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基礎新夥伴前期基本linux學習建議

今天組裏來了兩個新研0的童鞋,陳老師說讓帶一下,壓力山大,後來覺得其實這是組裏一個歷史遺留問題,之前博士學長會抱怨說剛進來時候沒人帶。在一個團隊裏邊,新手有人帶確實是要少走很多彎路,沒人帶過程會痛苦一些也漫長一些,但也能鍛鍊一個人自立,自摸門路,遇到問題自己尋找解決方法的能力。不過,一個人剛進一個團隊時候,需要讓他感受到團隊的力量與關懷,才能對一個團隊有歸屬感,從管理俱樂部這幾年,確實一個人對一個團隊的歸屬感決定他對這個團隊的貢獻與在這個團隊的時間長度。課題組之所有一直沒能好好留住大三實習的孩紙,沒什麼人給予什麼幫助一定是最大的一個原因,像每年實驗室SSD跟虛擬化組是最留人的,幾乎只要在他們那邊實習過,就會留下,因爲他們組裏人多,也有一套固定的二課實習生培訓計劃。


所以,後來想想,爲了避免新同學到時候也私下抱怨說剛來沒人帶,後來稍微寫了一個文檔,記錄一些對新進組裏的沒linux基礎的同學的一個學習建議,並給老師,建議組裏應該也建立一套固定的對一些新的沒基礎的同學有一個大方向的指導。也好有一個量化的標準對新同學進行一個考察。大致如下:


無基礎新夥伴前期基本linux學習建議:
【注,以下僅個人對前期不知道怎麼開始學習Linux的一個建議,不一定全面也不一定科學,歡迎修正~】
1 基本的linux知識——消除對linux的陌生感
找一本書,邊看邊做。國內當然首推鳥哥的那本(如果嫌太厚可以挑着看,因爲這一步是爲了消除對linux的陌生感)
1) 安裝,推薦使用虛擬機,別用雙系統等,方便隨便折騰,多裝幾次,用各種不同的方式裝,先可以是最簡單的typical一直在點着下一步的,再使用custom形式的,自己去自義定一些,手動分區等)
2) 基本的命令
正確開關機;
路徑概念,路徑切換;
cp,mv,rm等基本文件操作;
查看(ls,cat, tail等等);
查找(find,which,whereis,locate等);
比較(diff等);
文件權限;
軟件安裝;
磁盤管理(查看磁盤信息,分割,格式化,掛載等);
這一步最後要知道需要什麼功能時怎麼去找到要的命令,找到要的命令後怎麼用(man,網絡,命令手冊等等)
3)vim基本使用
(以上三星期)
2 瞭解系統結構,先了解下系統中各個目錄的大致作用,例如/etc/ 、/bin/等,哪些文件是幹嘛用的。可以看一些原理性的東西,例如系統的引導過程等等。不一定都明白了,有個瞭解就OK,後面隨着深入都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的。
(以上一星期)
3 編譯內核
學習編譯內核,這過程可是同時先學習下強大的腳本的編寫,將編譯的過程用一個腳本在裏邊跑一下去吃飯~
4 做一些測試,例如使用dd命令去測測磁盤的情況;使用ssh等遠程登錄命令去操作另一臺服務器;將設備映射到其他機器進行簡單的性能測試。
(以上三星期)
5 可以開始那些大塊頭的什麼深入內核啊、內核設計啊、實現啊等等的其修遠兮的漫漫長路,結合看一些論文,去想自己的點子,動手去驗證~(其實走到這裏自己應該知道怎麼安排自己的學習與實踐了的)。
如果對於實驗室新近的同學,在第5步前可以插入一段時間對組裏已經做過的一些成果,一些論文,畢設等先查閱瞭解過,知道組裏做過什麼,在哪些方面做。
學習過程,忌浮躁,重實踐,不怕崩時刻做好從頭再來的準備~


當然,以上的計劃建議是結合組裏後期工作中常用到的一些技能等等給出的一個建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