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製安裝操作系統(五)

2.5 高級特性以及非技術策略

2.5.1 安裝系統經驗之談

隨着業務的增長,服務器增長越來越快,每次新增機器,都得重複系統安裝這個過程。機器越多工作量就越大,不管你用那種方式安裝,都會讓你耗費時間和精力。一直一來,大家都在不斷嘗試各種省事、快速的安裝方法,如用腳本、以網絡安裝等等。當然,除了技術改進之外,好的策略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我在採購服務器之前,就跟供貨商提條件,讓供貨商幫我轉系統,誰願意答應這個條件,我就採購誰的服務器。把“2.4.2”節所做的u盤,多放幾個在供貨商那裏,他們只要把u盤(32位或64位系統)插到服務器上引導,然後輸入ks回車,就萬事大吉。這對供貨商來說,並沒有增加什麼技術難度。等他們把系統裝好,貼上標籤,直接就發機房了。這即節省了時間,又省了一筆物流費用。

等服務器到機房上架,服務商告知ip地址,然後我方電話通知機房把kvm over ip接在欲配置的服務器,通過web方式配置ip地址等其他後續處理。毫無疑問,我選擇機房的時候,優先考慮服務質量好的IDC服務商。

2.5.2 選擇那一種操作系統更好?

雖然我在本章拿了centos FreeBSD做例子,並且在實際的工作中,我也多使用這兩種系統,但這並不是因爲我有什麼偏愛,僅僅是因爲它們是免費的,不會有法律上面的問題。基於這個原因,你也可以使用其它不必承擔責任的操作系統作爲運行環境。

經常有人在那裏重複爭論哪一種linux更好的問題,對這樣的問題,我真的難以回答。我拿了兩個操作系統做實例,定製安裝它們,其主要用意在於淡化各種unix/linux之間的界限。只要掌握了這種定製的思想和特性,對於其他類unix,安裝它們就不是什麼難事。

在本書後面的章節裏,如果沒有特定地指出是那種運行環境,則表明這些操作平臺可以是任意一種類unix 系統。

2.5.3  規避失敗

一般情況下,新的操作系統都能很好地支持當前主流的服務器,即不需要專門安裝驅動就能直接使用。在我們爲服務器擴充磁盤容量的時候,可能需要使用額外的RAID卡以提高磁盤的性能和冗餘能力,這個RAID的選擇就有講究了。我自己測試了幾種牌子,似乎只有AdaptecRAID卡兼容性比較好,不需要專門安裝驅動。

如果在做過RAID,並且邏輯容量超過2T的磁盤空間安裝系統,可能會有些麻煩。較好的辦法是單獨用一個小容量的磁盤放在RAID外,把操作系統安裝在這個磁盤,然後再使用GPT這樣的工具來劃分大容量的邏輯分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