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神經網絡圖像取證的研究

最近在做深度學習的圖像取證工作,做一下資源的彙總和科普、文獻的總結工作


1. 對圖像取證技術的總結 

“誰動了我的圖片?” – 圖像取證技術 

文中主要介紹了幾種不同的圖像取證方法,簡述如下:

I.  copy-move 檢測方法

    檢測原理: 同一幅圖像中檢測到大塊相同的內容

    技術手段: 稀疏特徵點(SIFT)的判斷;基於圖像塊的圖像匹配算法

II. 傳感器噪聲取證

    檢測原理: 傳感器的噪聲模型(利用成像傳感器的硅陣列製作瑕疵所得到的固定像素圖)等價於相機指紋

    技術手段: 通過對處理後的圖像的潛在噪聲模式檢測,判斷圖像是否完整出自一個相機

III. 像素重採樣檢測

    檢測原理: 圖像經放大旋轉等得到的圖片本質是採用了像素插值技術。像素插值技術:放大後的像素空擋由周圍像素補齊,常見插值技術有:雙線性插值技術; 雙三次插值技術;

    技術手段: 可利用最大期望算法獲得放大倍數相關的週期性係數; 通過分析鄰近像素相關性,取得像素插值

IV. 反射不一致性檢測

    檢測原理: 經過修改後的圖片,在鏡面反光的地方違背了小孔成像及光線反射的物理常識,即消隱點(反射與入射點的連線在小孔成像下的相交點)的存在。

    技術手段: 基於幾何約束的取證方法: 使用原始圖反射數據找到消隱點,再使用消隱點,將其與入射點連接,判斷直線是否相交與反射點。

V. 光照一致性檢測

    檢測原理:PS過後的圖片往往使用到不同的圖片,而不同圖片的光照方向不盡相同

    檢測技術: 抽象各個物體所攜帶的光照痕跡,這樣的過程往往基於:檢測人臉 -> 人臉關鍵點檢測 -> 擬合三維人臉模型 -> 估計光照參數 -> 計算光照參數差異性 -> 判斷是否爲原始圖片。


2. 圖像取證的不錯綜述

數字圖像取證技術的發展 這篇文章的引用量很少,但我覺得確實寫的不錯。還請大佬看過發現問題後指教一下,是不是因爲文章太淺的原因。

論文大體分爲兩個部分:

I. 數字圖像的篡改:分爲六大類

    (1) 合成:同一/不同圖像的複製,粘貼操作 -> 假象/隱藏 -> 消除圖像中的篡改痕跡,往往其中包含縮放、旋轉和潤飾等處理

    (2) 變體:源圖像與目標圖像以一定權重重合 -> 同一圖像保持兩個特徵

    (3) 增強:就和我們平時說的濾鏡一樣

    (4) 潤飾:同一幅圖像中對局部區域進行復制粘貼,並模糊操作,掃除邊緣痕跡

    (5) 計算機生成:3D多邊建模 -> 顏色+紋理 -> 虛擬照相機 => 圖像統計特徵差異(與自然圖像)

    (6) 繪畫:略

作者提出,還可以加上三種篡改類型:

    (一)圖像完整性篡改 —— 水印+隱寫書

    (二)圖像原始性 —— 二次獲取圖像

    (三)版權

圖像篡改的工具: 

    分割ROI:Matting(修邊) —— Bayesion, Poisson

                     Impainting —— 修復自然空白

 

II. 篡改圖像的數字取證 


3. 對於圖像取證技術初學者入門手冊

Digital image forensics: a booklet for beginners


4. 深度學習在圖像取證方面的應用

深度學習在圖像取證領域中的進展 


5. 面部修飾相關數據集 
ND-IIITD

6. 圖片篡改監測相關論文彙總GitHub 
image_tampering_detection_references

7. Performance servey

https://xgyopen.github.io/2018/06/15/2018-06-15-imv-defect-detecting-investigation/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