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S的十年發展之路-永遠前行

十年前的今天,雲計算和任何一種新技術一樣,不被大衆所認可,十年後的今天,雲計算正通過大數據、智能家居、物聯網等具體的產品被人們所接受。作爲雲計算商業化的領導者和先驅,AWS所取得的成績可謂名副實歸,它的每一次變革和成長,都在雲計算的歷史中寫下了自己的足跡。而它所帶來的潮流,經過十年的醞釀,也終於開花結果,爲市場帶來了新的發展動力。

市場表現

亞馬遜近期的財報說明了一些問題,截至6月30日的2016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亞馬遜第二季度淨營收爲30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32億美元增長了31%;淨利潤較去年同期大幅上漲832%。數據顯示,亞馬遜今年第二季度AWS雲計算平臺已經成爲該公司最盈利的業務,期間營收增長了58%,達到28.8億美元。

亞馬遜被看好,事實上也說明了雲計算市場被看好,AWS被看好。從2006年3月14日上線至今,AWS已經走過了10個年頭,遙想當年,那還是一個北京房價5000的年代,我們很難預判10年後的今天,會有怎麼樣的未來。亞馬遜在一個周圍懵懂的時代,率先開啓了”雲計算模式”,這真的是一個充滿了魄力決定。要知道谷歌的Cloud Storage(亞馬遜S3的競品)也不過是2011年推出的,比AWS晚了5年。從《Magic Quadrant for Cloud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Worldwide》的數據來看,AWS位於Gartner魔力象限雲計算的領導者座標系,和競爭對手的差距拉的比較大。事實上這種優勢,特別是前瞻性上的優勢,AWS一直是遙遙領先的。而AWS現在所取得的成績,起源於其充滿智慧的這個前瞻性決定。

產品十年

AWS的產品線是逐漸豐富的,早期提供的S3和EC2到現在依然是AWS旗下的兩大拳頭產品: AWS Simple Storage Service(S3)、Elastic Compute Cloud(EC2)。這兩種服務也是雲計算市場的兩種主流方式,一種是一個高擴展、高持久性和高可用的分佈式數據存儲服務,一種基礎的虛擬化計算環境的實例,可以按需分配,按用量計費。這兩種方式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滿足着用戶的不同需求。

然而用戶最終是懶惰的,簡單的創建一個虛擬機實例,並不能稱之爲”雲計算”,也無法滿足更多的”懶惰”需求。例如,用戶需要使用數據庫服務,但是沒有創建和維護數據庫的技術能力;用戶需要使用數據分析業務,需要使用大數據等等需求,這些五花八門的需求漸漸被提出。隨着雲計算市場的的擴張和用戶需求的遞增,AWS也提供了對應的,全方位的服務:從存儲、數據庫、分析、聯網、移動產品、開發人員工具、管理工具、物聯網、安全性、計算和企業級應用程序,AWS都可以找到相應的產品。AWS提供的服務旨在讓用戶忽略基礎架構的運維和搭建,直接將精力放在生產上

AWS的技術、運營、以及資金對它的整體可靠性和穩定性做了背書。AWS對用戶的態度,使得在挖掘用戶需求的時候,產生了很多有針對性的產品。例如EC2,除了標準的實例以外,還有針對要求性能非常高、延遲低,以及隨機 I/O 訪問數據的客戶都能受益的高 I/O 實例;便於圖形工作者生產使用的帶有 NVIDIA GPU 的GPU實例;可以從容應對複雜計算工作負荷的高性能計算實例;爲數據倉庫準備的密集存儲實例等。AWS Marketplace還可以爲最終用戶提供一個在線商店,幫助用戶快速的部署軟件。

這些年,移動開發和手機app的火爆無以言表,AWS的移動服務也吸引了衆多軟件廠商的目光,如憤怒的小鳥、部落衝突,這都是部署在AWS上的成功案例。開發人員不需要重新設計用戶註冊、也不需要關心數據庫存放在哪,還有未來程序如何分發,這些都不需要關心,只要認真的做好程序的主體即可。”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這種思路使得AWS能夠幫助用戶儘可能多的縮減在基礎架構方面所花的心思。在很多場景下,通過這種託管式的部署,AWS能夠在成本上帶來極大的優勢。

在大數據分析方面,Amazon EMR提供了託管的Hadoop框架,可以讓用戶輕鬆的在多個動態可擴展的EC2實例上處理大量數據。Amazon EMR 能夠安全可靠地處理大數據使用案例,包括日誌分析、Web 索引、數據倉庫、機器學習、財務分析、科學模擬和生物信息。按需使用,按量付費的模式,對於中小企業而言,會比搭建自己的Hadoop平臺並且請一些Hadoop專家更具性價比。

AWS服務衆多,但如果只能用兩個字來評價AWS的服務,那就是”省心”。想試試的話,也可以點這個鏈接,創建一個免費的AWS賬戶。當然,如果想要和AWS做深入瞭解,可以點這裏,和AWS的專家進行溝通。

用戶至上

AWS在中小企業中的口碑很好,但通過吸引大型企業的關注以及幫助大型企業成功在AWS上從事生產活動,使得AWS獲得了這些企業用戶的信賴。透過這些企業級客戶的成功案例,AWS藉以吸引更多的用戶,這似乎是一個不錯的循環。並且AWS是一種服務於全球的業務,因此對於需要在全球展開業務的用戶而言,這也是一個關鍵亮點。畢竟對於一個重視IT管理企業而言,在全球不同的範圍內,使用相同的產品進行生產,這其實是一項比較重要的決策因素。

2013年起,微軟的Azure和亞馬遜的AWS開始入華,這兩大巨頭加入了國內雲計算的市場,對市場格局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和催化效果。也正是自2013年起,國內的雲計算市場就好像突然達到了一個引爆點,開始快速的發展起來,這對亞馬遜而言,是機遇也是挑戰。有小道消息稱亞馬遜近期將採用類似世紀互聯和微軟合作的方式,在國內正式落地。這對於中國用戶而言,是個利好消息,通過正式落地,可以更好的帶動國內的競爭,使得最終用戶受益。希望AWS在這未來的十年,依然可以走在雲計算的前列,做出更多引領行業風潮的決策,見證更多的未來十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