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去條帶噪聲

    經常和遙感影像打交道的同學,不知道有沒有碰到過條帶噪聲的情況,或者叫“丟線”、“壞線”,即一副影像上出現規則的黑色條帶,這些黑色條帶裏的像元值是無效的。例如下面這張圖:

說明: QQ截圖20131205161437.png


    咱們放大點來看下:

說明: QQ截圖20131205161607.png

    咱們先來說一說條帶噪聲產生的原因,來看一段專業解釋:

    條帶噪聲是影像中具有一定週期性、方向性且呈條帶狀分佈的一種特殊噪聲。這種噪聲是衛星傳感器光、電器件在反覆掃描地物的成像過程中,受掃描探測元正反掃描相應差異、傳感器機械運動和溫度變化等影響造成的。

簡而言之,就是拍攝影像的衛星傳感器出問題了,從而週期性的造成影像記錄錯誤。去條帶噪聲屬於圖像處理的範疇了,有很多相關的研究,例如傅立葉變化濾波、主成分分析、直方圖匹配、矩匹配法等等。一些專業遙感軟件ENVIERDAS有專門的去條帶插件可以處理,今天我們來看看從ArcGIS的角度怎麼處理條帶噪聲。

ArcGIS中查看,可發現條帶裏的像元值爲0,我們希望用周邊的非0像元值填充,Nibble工具可以幫助我們實現。下圖爲Nibble工具的處理思路,InRS是原始柵格,MaskRas是掩膜柵格,其中ND象元值是Nodata,處理後,原始柵格與Nodata對應的象元值被原始柵格周邊的像元值替換了。

說明: QQ截圖20131205164805.png


    所以,除了原始的條帶噪聲影像,我們還需要一個掩膜,即把條帶象元處理成NodataArcGIS中有很多工具可以生成Nodata,例如SetNullCon等等。以下我用SetNull工具,將原影像中值爲0的象元進行了處理,得到了Nibble工具需要的掩膜柵格。

說明: QQ截圖20131205170759.png

   

    接着,我們就可以用Nibble工具來處理了。

說明: QQ截圖20131205170913.png

    看看處理前後的對比:

說明: QQ截圖20131205161607.png說明: QQ截圖20131205171234.png


    還有一種更爲簡單的方法,借鑑了鑲嵌數據集的函數鏈動態處理功能,使用掩膜函數和鄰域統計函數進行處理,具體參數設置請參考此文http://blog.csdn.net/arcgis_all/article/details/16806053



    作者:胡婷婷 郵箱:[email protected]

        轉載請註明出處:www.higis.cn/Tech/tech/tId/7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