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Hat 磁盤管理簡介

在VirtualBox中安裝Redhat 7.3時,需要對硬盤進行分區,點開使用默認設置即可。本文展開說明RedHat硬盤分區:

一、概述

硬盤的分區主要分爲主分區(primary partition)和擴展分區(extension partition)兩種,分區總數不超過四個。主分區可以被使用但不能再向下分區。擴展分區必須再進行二次分區成邏輯分區(logical partion)才能使用。

在RedHat或其他linux中,無論有幾個分區,分給哪一目錄使用,它歸根結底就只有一個根目錄,一個獨立且唯一的文件結構。整個文件系統中包含了一整套的文件和目錄,且將一個分區和一個目錄聯繫起來。

Po一張測試環境的fdisk –l執行結果圖:

blob.png

blob.png

二、硬盤分區

主分區爲sda1(設置爲活動分區,啓動時,使用該分區引導),sda2;

SCSI硬盤則標識爲“sdx~”,SCSI硬盤是用“sd”來表示分區所在設備的類型的,“x”爲盤號(a爲 主盤本盤,b爲 主盤從屬盤,c爲輔助主盤,d爲輔助從屬盤);”~”代表分區,前四個分區用數字1到4表示,它們是主分區或擴展分區,從5開始就是邏輯分區。

IDE硬盤,驅動器標識符爲“hdx~”,其中“hd”表明分區所在設備的類型,這裏是指IDE硬盤了。

一塊物理盤可能最多包含四個主分區:

      第一區:主分區(被設爲活動者,啓動時,此分區被引導)

      第二區:主分區     第三區:主分區     第四區:主分區

也可能是這樣:

     第一區: 主分區

     第二區: 擴展分區

     而擴展分區又分爲 : 邏輯分區1 , 邏輯分區2,邏輯分區3 ,邏輯分區4...

對第二塊物理硬盤, 可以有幾種方法去使用:

    1  主分區 + 擴展分區(裏面分成邏輯分區1,邏輯分區2...),

       此方式下,此處主分區似乎有點不倫不類。當然也是可以當作數據區使用。

    2  僅有一個 主分區,拿來直接當數據區用也是可以的。

    3  完全是擴展分區。(裏面分成邏輯分區1,邏輯分區2...)

三、常用命令

fdisk   linux下最強大的磁盤管理工具;fdisk –l :

blob.png


常用分區:

/bin分區,存放標準系統實用程序。

/dev分區,存放設備文件。

/opt分區,存放可選的安裝的軟件。

/sbin分區,存放標準系統管理文件。

上面介紹了幾個常用的分區,一般來說我們需要一個swap分區,一個/boot分區,一個/usr分區,一個/home 分區,一個/var/log分區。當然這沒有什麼規定,完全是依照你個人來定的。但記住至少要有兩個分區,一個swap分區,一個/分區。

sudo apt-get install tree

功能說明:以樹狀圖列出目錄的內容。

如:

tree 以樹狀圖顯示所有文件

tree -L N 以樹狀圖顯示所有文件,子文件夾顯示到第 N 層

 


參考資料  http://blog.csdn.net/aaronychen/article/details/2270048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