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之後年貨節,阿里打的什麼算盤?

2015天貓“雙11”取得創紀錄的912.17億交易額後,阿里巴巴沒有因此停下前進的步伐。11月12日凌晨,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在北京水立方丟出一枚彩蛋:宣佈將舉辦一個完全不同的節日——阿里年貨節。

如今,這一節日已經“出鞘”。12月23日下午,首屆阿里年貨節在革命老區陝西延安宣佈正式啓動。據報道,首屆阿里年貨節活動將於2016年1月14日起預熱,17日(臘八節)正式開售,至21日結束。而在農村淘寶方面,豐富的線上線下活動在1月6日即會啓動,熱度將持續至2月中旬即農曆正月十五左右。

從“天貓雙11”、“天貓雙12”等促銷節,再到“阿里年貨節”,不禁讓人“估摸”阿里在“憋”些什麼樣的招數,打一些什麼樣的如意算盤。

一、借春節影響力,讓電商真正落地農村

據介紹,阿里年貨節的主題是“全球年貨、團圓盛宴”,年貨節將匯聚阿里生態系統內的商家及社會各界力量,更好地滿足城鄉消費者在春節這一特殊節點的需求,掀起洋貨下鄉、土貨進城的熱潮,令更多人重拾兒時對於傳統新年的期待。”

阿里集團CEO張勇說:“春節是中國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也是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日子。阿里舉辦年貨節,希望能幫助傳統文化的延續,並賦予過年更多更新的元素。同時,隨着阿里農村戰略的深入,我們希望通過這場與衆不同的年貨節,幫助農村消費者享受到城市來的、海外來的豐富的年貨商品。而各地特色農產品年貨也將被送到更多城市消費者手裏。”

其實張勇的話已經很直白了,阿里打造年貨節,就是要藉助春節影響力,將電商真正落地農村。

雖然農村網絡不發達,但是電視家家有,加之當下的移動互聯網大潮,手機購物也成爲趨勢,阿里年貨節的推出可謂正是時候。用年貨節開發農村電商這塊***地,阿里這步棋走得不錯。

二、讓年貨節變成全民購物狂歡節

不管你願意不願意接受,“雙11”已經成爲一種特定節日了,俗稱購物狂歡節,用一句話形容就是買買買。

雙11”本是被網友戲稱爲光棍節,但在2009年11月11日被天貓當做營銷活動日一炮而紅,開啓了真正的網購狂歡之旅,並發展成電商最大網購促銷日。

如果你不知道它有多火,那就來看看歷年來雙11的銷售額數據!2009年0.5億、2010年9.36億、2011年33.6億、2012年191億、2013年350.19億、2014年571億元、2015年912億元。

雙11”本是天貓自己的節日,然後演變成整個電商行業的節日,又成爲全國人民的節日。2015年“雙11”更是成爲了全球的購物狂歡節。從網絡廣告到湖南衛視雙11購物狂歡晚會,雙11已經不在是單純的電商節日。

隨着阿里農村戰略的深入,阿里希望通過這場與衆不同的年貨節,幫助農村消費者享受到城市來的、海外來的豐富的年貨商品。而各地特色農產品年貨也將被送到更多城市消費者手裏,更是被送到全球各地,讓年貨節再一次變成全球民物狂歡節。

三、借春節影響力,拓展全球華人市場

近來,阿里一直在積極尋求拓展海外市場的機遇。相關數據顯示,阿里85%銷售來自中國,欲通過口口相傳、廣告宣傳、收購、開發新平臺等方式,打開海外華人市場,加速全球擴張,挑戰亞馬遜、eBay等電商巨頭。

春節,這個中國人民的傳統節日,許多過年的習俗在中國流傳了幾千年,而一些生活在海外的華人、華僑雖然遠離中國,但是他們過春節的時候也保持了許多中國的習俗,以各種方式共慶佳節。遍佈世界各地的約5000萬中國人(華人)用他們的熱情,用他們對中國新年癡癡的情結,把華人的春節慶祝帶到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當然,華人過春節就要必備一些特殊的“行頭”。比如,寧夏灘羊、磁器口麻花、全聚德烤鴨、周村燒餅、陝北剪紙、陽信虎頭鞋……而這些東西,無論你在世界那個地方,只要是有網絡,都可以通過阿里年貨節隨心選購到。

當然,除開國內的,還有國外的。據悉“此次年貨節,全球最具代表性的美食將能夠便捷地走上消費者的年夜飯餐桌。來自全球五大洲25個國家的優質食品,在年貨節期間將通過全優質的奶源地牧場、生鮮海域和特色水果原產地直供消費者,美國小龍蝦、阿拉斯加黑鱈魚、俄羅斯鮮活帝王蟹、加拿大鮮活超大龍蝦、澳洲牛排、拉菲紅酒、英國紅茶等全球食材食品將直達消費者手中。”

事實上,阿里巴巴就是在藉助全球華人的春節情節,拓展全球華人市場,佈局全球。年貨節只是開始,如果阿里還有其他想法的話,比如攜手中央電視臺,植入購物元素,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造節,是阿里的傳統。如果說7年前的雙11是電商消費啓蒙的話,那麼多年以後我們回頭來看,或許會發現今年的年貨節可以被視作是一次農村電子商務乃至整個新農村現代化的啓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