硬件介紹

中央處理器

Intel Core i5-3570K

主頻:3.4GHz L3緩存:6MB 核心數:4C4T
散熱器

Intel原裝散熱器

風扇數量:單風扇 散熱方式:風冷
內存

芝奇 RIPJAWS DDR3-1333 4GB *2

內存頻率:1333MHz 時序:9-9-9-24-1T
主板

華碩P8H77-M PRO

Intel H77芯片組

顯示卡

Intel HD4000核芯顯卡

主頻:650MHz 顯存:2GB CPU集成
硬盤

希捷7200.12 1TB

轉數:7200轉 緩存:32MB 容量:1TB
電源/適配器

遊戲悍將R600M

額定功率:600W 出線類型:半模組電源
顯示器

Dell U2410

分辨率:1920*1200 屏幕尺寸:24寸

這該死的屏障! 揭祕摩爾紋的前因後果
戴爾U2410顯示器擁有D-Sub/DVI/HDMI/DP全四種視頻輸入接口

    測試必須保證參測器材的一致性,因此在找到了擁有全4種視頻接口的主板後,我們還需要一臺擁有全4種視頻接口的顯示器。市面上同時擁有D-Sub/DVI/HDMI/DP視頻接口的顯示器鳳毛麟角,而戴爾U2410則是這極少一部分中的一員。

    戴爾U2410是一款定位準專業的顯示器,它以110%廣色域,全面的視頻輸入接口配置,可自由升降&旋轉支架以及8Bit面板獲得了追求品質用戶的青睞。

 

4我們應採取怎樣的拍攝方法?

●我們應採取怎樣的拍攝方法?

    爲了保證所拍攝畫面的精準及精確,首先我們要保證硬件平臺及顯示設備的完全一致。而在拍攝器材方面,相機同樣不能中途替換。因爲任何設備及器材的替換都可能影響到摩爾紋的形成,導致測試毫無意義。

這該死的屏障! 揭祕摩爾紋的前因後果
三腳架拍攝必不可少

    另外,在拍攝時需要注意的方面也很多。筆者縱然有一身較爲不錯的肌肉,但手持相機拍攝依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進行屏幕拍攝時,三腳架就顯得必不可少了,因爲我們不但要保證所有器材的唯一性,還需保證拍攝角度恆定及拍攝距離恆定。

    在相機參數的設定上,需調節至“手動”檔位,即ISO、快門、光圈均爲手動調節,且在拍攝屏幕時保持參數的始終如一。此外,對焦點也需在拍攝同一張圖片時保持一致。

這該死的屏障! 揭祕摩爾紋的前因後果
距離、角度、相機設置需保持始終不變

這該死的屏障! 揭祕摩爾紋的前因後果  這該死的屏障! 揭祕摩爾紋的前因後果
室內燈光恆定且不受外部光線影響

    在拍攝過程中,光線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爲了避免外部光線的變化對拍攝結果產生影響,筆者特地選擇在黑夜進行拍照,因爲在白天,日出日落,太陽光的強弱會根據時間的流逝而變化,即使極其微弱的光線變化也有可能會影響到我們的測試結果。

5VGA/DVI/HDMI/DP視頻信號拍攝對比

●VGA/DVI/HDMI/DP視頻信號拍攝對比

    令大家期待已久的測試環節終於開始了。在測試中,筆者依次對D-Sub(VGA),DVI,HDMI以及DP接口進行了切換,選取3幅圖片進行拍攝。如上文所說,爲保證測試的準確性,所有設備均不變,且保持測試參數不變。相機選擇手動擋固定ISO、光圈、快門速度及對焦點。以下爲屏攝對比結果:

這該死的屏障! 揭祕摩爾紋的前因後果
對比拍攝圖一

    首先第一張圖,筆者選取了Win7默認桌面背景圖。在4種視頻接口中,如果筆者不提,可能大家幾乎看不到——在所有每張小圖的左下角,均有着極細微的摩爾紋,但從圖中,我們似乎找不到這4種不同視頻輸出口所存在的區別。可以說,該圖的拍攝很有效的避免了摩爾紋,而4種視頻接口的表現均令人滿意。

這該死的屏障! 揭祕摩爾紋的前因後果
對比拍攝圖二

    到了第二張圖,情況有了變化,大量的摩爾紋出現。無論是模擬信號的D-Sub接口,還是使用數字信號的DVI/HDMI/DP接口,均有斜向出現的摩爾紋。難道無論何種接口,均無法避免討厭的摩爾紋嗎?

這該死的屏障! 揭祕摩爾紋的前因後果
對比拍攝圖三

    最後,在第三幅拍攝圖片中,這個命題果然得到了驗證。儘管不同的視頻輸出方式帶來了些許色彩的不同,但沒有一種方式能夠避免摩爾紋的產生,且沒有一種接口有優於其它接口的表現。

6尋找其它突破口繼續挑戰

●尋找其它突破口繼續挑戰

    原本筆者以爲採用模擬信號傳輸的D-Sub(VGA)接口會在這次對決中敗下陣來,而採用數字信號傳輸的DVI/HDMI/DP會佔盡優勢,而DP接口又會憑藉其最強的帶寬擁有秒殺DVI及HDMI的可能。

這該死的屏障! 揭祕摩爾紋的前因後果
在4種視頻接口中尋找斬除摩爾紋的可能性已經沒有了

    經過思考,實際上筆者犯了一個較爲致命的錯誤,那就是視頻接口的不同也許能夠帶來色彩的差異,但是最終,圖像會呈現在顯示器上。而顯示器點陣本身所呈現圖像的空間頻率是不會改變的,這也就是爲什麼縱然換了4種接口,也無法改變“悲劇”結果的原因。

    失敗並不算什麼,能夠最終解決問題纔是我們的目的。我們不妨換個思路,一起再回過頭來看看前文中摩爾紋的原理圖:

這該死的屏障! 揭祕摩爾紋的前因後果
波紋需要角度一定的相交纔可形成摩爾紋

    在重新看了這張圖,瞭解了摩爾紋形成的大概原理,大家是否能看出些許端倪?沒錯,摩爾紋的形成需要兩個空間頻率的波形在一定角度的重合,這樣空間頻率疊加纔會產生差拍現象。可能有些讀者已經注意到了,角度纔是關鍵。

    那麼接下來的測試,結果可能就會令我們欣喜了。

 

7“請傾斜您的相機或顯示器”

“請傾斜您的相機或顯示器”

    既然我們已經得出了“更改角度拍攝可能會消除摩爾紋”的假設命題,那接下來筆者就實際操作進行演示。託三腳架及U2410的福,無論是顯示設備還是拍攝設備,我們都可以對其進行改變角度的操作。

這該死的屏障! 揭祕摩爾紋的前因後果
轉軸式雲臺可隨意更改拍攝角度

這該死的屏障! 揭祕摩爾紋的前因後果
可旋轉&升降支架可隨意定位你的顯示器

    當然,如果更改拍攝角度,我們只需有以上其中一個條件即可。結果究竟會如何?一起來看後面的實拍測試吧!

 

8那一抹亮色終於滾出了我們的視線

那一抹亮色終於滾出了我們的視線

    結果果然不出筆者所料。無論是改變相機的拍攝角度,還是改變顯示器的顯示角度,拍攝結果均無摩爾紋出現。

這該死的屏障! 揭祕摩爾紋的前因後果
傾斜顯示器拍攝無摩爾紋出現

這該死的屏障! 揭祕摩爾紋的前因後果
傾斜相機拍攝同樣無摩爾紋出現

這該死的屏障! 揭祕摩爾紋的前因後果
傾斜拍攝成功解決摩爾紋問題

    上圖清楚明白的爲我們展示傾斜拍攝及水平拍攝兩種不同情況下的畫面質量。原本質量不堪的畫面經過“神奇一斜”而變得異常細膩,將我們肉眼所見的顯示效果原原本本的呈現了出來。

    看來,拍攝角度纔是成功扼殺摩爾紋的關鍵,而我們的假設命題也隨之變成了真命題。

9經驗總結及技巧分享

●經驗總結及技巧分享

    儘管過程曲折,但問題最終得到了解決。當然,我們所走的彎路也並不是沒用,因爲只有親身體驗纔會瞭解更深,這些經驗是對愛思考的我們在探求技術之路上最寶貴的一筆財富。

這該死的屏障! 揭祕摩爾紋的前因後果
“屏攝”技巧很重要

    筆者不才,只是根據自己在“屏攝”上所遇到的問題加以歸納,總結出了以下一些“屏攝”技巧,希望拋磚引玉:

    1.摩爾紋的形成只與攝影器材和最終屏幕所決定的呈現畫面有關,與視頻接口種類無關;

    2.通過改變攝影器材的角度或顯示設備的角度可非常有效的消除摩爾紋;

    3.通過變更相機的焦距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摩爾紋,因爲波形是否疊加與傳遞距離有關;

    4.不同的對焦點對摩爾紋的形成也有影響。因此在拍攝過程中,可適當改變對焦點位置;

這該死的屏障! 揭祕摩爾紋的前因後果
斜攝適用於任何屏幕,包括平板電腦

    當然,還有一些相機爲了消除摩爾紋,在鏡頭中加入了低通濾波器。儘管用該方法同樣能夠減輕摩爾紋,但拍攝出照片的銳度則會大大降低,顯得有些得不償失。傾斜角度拍攝能夠最有效的消除摩爾紋,那麼爲什麼不傾斜一下你的相機呢?

    傾斜拍攝不但適用於顯示器,當然也適用於如電視,平板電腦以及手機等設備。可以說,這是“一招鮮吃遍天”。

    可能有些朋友會問:“斜攝可以拍出較爲令人滿意的照片,但傾斜的照片終歸不美觀,這又如何解決呢?”

    在這個人人“PS”的時代,相信無需筆者贅言,大家也能夠順利應用PS軟件來對照片的角度修改吧(笑)?——圖像—圖像旋轉—任意角度,之後剪裁出自己想要的尺寸就可以啦!

這該死的屏障! 揭祕摩爾紋的前因後果
你能想象僅僅“剪裁”就可帶來質的區別嗎?(點擊圖片查看原圖大小)

    說到PS軟件,在這裏再跟大家分享一個小技巧。在之前拍攝的黃色鬱金香照片中,摩爾紋出現非常的嚴重。筆者在PS中將其打開,並對其尺寸進行了剪裁,之後令人激動的結果出現了:剪裁後的照片摩爾紋現象幾乎消失!在上面這張圖中,你能想象左邊的爲原圖,而右邊的照片僅僅是剪裁爲1200*800像素後的同一張照片嗎?

    如果究其原理,也可稍加解釋。由於照片剪裁前後大小不同,所以圖片在顯示器上同一面積所顯示的像素也不同,而剪裁後,相同像素點陣內顯示圖像內容也不同,因此圖像的空間頻率發生了變化。而相機拍攝顯示屏時,只是對當時屏幕上所呈現的圖像起了“反應”,因此這個現象則可能在我們剪裁圖片的時候消失。

    可能有心的讀者還對上文提到的“織物同樣會產生摩爾紋”念念不忘。當然,這種情況一定程度上也同樣可以通過剪裁圖片消除,畢竟我們不能扭着身子去拍人物(笑)。也有一些專業的圖片處理軟件能夠消除織物的摩爾紋,因涉及專業領域,操作極爲繁瑣,且筆者自身知識面及深度有限,故不做拓展。

    好了,本次關於摩爾紋的探討就要告一段落了。通過以上繁雜的測試以及簡單的總結,筆者希望每一位耐心看完本文的讀者朋友都能有所收穫。擋在我們前面的大山又被推倒一座,我們是不是應該拍手稱快呢?多思考多實踐,不管多難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相信大家今後也一定能夠在遇到問題時多動腦筋,探尋事實的真相,解決一個又一個棘手的問題。


【文章內推廣圖鏈】請在選題類文章中按說明插入此內容

【文章內推廣圖鏈】請在選題類文章中按說明插入此內容

【文章內推廣圖鏈】請在選題類文章中按說明插入此內容

【文章內推廣圖鏈】請在選題類文章中按說明插入此內容 


【文章內推廣圖鏈】請在選題類文章中按說明插入此內容


》主板頻道更多最新文章《 | 》中關村在線硬件論壇《

》中關村在線硬件DIY官方微博《

10華碩P8H77-M PRO詳細參數

摩爾紋是大家平時都會遇到的惱人問題,雖然解決問題的方法比較簡單,卻沒有多少人願意去深究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在本文中,作者以實際測試加理論說明的方式,深入探討了摩爾紋現象產生的原因,原理,以及解決辦法,是一篇實用性很強的科普類作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