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nnel客戶端安裝和配置

聲明:本文並非原創,轉自華爲雲幫助中心的分佈式緩存服務(Redis)的用戶指南。

本文以公網訪問華爲雲分佈式緩存服務的Redis緩存爲示例,介紹Stunnel客戶端在各操作系統下的安裝和配置。

Stunnel客戶端安裝配置(Windows版)

  1. 查看並獲取待連接Redis緩存實例的彈性IP地址和端口。

         具體步驟請參見查看緩存信息

  2. 下載Stunnel安裝包。從http://www.stunnel.org/downloads.html下載最新版本的Windows版Stunnel安裝包(以exe結尾的安裝包,例如,stunnel-5.44-win32-installer.exe)到本地Windows設備。

  3. 運行Stunnel安裝程序,安裝Stunnel客戶端。

  4. 配置Stunnel客戶端。在任務欄單擊圖標右鍵,選擇“Edit Configration”,新增如下配置內容,然後保存退出。

    [redis-client]
    client = yes
    CAfile = D:\tmp\dcs\dcs-ca.cer
    accept = 8000
    connect = {彈性IP地址}:{端口}

    以下參數需要根據說明修改,其他參數不用修改:

  • client值固定填yes,表示爲Stunnel客戶端。

  • CAfile爲CA證書,可選。如果需要,請根據查看緩存信息,進入到緩存實例詳情頁面下載該證書;如果不需要,可不配置,刪除此參數。

  • accept爲爲Stunnel監聽端口,可以自定義。Redis客戶端訪問緩存實例時填寫此端口。

  • connect爲服務端連接地址,此處填Redis緩存實例的IP地址與端口,即分別替換爲步驟1獲取的彈性IP地址和端口。

  • 在任務欄單擊圖標右鍵,選擇“Reload Configration”。

  • 打開命令提示符工具cmd.exe,執行以下命令,查看127.0.0.1:8000是否已經被監聽。

    netstat -an |find "8000"

    假設客戶端的監聽端口配置爲“8000”。

    返回列表行中顯示有“127.0.0.1:8000”,狀態爲“LISTENING”,表示stunnel客戶端正常運行。

     

  • Stunnel客戶端安裝配置(Linux版)

    1. 查看並獲取待連接Redis緩存實例的彈性IP地址和端口。

      具體步驟請參見查看緩存信息

    2. 登錄本地Linux設備。

    3. 安裝stunnel客戶端。

      這裏主要介紹Stunnel客戶端的幾種常見安裝方法。

       說明:

      推薦使用apt和yum兩種安裝方式,常見Linux系統,一般至少支持其中一種。

      其他常見系統下的Stunnel客戶端安裝請參考:

      “Mac下的Stunnel客戶端安裝”

      1. apt-get方式安裝。apt-get管理deb格式的軟件包,適用於Debian類操作系統,如Ubuntu。命令如下:

        apt install stunnel 或apt-get install stunnel

        如果命令執行後提示找不到Stunnel,可以嘗試執行apt update,更新配置後再安裝Stunnel。

      2. yum方式安裝。管理rpm格式的軟件包,適用於Fedora、CentOS、Red Hat等操作系統。

        yum install stunnel

      3. 其他通用方式安裝。Unix系統還可以直接下載Stunnel安裝包,編譯後安裝。前提是需要安裝gcc編譯環境,以及openssl-devel工具。安裝如遇到困難,可參考Stunnel官方網站的幫助

        下載並解壓Stunnel後,進入解壓目錄,執行以下命令編譯和安裝:

        ./configure;

        make && make install;

    4. 安裝成功後,編輯/etc/default/stunnel4,將參數ENABLED設置爲1。

       說明:

      不同的Linux系統版本,配置文件名稱可能有差異,可在/etc/default/路徑下查找該文件。

      ... 
      ENABLED=1
      ...
    5. 打開配置文件。

      stunnel配置文件名爲:stunnel.conf。配置文件可以存儲在任何路徑,在Stunnel啓動的時候指定改配置文件即可。

      也可以按照Stunnel默認的方式新增配置文件:

       說明:

      如果不確定配置文件應該存儲在哪,可以在安裝後直接輸入stunnel命令,獲取文件路徑提示。

      1. apt-get方式

        路徑爲/etc/stunnel/stunnel.conf,如果路徑不存在或者路徑下無配置文件,可新增。

      2. yum方式

        默認路徑爲/usr/local/stunnel/stunnel.conf,如果路徑不存在或者路徑下無配置文件,可新增。

      3. 其他通用方式

        路徑爲/usr/local/stunnel/stunnel.conf,如果路徑不存在或者路徑下無配置文件,可新增。

    6. 在配置文件中新增如下內容,然後保存退出。

      debug = 4
      output = /var/log/stunnel.log
      sslVersion = all
      [redis-client]
      client = yes
      accept = 8000
      connect = {彈性IP地址}:{端口}
      CAfile = /etc/stunnel/dcs-ca.cer

      以下參數需要根據說明修改,其他參數不用修改:

    • client值固定填yes,表示爲Stunnel客戶端。

    • CAfile爲CA證書,可選。如果需要,請根據查看緩存信息,進入到緩存實例詳情頁面下載該證書;如果不需要,此參數請刪除。

    • accept爲Stunnel監聽端口,可以自定義。Redis客戶端訪問緩存實例時填寫此端口。

    • connect爲Stunnel轉發地址與端口,此處填Redis緩存實例的IP地址與端口,即分別替換爲步驟1獲取的彈性IP地址和端口。

  • 啓動stunnel服務。

    啓動後可執行ps -ef|grep stunnel確認進程是否正常運行。

    1. 使用了Stunnel默認配置文件,則直接執行命令:

      stunnel

    2. 自定義配置文件的路徑,則執行命令:

      stunnel /{customdir}/stunnel.conf

      其中/{customdir}/stunnel.conf爲自定義存儲路徑。

    3. Ubuntu還可以使用 service stunnel4 start 或者systemctl start stunnel4。Stunnel4.x的版本,服務/進程名爲stunnel4。

  • 執行以下命令,查看127.0.0.1:8000是否已經被監聽。

    其中,8000替換爲6中accept字段配置的Stunnel監聽端口。

    netstat -plunt |grep 8000|grep "LISTEN"

    返回列表行中顯示有“127.0.0.1:8000”,表示stunnel客戶端正常運行。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