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天使投资与VC的竞技场

风险投资(vc)对web2.0网站的追逐和迷恋几乎可媲美于上世纪末互联网泡沫破灭前的那场投资狂热。
 
搜索引擎、手机游戏、无线音乐、blog、网络游戏、移动支付等与web2.0沾边的网络业务,当前均已成为vc看好和追捧的热点。即便按最保守的估计,一年来投向web2.0网站的风险资本也已达数亿美元,而与此同时,国内外顶级的风投公司名下超过40亿美元的热钱还在随时窥视、搜索和跟踪那些最新出炉的web2.0项目。
 
vc盛宴
 
回眸2005年下半年迄今vc投资的热点项目,其投资的脉络一目了然。
 
2005年8月,改名为“博客网”的博客中国从软银亚洲等4家著名风险投资机构获得500万美元融资。
 
2005年10月,深圳浩天旗下的社会型交友网站——碰碰网和嫁我网获得软银亚洲125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天涯社区获得联想控股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同月,交友类网站亿友网络也获得2000万美元投资。
 
2005年11月,中国博客网(blogcn)获得idg和granite全球投资公司1000万美元投资。
 
当时间转到2006年,vc投资web2.0网站的步履更显促迫。在3月,社区门户chinabbs获得google3000万美元投资,千橡公司获得ga等4800万美元投资,帖易获得美商中经合等投资机构2000万美元投资,奇虎网获得红杉投资、鼎晖创投以及idg和天使投资人周鸿一等2000万美元投资。
 
到5月,vc的狂热依然有增无减。5月15日,土豆网完成第二轮85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该轮融资由寰慧投资、集富基金及首轮投资人idg等vc共同参与。记者另悉,在5月底,粉丝网也即将获得myspace500万美元注资。
 
选择有标准
 
按惯例,vc投资的周期一般是3年左右,超过了3年,大多数vc都会选择退出。vc退出的机制有三种,一是上市,二是寻找替代资金进行再融资,三是出售。因此,vc评估项目价值的依据之一,就是该项目能否全身而退,顺利套现。
 
天使投资人、前雅虎中国总裁周鸿一对本报表示:“很多公司即使拿到了投资,但如果缺乏成规模的盈利能力,三年后一样会消失掉。实际上目前存在的web2.0网站中,十之八九会最终消失,这是以往经验所证明了的概率。至于谁能活下来并最终胜出,就要看团队的执行力和技术的先进性,看有无清晰的盈利模式,是否处在一个规模巨大而且迅速成长的市场上。商业模式可以有1.0和2.0之分,但是在赚钱问题上,二者毫无二致。”
 
国内新兴的web2.0网站主要的商业模式不外三类,一类是拷贝国外模式,一类是既有模仿又有原创的混合模式,一类是完全本土原创的模式。这其中,第一类大约占了一半左右。而外资vc在中国选择投资项目时,往往也会参考国外资本市场的热点来选项,并以中国企业在海外的ipo价格和市盈率作参照。也因此,那些与高市盈率上市公司模式接近的公司,常常可以获得更多的投资。
 
不过,目前国内多数web2.0网站还远不到实现规模盈利之时。就收入类型而言,web2.0的盈利模式主要包括在线广告、付费频道、会员收费、技术服务、虚拟货币等几种。但鉴于门户网站已抢走了在线广告的最大宗份额,并已开始小心翼翼试水web2.0,尚未实现盈利的web2.0网站若想短期内实现可观的收益,其挑战之大不难想象。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web2.0很热,但太多期望过高的资本疯狂追逐的结果,该市场必然产生巨大泡沫,而这种泡沫式繁荣能持续多久,眼下还没人能够知道。
 
天使投资作局 伪造流量骗vc
 
不少业内人士对于过去一年半时间里vc的表现达成了一个共识:vc对互联网、web2.0、无线增值服务、宽带应用等方面的投入过热。
 
没有理由去苛求vc投资行为。但是谁在引导vc对中国互联网的热衷?这种过热并不是任何一 家理性的vc会做出的举动。

web2.0幻象

当2005年web2.0盛行一时的时候,vc无不例外看到了web2.0身上透露出的繁华幻象:互联网行业再现上一轮的点石成金魔力。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是web2.0等概念在推动着。确实是这样,虽然web 2.0概念炒作得非常火热,但是冷静的观察之后,基本上除了博客功能之外,还是提供的社区服务,只不过加上了tag、sns、rss等技术。只不过这些技术有新的,也有很古老的,只不过以前一直很少用得上。

号称web 2.0的这些新生的网站,宣传推广的成本越来越高,除非靠口碑慢慢传播来吸引用户。有些网站,为了迅速提升用户数量,不计后果的搞了很多流氓软件。事实上到最后,不但没有真正得到用户,反而让潜在的用户变得厌恶,除非个别特例。

风险投资机构德丰杰董事长贾马尔认为,目前互联网并没有出现革命性的模式,只是在互动等功能上有所改进,现在所谓的web2.0可能更应该叫做web1.1。

最初的web 2.0炒作,更多的来自创业者,描绘得天花乱坠,让很多投资人也不得不动心。投资人也有他们的苦恼,打着中国概念在华尔街圈过来的钱,只有投出去才能拿到更多的后续资金。一时间,概念十足的web 2.0项目成了香饽饽。

做局

无论是作为一个web 2.0炒作者还是一个投资人,最近因为360安全卫士封杀自己赖以起家和发家的3721成为曝光率最高人士之一的周鸿祎无疑都是最成功的。

作为奇虎网董事长、天使投资人周鸿祎却认为,很多web 2.0只是一个功能,并没有什么竞争力。而作为社区网站的奇虎,赖以成名的却是一种叫bbs搜索的商业模式。

作为这个市场上的老大的奇虎,已经衍生出51city这个分类信息入口、百狗这个貌似搜索引擎实际是个隐藏很深的插件(作为近期热论的流氓软件之一)、还有不知名字据说化了巨大代价通过特殊渠道安装量超高的某插件等等。

其实,对于做局者来说,关键是运作手法,所有的插件和技术都是辅助工具。据媒体报道,作为天使投资人的周鸿祎就靠着自己与红杉、idg的密切关系,经常抢先投入一些小的互联网公司,凭借自己在vc界的名望以及在互联网领域多年的个人品牌,周一般会占到30%以上的股份,基本达到相对控股。然后,为了吸引其他风险投资加入,这些小公司常常会利用周手里的一些流氓软件为该项目获取巨大的流量,等到其他风险投资加盟以后,周自己就会逐渐套现。

在奇虎之前,插件界的“奇才”庞升东及其旗下的51.com运作就显现了周鸿袆的才干。有报道称,2005年底,周鸿袆就找到了庞升东,要求以100万元入股庞的所有项目,并占一半股份,然后周负责在半年内为庞介绍较大的投资进来。最后,周控制了庞的插件,通过插件获得了网站的流量,又通过流量再拿到了红杉的风投。

更多的周鸿祎们几乎都是通过利用概念这种方式,来获得虚假流量。用虚假流量骗取vc这样一个常用招数在这场局之中,已经越来越让vc感到不安。

周鸿袆认为,大家拿了投资人的钱,这个钱确实是可以烧的,但烧掉的可能是自己的信誉和未来的机会。其实,更多的周鸿祎们的想法无疑是通过投资人的钱烧出自己的钱。

也正是依靠这种运作,周鸿袆相对于vc,其投入的资金能在短期内获得十倍以上的收益。

作为互联网界的风云人物,周鸿祎虽然通过出售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拿到了数亿美元的真金白银,但一直没有亲自登顶纳斯达克成了他最大的遗憾,奇虎将是他展现登顶纳斯达克运作手法的最大平台。

正是目前这种状况,让不少网站负责人感慨,“web2.0对那些投资的人来说肯定是泡沫。如果我是个vc,我一定会非常担心web2.0会不会有泡沫。但是我只是一个用户,或者是做web2.0的人,我当然是希望这个泡沫越多越好啦。这样vc才会投更多的钱,就会让wbe2.0做得更好。”

谜局

事实上,除了广告和短信,中国互联网到现在都没有找到新的盈利模式,中小网站通过流氓软件等伪造流量已成为公开秘密,比谁更“流氓”已成为许多互联网企业的不二法门。

对于风险投资商而言,最关心的无疑是投资所带来的回报,国内互联网企业让这些风险投资商看到广阔的“钱景”。而目前,中国互联网企业的真实面目却在逐渐还原这些vc的愿景。

当越来越多的伪造流量呈现在vc目前的时候,vc们也开始纳闷了,究竟是谁在设置了这些,用伪造流量骗取了他们的“真金白银”?

周鸿祎是国内最早发现搜索巨大价值的人士之一,其在该项目上的迅速切入并通过病毒式推广所取得的实效,是他人所难企及的。

据说,奇虎之所以要推出安全卫士360,要去扫除电脑中的一切插件,还vc一个真实的流量,但讽刺的是,安全卫士360却拿百狗无能为力。百狗([url]www.baigoo.com[/url])是一个杂揉了百度和google等其他搜索结果的网站,同时提供难以卸载的百狗浏览器工具条。凡是安装百狗插件的电脑,只要在百度和google网站里输入任何一个搜索需求,相关的广告显示即是由百狗提供的广告。换句话讲,就是周弘祎利用百狗的插件,硬生生将百度和google变成自己的打工者。而事实上,百狗的实际控制者武林榜([url]www.50bang.com[/url])仅是在周弘祎投资的众多项目和公司里特别关注的一家。

这就不由得vc怀疑网站在流量上作弊。目前,盛传一家国际著名vc正在搜集证据,准备状告它们投资的这家公司。

“vc历来是择良木而栖,从开始的大量涌进到今天的撤离,正是因为vc看到了这点。既然流量作弊已是公开的秘密,那么vc自然不愿深陷其中。”业内人士赵文斌如此表示。

尽管来中国寻找投资机会的热钱非常多。但是逐利本色的vc正试图走出迷局,查访真实流量就成为vc还原中国互联网企业的真实面目最有力的佐证。

毕竟,做局者是不会让谜局大白天下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