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再難出貴子,決定你的也許是性格+環境

現在越來越看清楚“性格決定命運”,性格這東西是熔透於骨髓的,這和學校教育沒多大關係,大多決定於成長的環境。從大學畢業出來的第一步,往往起到至關作用的就是家庭背景,可能從起跑線上普通家庭的孩子就輸了一大截。

區別

我在商業銀行人力資源部上班,去年2月,我接待了省裏最好的一批孩子來單位實習,這些孩子都是名牌211重點大學即將畢業的學生,可是組成又分了這麼幾種:

一類是農村家庭出來就學習很努力的,在學校很優秀的,大概能有20多個;還有一類就是家庭縣城的孩子,有那麼十幾個;再者就是所謂的大城市的孩子十幾個,這是當時看到他們的資料的印象。

三月份,他們第一次來到銀行。因爲第一天報到,我們準備了間辦公室,早上等着這些孩子,我同事跟我說:“告訴你,我知道哪些孩子來的早,哪些孩子進來會打招呼,哪些孩子會和我們聊幾句,哪些孩子會進來會給我們倒水。”

接着,他選出了一堆簡歷給我說這些孩子,會來的相對早點。可怕的是,當時最早出現的十幾個孩子都是在他給我的簡歷裏。

陸陸續續,這些報到的孩子,真有進來後很緊張一句話不多說,有的笑嘻嘻和我們聊幾句;有的會很自然的說:以後你們是領導了,給你們倒點水;有的孩子會大大咧咧。

其結果就是我同事預測的錯誤率只有兩個。當時非常詫異,中午請他吃飯,我問你怎麼看出的,他說這不是他絕招,以前跟着副行長接待實習生從那裏得到的啓示。很簡單,看簡歷資料的戶籍所在地,和父母工作單位,能歸納出羣體來,也相應的能歸納這同一所大學,幾種孩子的性格特點,處事方法。因爲有些東西是共同,物以類聚,人以羣分。站在年長的角度上去分析就和容易得到初期的預測。

下面是同事的分析過程:

1、來的很早的孩子,大多是農村的。因爲他們重視這是一生中第一次離開學校去正式單位實習,非常重視。而且學校推薦,自然會打電話給家裏,父母能給出的指導無非是好好珍惜,第一天要早去,這類的教導,所以自然來的最早是這些孩子。但是都緊張,和我們幾乎無交流。

2、進來和我們打招呼,並且還有倒水的那幾個孩子無一例外,父母都是在黨政機關工作,真的很準。

3、進來大大咧咧,開幾句玩笑的幾個孩子,家裏都是經商,可大可小,但是父母身上那種靈活態度的薰染,在身上能看出影子。

4、有那麼兩三個,感覺挺冷傲,相對自信,對我們是屬於那種不卑不亢的,這幾個無一例外的屬於大城市知識分子家庭的孩子。

不僅拼出身,還得拼爹媽關係

因爲這個小插曲,我覺得很有意思,開始去分析這羣孩子。十年前的自己也是他們中的一員,內心很清楚,實習的結果這之中只有幾個可以留下,大多還是得自己找工作。那時候心裏就有個念頭,保留他們聯繫方式,看看半年後,一年後第一步邁出的樣子,也許能追尋到他們十年後的樣子,也就是現在的我。

緣於這個念頭,我開始認真地觀察。沒想到在這一年多的觀察中,真的總結出很多東西,也從裏面看到了自己的困擾點:

1、農村家庭的孩子普遍不會交流。當處於一個部門新人時,不會去交流,不會去拉近,更談不上和誰拉近關係。雖不是絕對,但這個比例超過農村家庭的90%,但是他們有個很大優點,就是勤快,很少找藉口,大體屬於那種可以容忍的範圍內。

2、受到誇獎的孩子家庭大多是經商家庭。比較活,實習時,和老員工的互動能力較強,有的家庭甚至可以請老員工吃飯,有的還能在解決問題弄出個新點子。屬於那種不會讓人討厭的,收到讚譽最多的一個羣體。

3、再就是家裏在黨政機關做幹部的孩子,最大的優點是有禮貌,會說話,不太會唐突,比較有眼力勁兒,個人氣質較好,但有時也耍小聰明,因爲年齡小,很容易被年長的發現,褒貶不一。

4、家庭知識分子的六個孩子,無一例外的在工作一段時間後,都不太受實習部門的待見。原因有那麼幾個:一是沒有眼力勁,二是相對自我感覺較好,有時會因爲言語不懂得分清場合,說出一些比較固執和讓部門尷尬的話。 其中一個女孩子,父母是中學老師,自我感覺良好。對安排的跑腿工作,說三道四,和誰說話也頂着來。弄得實習部門強烈不滿,最後沒辦法,派其檢查消防器材,後來因爲嫌辛苦,找我談話,我給的答案:如果不願意接受,回學校吧。緊接着她就退出實習了,這是第一個自己退出的,也是唯一的一個。最近瞭解到女孩畢業後一直留在省會沒回老家,也沒找到份正式工作,去蛋糕店工作了一陣,又去擺地攤,再後來去考研究生了。

5、有個父母開家居飾品店的男孩小胖,主動要求幹大堂經理,我說大堂經理挺累,他說可以減肥、照顧女同學,然後說自己太胖,不適合幹細緻工作,呵呵。他後來雖沒能留在銀行工作,但是因爲性格比較活,和銀行誰都混得熟,且家庭條件支持下,自己開了家公司,主要是給銀行安裝提款機。因爲這行業是個稀缺行業,一旦坐上了,就很難別人再代替。一年的時間,小傢伙買了房子,結了婚,也是時常給我打電話。因爲當時他想做這個,和他爸爸交流了意見,他爸爸專門跑來找我,請我吃飯。就這次吃飯他爸爸教給他,也教給我一個很重要的人生道理:“人熟是個寶”。

6、週週一個女孩,家就是本地的,母親在某物價部門擔任處級幹部。這個女孩子家教不錯,穿着打扮很時尚,重要的學過芭蕾舞氣質很好,有點那種好女孩的感覺,很有禮貌。我對這個女孩子最大的印象就是:家教一定很好,總是那麼不緊不慢。她是最後唯一被銀行留下來的實習生。因爲她家長走了行長的關係。週週現在找了個省政府的小夥在談戀愛,小夥子也是那種家庭,看來前途一片光明。

寒門難出貴子

在所有的實習生裏,治國是最讓我唏噓的。

如果一對父母能把孩子起名治國,那麼對孩子的期望一定很大。治國是學校的班長,也是學生會幹部,籃球打得很好,皮膚黝黑,很精神勤快。在風控部實習,經常看着抱着一沓沓的資料跑上跑下,風控部權利最大,業務最多。資料,文件自然最多,這點比較累,沒完沒了的複印文件,沒完沒了的開會。

風控部幾乎是銀行工資最高的部門,因爲要求的太多,當然飯局最多,部門收到的小禮品也最大。好幾次下班的時,看見他在我停車位那裏,見了我就打招呼,連着好幾天。我知道他想幹什麼,有一次我說坐我的車吧,正好經過你們學校,這樣不用打車了。

剛開始孩子很拘謹。我說在風控部很好吧,好好努力爭取留下,那可是銀行最夯的部門。治國接着這個話題開始了他的語言。快到學校,他說大哥到這請你吃飯吧。當時我覺得這孩子挺有意思,一路說了那麼多敲邊鼓的話,到學校附近說請我吃飯,肯定他盤算着附近的飯店很熟,在經濟範圍內,可是一想銀行一月就給他們800塊錢的實習工資,還不知道有這八百家裏還給不給生活費。我說我請你吧,等你上班了,再請大哥。就這樣開始一場談話,喝了一瓶啤酒後,治國講起了身世。

治國家是農村的,有個弟弟,父母純農民,父母對他有很大希望,通過在銀行的實習,覺得要是能留下真的再好不過了。這時候我突然心裏很壓抑,不知道該對他說什麼,他還是個孩子,沒有經歷過幾次飯局。我勸他喝了兩瓶啤酒後,就給我開始掏大實話,告訴我風控老總告訴其名額的事,說如何如何想留下,說自己上學如何的努力。

我發現了一個問題,這孩子不討厭,但是總是說自己,還太小,太渴望留下工作。突然有點不忍,但是我能說的只有好好表現。最後我告訴他,你們部門的老總,風控的老總在行裏很有分量,他比我管用。自然我只能說一堆空話套話,就在他的訴苦中,我微醉的他送回了學校。

後來治國跑我家裏來送禮,一條煙,還有一些土特產,我沒有收。而且他也給風控的老總送了一些土特產,老總的老婆嫌不乾淨給扔了。對於老總來說那是個笑話,但是我知道,治國你在學校也許很優秀,挺努力,但是在這拼家庭的社會,也許已經沒這份工作了。因爲風控老總覺得這孩子挺傻,送禮送了一些扔貨。

這不是一個使勁幹別人就說你好,肯爲你撐腰的時代。長得很帥,男孩子沒用,沒有人指導他,沒有人告訴他怎麼去做,什麼事都是自己摸索。也許治國以後會出人頭地,但是40歲之前他的命運已經確定了,要讓現實碰到頭破血流才知道社會的真相,才能磨合好自己……

治國後來沒有留下,幾經面試找了一份保險公司的工作,很辛苦,逛街時見過一次,看得出感覺挺累。

寒門爲何難出貴子

其實以我覺得治國還是可以,那爲什麼風控老總不肯爲其說句話呢?在一次與風控老總的飯局中我瞭解到,有一次看見治國把接待用煙,往口袋裏塞了兩盒,這事讓他徹底的否定了治國。後來我讓小胖問治國拿煙做什麼,小胖給我的答案是治國想回家的時候帶給父親抽,因爲中華父親沒抽過幾次,我當時的感覺,真是悲涼。

小胖點醒我說治國家不是很好,也沒啥壞心,就是想給父親那點菸抽。我一下明白了,風控老總懶得去明白,也不想了解,這孩子爲什麼把接待煙裝走,但是這個細節讓他徹底否定了這個優等生,讓其覺得治國討厭。

治國覺得有那麼多中華,父親抽菸,不經意拿幾盒給父親,讓父親抽一下好煙,本來就是接待的,和偷也壓根沒有關係。但是就是治國的這份孝心,讓治國的形象在他們老總那裏大打折扣,讓治國沒有了機會。我問小胖你拿嗎,小胖說自己買不行啊,這種東西作爲實習的拿了不好,反正就是不好。

這就是差別,是小胖高尚不會有那想法嗎?是小胖家裏可以買,不會去做,治國也許也知道拿不好,因爲自己只是實習生,但是煙很好,自己買太貴,出於孝心,其原因還是家庭吧。

做人的教育在哪裏呢?全在家裏。

學校是不會教育你如何爲人處事的,即便有思想品德課,老師也只是講講空泛的道理,而你也未必真聽得進去。做人的教育在哪裏呢?全在家裏呢!每個父母都有自己習慣的一套做人方法,他也習慣性地把這套原則方法傳授給孩子,因爲覺得這樣做是對的,否則他這輩子就不這樣做了。可許多普通的父母就沒有想到。

總結了一下,家庭優越點的孩子比較不惜財,相對性格也開朗一些。以前我一直的印象是家庭普通的孩子應該更樸實一些,但是通過觀察他們,再聯繫到自己周圍,真的,家庭條件差些,大多都是狡黠的,做事心理有很大的計算過程。這個計算過程對父母來講是好事,比較節省,但是對自己發展,交友,人生態度是一個很大的思維框架,往往會跟隨自己的一生。

窮人的孩子只能踏踏實實生活

當然有朋友說,寒門也能出貴子,什麼機遇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我也快工作將近十年了,從起先的觀察這羣孩子,總結出的一點細枝末葉到我自己身邊的朋友,好似都在沿着一條的無形的線走,這條無形的線的開頭就是家庭環境、見識、家庭規劃。也許我相信天道酬勤,但是身邊發生奇蹟的人很少。富人家的混蛋孩子有李天一,窮人家的就有一個馬加爵。都是個例,根本代表不了所在的階層。

人生很有意思,你怎麼對它,它怎麼對待你。你拿人生開玩笑,不認真,人生立馬償還你一個人生笑話,如果選擇不認真,那麼立馬人生就對你不認真。其實人生在某種可控範圍內是可以規劃的,怎麼規劃就是看你身邊和你條件差不多的兩個,或者三個,甚至更多一點,有一個對比。

我覺得人在踏出校門走向社會的時候,真的有必要精心考慮一下自己的家庭環境,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條件來好好想想自己應該找份什麼樣的工作,一個人也許一輩子兩件事最重要。我的建議是——

第一:是去找一份工作,有發展前途的工作。

可能有人覺得什麼叫好工作,好的,什麼政府,銀行,電力,我根本進不去。我作爲一個工作了十年的人得經驗是這樣的。所謂好工作,不是說進去養着的工作,是你在裏面卻是可以學到東西,將來即使不在這家單位做,你也能很快找到下一份同類型的工作。

在初期的時候最好不要自己創業,因爲這條路很難走,沒有經歷,沒有資金,沒有技術很難。即便你是IT天才,也希望你服務大機構幾年後,各方面條件成熟了再自己創業。

第二、是選擇一個他或者她結婚。

我朋友離婚的好幾對,幾年來前還恨不能長在一塊,最近鬧離婚的,相愛的人幾乎成了仇人。

我的看法,感情世界是一個純粹的想象世界,哪裏沒有性價比,沒有安全,只有各種生活物品的價格。但是婚姻的本質是交換,沒有比這更真實的東西,不要去幻想你是例外,結婚的時候,沒有想離婚的,那些離婚的也不傻。

無論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在選擇結婚的對象的時候一定牢記一個原則,選擇愛你的那個人結婚,而不是你愛的那個人結婚。如果你有條件追到條件優越於你的家庭的對象結婚是你福氣,但是最好別比你的家庭差……

在這兩項中工作的地位高於婚姻感情工作不會拋棄你,工作能養活你,讓你活着不用靠人施捨,當你的工作處理好了,婚姻是一個自然的過程的,但是如果你要是想着先成家,再立業,我會告訴你,我身邊有朋友因爲顛倒了順序現在離婚了。

人是靠本能和慾望活着的,婚姻是一個相互交換,相互承諾的本質,構成是兩個人,這裏面是有利益衡量的,如果婚姻的天平不是那麼平衡了,要麼一個人永遠受氣,要不不受氣就是分手。

我們的社會已經不再是30年前,結婚了就是一輩子,瞭解這些,做好自己,婚姻也差不到那裏。

窮人的孩子還要不要讀書了?

現在談個問題就是不平衡感:中國現今的社會,最受窮的是我們的父輩,五六十年代那一輩人,但是告訴你成功相對容易也是那一輩人。

如果家庭很優越,不愁工作,不愁房子,家裏甚至能幫着你選擇對象,那麼你是很幸運的,我在這裏祝福你。因爲你前30歲的家裏有能力給你安排,有能力給你庇護。你真的很幸運,你就是社會上,被羨慕、嫉妒、恨的那個階層。只要不吃喝嫖賭,不亂搞男女關係,你這輩子是不會很差的……

爲什麼要上學,爲什麼要讀書,爲什麼好好讀書?考個好大學,去找份好工作,這是包括我在內的所有人從小聽到最大的話,也是家長反覆嘮叨的一句話。但是我在畢業工作後也沒弄清楚這裏面的必然聯繫。

我們中國從隋朝建立科舉制度,古人只要刻苦蔘加科舉考試,考中從此就成了古代朝廷的工作人員,朝廷給你官職,給你待遇,雖然也從底層做起,能力的不同,基本上兩千年來這個待遇是很優厚的,古人勸人讀書的方式:“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才明白古代的教育何其開明,爲什麼讀書,科舉制度在你那裏,很公平你只要好好讀書,參加科舉,無論是物質,還是婚姻,都有國家的承諾!好好讀書可以改變你的地位,你的階層。古人的教育強調黃金屋,強調顏如玉可是很淺顯的。

我們這個社會,太遠的沒有必要追溯了,從1977年恢復高考,到1996年取消統一分配,其實仍然是科舉制度的變量人才制度。那個時候,好好唸書,考好大學,畢業國家統一分配。教育是沒有大問題,因爲國家的公信力還在保障。

但是1996年後,就壞了,學校開始擴招,國家取消統一分配,這時候從1996年開始其實大學教育就已經不是那種保障制度,而變爲一種淘汰制度。從這開始你能讀到大學,所以讀書的過程還不算是一個大問題。真正的大問題在於父母如何向你解釋讀書的意義,這個意義的主旨在什麼地方,爲什麼?

學習的真正作用——儲備知識,鍛鍊思維,進而增強能力,獲取更多你身邊人不具備,不會,不懂得知識。因爲是這樣,你可以從做父母,身邊人,周圍人做不了的事情,你積累的越多的知識,掌握越多的思維技巧,你就越會脫穎而出。

遺憾的是多數家長理解不了學習的目的是淘汰不學習的,學習好的目的是淘汰學習不好的。教育,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研究生,一級一級實際上是個完美的淘汰制度。

很好理解,如果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你連孩子初中的數學你都辦不了,談何學習的方法和思路,這樣如何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如果父母的教育是:“兒子你想這個題是這麼做,遇到那個題會怎麼樣呢?下一步又會產生什麼呢?條件呢?……”孩子再笨在這種氣氛中也能學會思考,何況這樣教育方式人家兩口子的基因怎麼會生出笨兒子呢。

十幾年的學習的真正作用——儲備知識,鍛鍊思維,進而增強能力。真正的目的在於建立良好的思維習慣,而不是學習得了多少分,上了那個學校。

還是那句話:也許這篇文章全是廢話,但是希望看到文章的您,能從中看到那麼一兩句有用的讓您在選擇、認知、思維上有個理性的認識,能夠少走彎路,能夠走的更穩妥一下,走的更簡單一些,走的更平順一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