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鑑鷹談一個單片機初學者的傲慢與偏見

1、學習單片機有用嗎?
      有很多初學者有這樣的困惑,單片機初學者感覺入門很難,學着學着,就會產生這樣的疑問——自己辛辛苦苦學習單片機,將來有用嗎?
      單片機只是一個工具,重要的還是思想,有了自己的想法,電子行業地域遼闊,隨便你闖。單片機這個切入點入手還是不錯的,可以讓你儘快進入電子殿堂的大門,如果你還在上學,不要眼睛裏面只盯着暫時的薪水,哪怕是畢業兩三年的也一樣。重要的是掌握程度和對技術的理解程度,有句話叫“水到渠成”,到時候再去研究工資的事情也不晚。

2、學習嵌入式編程有必要從51單片機開始嗎?
      我原本來在讀大學的時候,有很多同學聽說學習ARM很牛逼,於是就跑到圖書館借了一兩本關於ARM的書,學一兩天後發現跟自己想的不太像,於是學着學着就慢慢放棄了。所以我總結一下,與其邁很大的步子,不如放慢腳步一步步走。從最基本的做起,一步步走,等單片機學會之後再進行像ARM,DSP之類高端處理器的運用,也就能得心應手了,如果想一口吃成一個胖子,只怕最後沒胖起來,倒把自己給噎死了!

3、會用高端處理器就牛了嗎?
      不少網友問我:是不是學會了ARM、嵌入式操作系統就會很牛?是不是單片機就是運用在低檔產品上,ARM做出來的產品就高端了。
      首先,從本質上說,是同一類東西,都是嵌入式應用方面的主力。十八般兵器,沒有優劣之分,只是在乎持兵器的人修爲高低,當年解放軍憑藉小米加步槍不也取得了抗戰勝利。
微處理器,單片機、DSP、FPGA、ARM,每一種都有自己的側重點,都具備自己的優勢和劣勢。
單片機:技術比較成熟,運用在工控領域比較多,但進行嵌入式應用顯得太龐大,因而派生出ARM單片機進行高端應用,可以進行操作系統的移植,但是現在一些高端單片機也可以移植操作系統,單片機跟ARM並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
DSP:是數據處理的縮寫。也可以做控制運用,它的優勢是運算,主要用在運算量大的領域,如數字信號處理,圖像處理,視屏處理,導彈雷達上也等等。如果要用的好,需要學會很多高深的算法,需要有較強的數學功底。
FPGA:可編程邏輯陣列的縮寫。實際上就是做一個芯片,用軟件實現它的內部連接,達到用軟件的方法實現硬件的目標。是用硬件實現的一種方法。是早期單片機(功能簡單的邏輯應用)的現代實現方法。

總結:一個嵌入式軟件工程師,其實核心競爭力不是你會運用什麼芯片,當你會了一兩種以後,再學其他的,就會覺得很容易了。一個真正的有競爭力的工程師,應該是具備良好的編程習慣,編程思路,還應該具備紮實的數學功底。只有把握核心的東西,才能走的更遠。


4、單片機行業技術研發有前途嗎?
      這也是初學者最爲關心的一個話題,單片機行業的技術研發將來前途如何?
著名的高爾夫球手,老虎伍茲說過一句話:我只需成爲高爾夫數一數二的高手,錢自然會追着我來。
      單片機技術研發,也就是一個類型的職業崗位,同樣叫做“單片機工程師”,能力、經驗、學歷,參差不齊,因此待遇肯定也不盡相同。
      高待遇者,年薪數百萬也有,低收入者,養家餬口都難。
      只有倒閉的企業,沒有倒閉的行業!
      不是行業沒有前景,只能反思自己爲何沒有足夠的優秀。


5、單片機技術研發太苦太累,值得去堅持嗎?
      在論壇裏看到很多人在抱怨:現在電子行業的研發做起來太累,待遇又不是很好,感覺沒什麼出路。
既然我們選擇了單片機行業,就堅持做下去,不要輕信別人講的:單片機研發工程師沒有前途,太苦太累。
      學好單片機你至少可以找一份技術性的工作,就算目前累一點,至少你可以看到希望,隨着自己經驗的積累,未來的路會越走越寬!至少可以坐在辦公室裏面,有自由的時間可以支配。
      你知道那種專業課沒學好,只能去車間做一線工人的感覺嗎?坐在車間裏像一個機器人一樣每天重複同樣的工作嗎?你喜歡過那種一點自由都沒有,在流水線上忙碌着,連上廁所時間都沒有的工作嗎?我相信沒有人喜歡!
      所有不要被一些工作了幾年的工程師的話語所迷惑,說做技術很苦,拿的錢又少,當你真正有一天想去做技術,發現原來因爲自己缺少知識的積累,沒有公司願意要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