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 NSSA

OSPF的特殊區域裏面還有一種區域,它是末節區域的升級,叫做NSSA區域 not-so-stub area 不是那麼末節的區域。這個特殊區域保留了末節區域的一些特徵,但是這個區域有ASBR的存在,這打破了stub區域的規則。此區域是爲了能夠讓外部路由通告進OSPF自主系統中。

NSSA區域既然是在STUB區域上面發展過來的,那麼它肯定不會允許5類LSA在該區域內存在,所以只會存在1/2/3類LSA,那外部路由怎麼辦呢,NSSA區域給外部路由專門產生一種7類LSA,這種LSA在NSSA區域內泛洪,但在NSSA區域的ABR處被攔截,那怎麼辦呢 那這個ABR就把7類LSA轉換成5類LSA,那樣,骨幹區域就能認識它了。所以NSSA區域應該能存在1/2/3/7類LSA。下面用實驗驗證。

區域1組成了一個NSSA區域,那麼我們在R2 R3 R4上面分別敲上area 1 nssa 的命令,爲了產生外部路由,要把RIP路由重發布到OSPF區域中,最後我們來查看相應的現象。

查看R4的LSDB

看出RIP路由192.168.4.0是以7類LSA出現在NSSA區域中的,通告路由器是4.4.4.4

查看R3的

與R4結果一直 下面觀察R2上面的LSDB

可以看到不僅以7類LSA存在 它同時也以5類LSA存在,正好驗證了上面的結論,在ABR處7類LSA被阻止 轉換成5類LSA 傳遞給其他的OSPF區域。那我們再去R1上查看

這裏驗證了上面的結論。我們查看一下R3的路由表:

發現一個問題,什麼問題的呢,配置末節區域的時候我們發現的是末節區域的ABR會自動下發一條默認路由,但是NSSA的ABR卻沒有,這個需要我們自己手工敲一條命令才能生成,我們在R2上面打上area 1 nssa default-information-originate 這樣纔會產生一條指向ABR的默認路由

而且這條默認路由是以7類LSA存在的

有了絕對末節區域,那麼就必然會有絕對次末節區域 

這個跟絕對末節區域差不多,就是連三類LSA也不要了,由ABR產生一條默認路由去往其他的區域 在ABR上打上area 1 nssa no-summary

可以發現與上面是有區別的是吧,上面是默認路由是打0*N2 是外部路由,這個是0*IA是區域間的默認路由,可想而知,它應該是以3類LSA存在,而且原來的3類LSA全部沒了

效果很明顯,這次實驗到此結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