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IT與小資那些事兒 - IT苦與樂

       夜晚,燈光稀稀在夜幕裏,一圈一圈的泛着漣漪,而有些人總會在世界的某個角落,用Code創作。已經很累了,但作爲初入IT界的宅男,在編完程序後竟然有份外的力氣去翻閱小資作品 - 《傾城之戀》張愛玲。

        ........

       宛如一個傳奇,在他鄉一幢空曠寂寥無人的居民樓,一位華僑老太太身穿禇紅旗古妝,安然地躺在冰冷的地面上。

        桌上有一支未合上的筆,和已然結稿的文章。當警衛員趕到之時,卻不知這位沉寂的女性是轟動文壇的著名作家----張愛玲。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張愛玲客死他鄉,香殞之時是那麼坦然。卻不爲被後人稱爲“當代中國小說唯一能與魯迅並稱的女作家”所羈絆,就在以同名小說改編而後才播出的電影《紅玫瑰與白玫瑰》紅遍上海之時,她依然過着自己有節奏的寫作生涯,好像外界一切都不能撼動她靈魂根系深廣的內心。

       正如“對照記”中她那簡練語言描繪自己平淡無奇的人生一樣,在五十年後的今天,當一頁頁稿紙都泛黃之時,才能體會張愛玲她所說的,“光陰是不能用日晷來測量的,”是那麼令人悲傷!“對照”也正寫出了她內心蒼茫無助的情緒,她將自己化作一面鏡子,以靈魂根系延伸到每個人的心中,映照出這個世界的動態!

        一個生命之樹偉岸的人,首先是一個靈魂根系深廣的人。就像上海的淪陷之時,張愛玲與傾國傾城裏的流蘇一樣命運多舛。一個年輕的女子,在兵荒馬亂的天地之間,伸手握住的感覺,就叫作“蒼涼”。張愛玲以自己弱小的身軀,偉岸靈魂根系,爲每一個無家可歸的流浪者,修築了一座溫暖的蔽風之所。

        紮根致深紅塵的張愛玲將自己的一生化作一首絕美的詩:

伊人月下戴紅妝,不知伊人爲誰傷,鳥兒尚成雙,相依對唱忙,怎奈伊人淚兩行。
伊人獨唱伴月光,唯有孤影共徜徉,柳葉裙下躺,貌似心亦傷,與伊共嘆晚風涼。
......
戲中兩茫茫,夢中在心上,任君獨賞伊紅妝。

        當逝去的靈魂被納入漆黑的彼岸世界時,靈魂卻結晶成雪白的燧石,被追憶和尊敬所激活的火花,與我們鮮活的生命同在......

        飄零的生命被遺忘,只因紮根過與浮淺。而張愛玲正是以自己根深蒂固的人生情懷,紮根紅塵,如花一樣搖曳在紅塵中,風雨兼行的使自己的生命之樹世代不滅的生長,因爲樹大隻因根深,不滅的是靈魂根系在向地延伸......

        合上145頁,天空邊上的蝦紅色已經升起,關上電腦,坐在暖紫色黃昏映襯下股棕色的老藤椅上,在不遠處的街區,即使是北京滿是沙塵的天氣,靈魂自會尋找方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