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爹的生活,源於你的工作誰都能幹

前不久做單子的時候,瀏覽到一個小夥子吐槽抱怨的帖子,吐槽什麼快遞真不是人乾的,什麼手機關機罰款、延遲派送罰款、簽收延遲罰款、電話費工資扣、勞動合同沒有、工資單社保沒有,聽別人說幹快遞一個月都能上萬,結果一來一看,100來個人有一個能達到1W+的工資就了不得了,真特麼坑爹。

後來跟吧友互動的時候,還在問去幹送外賣怎麼樣了?貌似也很賺錢……….

其實了,我對於送外賣和送快遞的活兒是非常理解的;吃力吃苦不討好,賺的都是血淚錢,公司嚴格到近乎苛刻的制度,完全沒把你當員工的調調,碰到一二極品渣渣的客戶,一股委屈一把辛酸淚都是很常見的,畢竟此類委屈劇情、辛酸場景,在各種媒體新聞裏已經屢見不鮮了。

也因此快遞和外賣行當,是人員流動最頻繁的崗位之一,都不容易啊。

但是,我對於20-35這種黃金年齡段的年輕人去做快遞和外賣這種事兒,困境短期或偶爾嚐鮮可以理解,長期以此爲立身之本的去幹,就有點理解不了,因爲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年輕人來說,長期去做類似無積累、無成長、廝混歲月只圖溫飽盈餘的工作,坑的就是你,不用再懷疑。

之所以你覺得工作老是坑爹,影響的生活也老是不如意,其實原因都很簡單,你的工作誰都能幹。

坊間有言“寫字樓裏如青樓,不許樓裏見白頭”,意思是說N多的職場專職人士,跟“富貴人家”的小姐姐一樣,都是吃青春飯的(好多專職崗位,HR直接刪除35歲以後的備選名單,管理級除外),青春眨眼耗過,沒有熬成單兵王者的“花魁精英”,獨掌一方的CEO“老鴇” 或者自己另起爐竈的掌門BOSS等,最終結局只能是被掃地出門,沉淪鬧市、消失與青野空谷中了。

要求少、門檻低,一茬茬的新鮮嫩草小鮮肉,一大波的基礎勞動力等着收割替換你的位置,而你的價值如果一直只是基礎勞力,用郭德綱的話說“綁塊肉狗都能幹”的話,你只能被動去接受,不然你還能怎麼辦了?你可以傲嬌的叫囂“自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你只有這個“斤兩” 換個地方,給你的又能好到哪兒去了?你只能焦慮又無奈的接受這個討嫌的工作,坑爹的生活。

當然富官二代和拆遷戶可以不在此列,祖輩餘蔭可以讓你放肆去享受歲月靜好、或者奢靡紈絝的“幸福”生活,因爲有人已經替你負重前行過了,該買的“單”已經買過了。

所以對於20-35這個年齡段的,絕大多數普通年輕人來說,眼睛裏盯着的不應該只有哪些低級的賺錢手段,因爲出賣最最基本的體力、勞力、腦力,無需擔責、風險,只爲被動賺取生意鏈上的九牛一毛,這些工作有大把大把“低產值”的人能做,願意做,當然也只能做這些。

當然如果你繼續虛耗下去,沒有任何沉澱積累,幾年下來除了一身的脂肪肥膘,啥玩意兒沒有,那麼你也只能繼續去做這些低產值的基礎工作了,後面的歸宿大概也只能是清潔工,看大門、掃廁所之類的,萬一有個天災人禍的意外發生,無力負擔的你只能無奈的去接受哪些,於你而言天崩地裂的結果,不然 呵呵 你又能怎麼辦了?

其實不管什麼工作,都是靠自己勞動辛苦吃飯,本沒有高下之分,總比那些坑騙啃老寄生蟲一樣的垃圾好多了吧,但水流低、人走高,我相信沒人願意窩窩囊囊,一輩子活的烏煙瘴氣的,你本可以有更好的選擇,本可以讓自己更有價值,本可以讓你的工作生活更有質感、本可以有能力去承擔哪些責任。

有人看到這裏要噴了,你不學好,又學別人噴毒雞湯,那你說對於啥經驗都沒有的小年輕,最開始不接受最容易的基礎工作,又能有什麼好的工作機會了?總不能眼高手低的瞎混吧?

首先要再三聲明的是,我沒有說不做基礎工作,而是不能長期做基礎工作,尤其是毫無積累和進展的基礎工作,比如快遞和外賣你做個四五年,你能積累什麼?成長什麼?送外賣快遞的路線越來越熟?還是騎電瓶車的技術越來越好?呵呵

而相對來說,文案 PS美工都可以算是最基礎的勞動力了,基本上是電商乃至互聯網公司,事業部門的專職崗位標配了,但是你肯認真做的話,三四年下來,行業經驗有了,專業經驗有了,以此爲根本晉級“單兵王者”或者部門管理,都是絕對可行的,甚至可以將自身的電商PS業務、文案策劃業務,打包銷售,外包給各種小互聯網公司電商公司,豬八戒上N多的小服務商公司,都是這樣。

當然前提是你得有積累和突破,老是在原地踏步,日復一日的重複無難度乃至無營養的工作混下班,再長的工作經驗,也是在浪費生命。

也許有人會說,生存是第一位的,飯都沒的吃了,什麼狗P的積累發展都是扯淡的。

這話貌似是偉光正的,但是經不起推敲,在當前國內這個蒸蒸日上的經濟環境,我還從沒聽說過青壯勞力有誰把自己餓死了的,當然懶死的除外,就連之前爲人詬病的“三和大神”,只爲網遊低碳生活,逃避消沉,但就連他們爲了最基本的生存開銷,去找零時工的工作,都還在挑剔能否日結,不是還懶得做,而不是愁吃喝生存隨意將就。

還有很多人老是糾纏與基礎崗位喋喋不休,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爲迷茫、困惑,不知道自身強項短板,簡單來說不知道對於自己來說 到底幹什麼纔是最有價值的,所以寧願原地踏步的被動觀望,終日腦袋一團漿糊,無營養的一天天重複舒適區裏的工作生活,被動等待着機遇改變,而不是自身去嘗試反饋,那些看似很難的工作項目,改善精進,最終收穫積累價值晉級。

互聯網行業裏有句術語叫“試錯”,意思就是快速試水、快速反應、快速總結、快速改善,最終掌握要害 一擊必殺,最重要的就是一個“快”,行不行趕快,行就上不行就換,感覺還靠譜就趕緊微調改善。

試錯試水什麼的,就意味着要離開熟悉的環境,駕輕就熟的工作內容,誰都願意待在舒適區,但人真的不能太舒服了,沒別的,就是時間長了容易廢,而且人一旦廢了,掉隊了、再想起來跟上節奏,就不是蛻層皮這麼簡單了。

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你當下所有的貪慾享受、瞎混生活的“賬單”,日後都會在社會淘汰的困境、親朋嫌棄的壓力、悔不當初的懊惱、以及自身”脫胎換骨“的痛苦裏找補回來。

所以如果你當下的工作,都是些基礎勞力的工作,但有積累和沉澱的價值,那麼請趕緊給自己做個發展規劃,是往業務技術很牛X的“單兵王者”方向,還是結合行業業務的管理方向,又或者是結合當下業務自己玩轉整個流程,自負盈虧的小老闆方向。

趕緊規划起來儘量讓自己這些年的工作經驗別浪費掉,保證這個前提之下在逐步往專業+技術、專業+管理、和專業+老闆等方向靠,說輕一點,這個會直接影響你往後幾年的月收入和狀態眼界;說重一點,這直接又可能影響你的人生軌跡,因爲你是什麼樣(價值)的人,你就會結識什麼樣(價值)的人。

草根屌絲跟巨頭交朋友抱大腿,婚嫁白富美或高富帥之類的劇情場景,那是晉江文學網之類平臺的YY套路,現實生活中,你們就算不是門當戶對,最起碼也是旗鼓相當,朋友之間就更是了,但凡你沒有半毛錢的價值,哪怕你自覺自己很不錯,抱歉依舊沒人鳥你,當然除了電話裏那N多的、無差別投放的、貸款和房地產信息廣告。

別扯我太功利,這的確就是一個功利的世界,前二十年你的待遇看你父母,後二十年你父母的待遇看你,都是一樣的。

所以讓自己變的非常有用,纔是遠比“低產值”賺錢更靠譜的(因爲門檻低的高產值賺錢手段都寫在刑法裏)。

但如果你當下的工作,不僅基礎而且還沒什麼技術含量(或者很淺顯難度很低),而而且還沒有積累和沉澱的價值,那麼我建議你趕緊換個行當或者職位吧,投資裏有個術語叫”止損“,在沒辦法收穫的時候,停止損失纔是最靠譜的,這話用在這裏最合適了。

你的時間、精力等等投資全部耗在這些低產出的工作當中,你的付出價值,只有被動賺取別人生意鏈上九牛一毛、完全微不足道;那麼你的話語權和主動性也就可想而知了,說句通俗點的你就是個P,讓你走人只能委屈又焦慮心慌的滾蛋。

這方面不想再婆婆嘴繼續叨叨叨了,如果你不想落到這樣可憐的結局,請提升你的專業度、打造你的核心競爭力。

那怎麼提升了?

找準你自己的專業領域,磨礪核心技能或專業水平;如果你沒有、或者不知道自己的所謂專業領域在哪兒?那麼請趕緊給自己定個規劃,3年一個計劃週期 嘗試反饋,那些你能得心應手的做好,那些你費盡心力還是相當吃力。

當然個人建議是往朝陽行當去試,順勢風口才是真理,比如:二胎時代背景下的母嬰行當;比如電商疲軟、實體價高背景下的黑馬藍海微商.......等等

此外如果你擔心某行當的崗位要求,當前的你完全達不到,或者心虛完全不敢試,那麼請智聯或51JOB搜查下相關崗位的職位要求和工作介紹,想法設法網上找資料惡補。我最開始的“計算機維護與應用”專業,直接跳到八竿子打不到的電商行當,又從電商行當轉到如今的微商行當,手上十幾個公司的諮詢訂單,都是這樣一步步過來的。

有幸看到此文的讀者,大多數看完最多撩撥下情緒,道理你什麼都懂,可是你懶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