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會議轉型升級和3D會吧虛擬現實會議博弈與融通

什麼是虛擬現實會議?
3D會吧虛擬現實會議室的概念,簡言之,就是講線下的實體會議室搬到線上的虛擬空間來開會,從而發揮虛擬現實會議室的優勢,互補傳統會議的發展所以遇到新瓶頸,全面提升產業效率、運營模式的同時創新和跨界打造出新的數字化虛擬現實會議產業的經濟形態。
對“虛擬現實會議”模式的認識不能簡單地認爲它只是將傳統會展簡單地搬在互聯網上的一種產品。
會議作爲一種行業或產業的公共會議活動,拋開表面深入來看,虛擬現實會議的本質應該是行業或產業發展信息的呈現與對接會議活動,只不過線下實體展會給人更多的體驗感和信任感而已。當今社會的人們絕不會爲那些沒有或無法獲得信息參考的事務去付出實際行動,而獲取信息最常用和便捷的手段就是互聯網。因此線上虛擬現實會議的作用之一就是可以作爲線下會議的信息源和引流工具,幫助會議客戶做出正確的選擇,這對線下會議的優化和質量提升具有積極作用。不妨我們先來分析總結一下傳統會議功能、需求和目的:
一、會議主辦方:
追求會議的規模(面積、邀請會議嘉賓和參會觀衆的數量、質量)、盈利(包括政府補貼)、品牌度和行業競爭力以及每屆各種會議的創新、亮點和增值服務。
二、會銷商:
1、廣告宣傳:利用圖文展板、視頻、印刷品等形式在有限的會議位空間裏展示自己的品牌和實物產品。
2、刷存在感:其它同行如基本都參會了,自己也不得不參展,否則有損自己的行業形象。
3、信息收集:藉機瞭解行業發展趨勢和其它同行企業的發展狀況,作爲企業發展調整和戰略的參考。
4、老客戶聚會:藉機把企業的合作伙伴聚在一起,展示企業實力並當面交流和增進感情。
5、拓展商機:通過會議室產品廣告的展示和交流來吸引參會觀衆,最終達到拓展商機和交易的目的。不過絕大部分會銷並不太可能在現場達成太多交易,更多的還是在於收集信息,通過後續跟進來達成交易。
三、專業觀衆:
1、定向考察:對心目中已有目標的觀衆而言,可藉助會議方便地藉機同時考察到幾家展商企業並做出初步比較。
2、信息收集:藉機瞭解行業發展趨勢和各家企業的發展狀況,尋找企業未來合作的對象。
3、反向宣傳:專業觀衆多半是採購商企業,他們也需要宣傳和被會銷商瞭解,拓展合作商機。
綜上可以看出參加會議的客戶羣體的核心爲展示、交流、拓展商機這三大需求,而傳統會銷可提供的營銷形式也無非只能是會議論壇、會場廣告等幾種形式。
那麼傳統會銷存在哪些客觀上難以突破的發展瓶頸和痛點呢?可以簡單概括爲以下幾點:
1、區域地點的限制:傳統會銷具有很強的地域性和限制,而且同類展會不同的地區都有舉辦,因此一些區域性的企業一般不願參加跨區域的會議。
2、會銷時間的限制:會銷舉辦具有週期性,每次通常1~5天,一旦閉幕,只有來的人知道,沒法來和不知道的人等於這場會銷不存在。
3、成本效果的限制:會銷主辦商一次性投入大量的人財物成本,僅僅一天或者幾天時間的能有多大收穫?企業自會衡量和做出選擇。如果是選擇3D會吧就不會存在以上問題了,時間、地域、環境、等都不受限制了。並且成本方面也是大大減少;從而提升開會效力。
4、產品展示的制約:傳統會議舉辦的城市遠近、會議場地面積大小和物流倉儲等費用等要素等都大大制約了會議及會銷主辦方的會議及產品需求,特別是一些大型設備、貴重產品和難以搬到現場的產品等。
5、會議誠信度的制約:很多言過其實的宣傳招商往往讓讓會議主辦商和觀衆患上了會議選擇恐懼症。
6、缺乏創新的制約:年復一年,千篇一律的老一套會議模式、功能和服務,令很多會議主辦方和觀衆難以提起興趣。
7、規模過大的副作用:當會議規模過大後會產生組織、服務、參會質量和會銷主題等下降的副作用,信息量過大,觀衆難以取捨、覆蓋和後期消化,熱鬧的背後卻削弱了會銷的體驗感,令人有些望而卻步。
綜上所述,基於互聯網思維和優勢的虛擬現實會議創新,首先應該着眼於如何將線上與線下會議互融互通,從而讓虛擬現實會議和傳統線下實體會議達到優勢互補,從而全面提升傳統會議產業普遍的發展瓶頸、空間、模式和效率,在推進國家“互聯網+會議”發展戰略和會展產業數字化創新中,更好地促進傳統會議行業升級轉型,同時保證“虛擬現實會議”的健康發展。
當然,目前虛擬現實會議模式還是個剛出生的新生事物,有其誕生、成長和壯大發展的過程,其初期的目的和作用是先從把線下會議同步搬在線上用虛擬現實會議室舉辦開始,首先解決“虛擬現實會議解決了可以使用電腦、平板、手機、等終端參加會議”、二、解決了“會議只能有一種舉辦方式”或者傳統會議行業普遍發展的瓶頸”等這些大的痛點和需求,但這並不意味着“虛擬現實會議”只是一種新的會議產品或模式,虛擬現實會議模式的推進將遵從四個階段:即從O2O(互通)到OAO(互補)到OMO(互融)到虛擬現實會議行業“互聯網+大數據應用+雲計算+智能技術+3D場景應用”等的不斷構建融通與發展演變過程。
 
事實上虛擬現實會議的未來發展空間將遠遠超出傳統展會的含義、功能、作用和邊界,它有可能發展成爲一種全新的泛數字化虛擬現實會議新經濟形態,當然這離不開政府、會議行業、所有會議人和各行各業企業家們的參與和支持。
廣義地看,會議活動如今已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因爲不管何時何地、通過何種方式只要人與人、企業與企業和國家與國家之間只要有溝通交流就一定有信息傳遞(會議功能)和說明什麼事(開會功能),因此可以說:人人都是會議人,天天都在會議中,事事皆可被虛擬化。
隨着中國人工智能技術、計算機視覺感知、AR/VR/MR的應用和大數據整合等的應用,虛擬技術將逐步穿透實體世界,將把汽車、商店、診所、學校和會議活動等現實世界的場景和行爲實時數據化,自此,數據世界和實體世界將逐步完全融合(我們稱爲OAO模式,國外稱爲OMO模式),其實你已在其中,只不過你還沒認識到而已,未來這種感受和需求會越來越強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