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 Multipath Configuration IN RHEL6

環境介紹:

整個環境都是在KVM環境中完成的。openfiler也是裝在KVM中的。

image

image

配置redhat自帶的多路徑軟件maltipath.這裏做這些都是爲後續創建私有云做準備。

1、openfiler的配置:

openfiler擁有兩塊網卡,通過iscsi共享出四個10G大小的硬盤:

image

image

注意,這裏的openfiler是安裝在KVM中,使用的版本是當前最新穩定版:openfileresa-2.99.1-x86_64。而之前的openfiler-2.3在安裝的時候不識別KVM的虛擬磁盤。

2、客戶端cs03上訪問openfiler:

image

訪問成功後,就會出現8塊10G大小的盤,其中/dev/sd{a,b,c,d}是通過IP=192.168.2.14訪問獲得的。 而/dev/sd{e,f,g,h}是通過IP=192.168.2.15訪問獲得的。

可以使用iscsiadm -m session -P 3命令進行查看。

image

image

UUID也是相同的,如下所示,/dev/sd{a,b,c,d}與/dev/sd{e,f,g,h}的UUID是一一對應的。

image

image

3、創建/etc/multipath.conf文件。

如果/etc/multipath.conf文件存在,則mpathconf會修改它。

如果/etc/multipath.conf文件不存在,則mpathconf會使用/usr/share/doc/device-mapper-multipath-0.4.9/multipath.conf文件作爲默認配置文件。

如果/usr/share/doc/device-mapper-multipath-0.4.9/multipath.conf文件也不存在,則使用以下命令創建multipath.conf文件:

image

執行完成後,會創建一個默認的multipath.conf文件。

我的multipath.conf文件內容如圖所示:

image

如果在multipath裏不指定alias,則默認在/dev/mapper下,會以mpathn格式顯示的,其中n至26個英文字母:

指定alias的顯示結果:

image

不指定alias的顯示結果:

image

4、啓動multipathd進程:

image]

上面的policy、prio這些都是可以在multipath.conf文件中自定義的。如果看到上述結果,則表明多路徑配置成功。

5、忽略本地磁盤:

這個只需編輯multipath.conf中的blacklist字段,假如這裏的/dev/sda是本地磁盤,要忽略它的多路徑,則進行如下修改:

/dev/sda的UUID:

image

向multipath.conf加入以下內容即可:

image

編輯完成後,重啓multipathd進程。

6、測試:

在openfiler上,down掉一個網卡,在客戶端觀察下有何變化:

image

image

image

當重新激活eth0後,一切恢復正常:

image

更多的關於multipath的配置信息請參考官方文檔以及man幫助文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