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SAN-存储RAID组及RAID级别设置<一些微不足道的建议>

     是这样的,最近几年的项目,总是遇到客户询问原厂的存储工程师,在存储RAID规划方面一些信息(RAID 1,10,5,6....):"使用几个RAID?使用的RAID级别?为什么使用这个级别的RAID?这个级别有什么好处?等等",存储工程师可能是已经厌倦了这些重复的问题,也可能是入行不久,总是简单的概述下:"RAID 5吧,容量损失小,速度也慢不了哪去"。以至于我近几年项目,所需求的存储资源都是一个磁盘柜,一个RAID5。

      坦白的说,在以往的项目中,这些并非是我的职责,所以我会保留自己的意见,但是总是遇到这样的事,不免心里会想:当面对客户这些稚嫩的声音时,可以用5句话答复,可以用50句,为什么不让客户多了解一点呢?作为客户而言,有足够的权利了解产品的信息,即使在更深入的技术细节因经验不足无法领会,但也是有权知道的。并且叙述这部分技术细节并非复杂,对吗?

如果我们把它当作讨好客户的一种方式,缓解下销售同事的压力,再或者让其它RAID 级别(1,10)有点活下去的信心,何乐而不为?^_^

      而我们仅仅需要建立一些逻辑,在解释的内容上!

(*这篇内容虽然标识为原创,但并非鄙人分析结果,而是来自总部Technical Support一些建议,我只是在符合国人的阅读习惯下,把它翻译过来,加一部分自己的经验,希望能够用更好的逻辑叙述给客户,或多一些实践经验!!!)

 

      如下是每个RAID级别的优劣所在,一些关键的数据,我们甚至可以放在方案中,提高解决方案的整体权威性。

  • 磁盘的类型与性能,以及对应不同特征的应用

20sjfox

       这些建议,帮助我们如何根据预算和性能需求,购买何种特征的磁盘。不过这些完全是理论值,实际结果可能会有差别,因为厂商往往会隐去磁头的定位时间,随机访问响应,磁盘使用到70%后性能衰减等等。

 

  • 条带大小与性能

        如果有一个选择的机会,同样是需求2TB的容量,那选择3颗750GB盘和选择15颗146GB盘会有多大区别?后者当然会多占用一些磁盘仓位和预算,但是却提高了15倍的性能(IOPs)。


(一)关于RAID的设置

        其实在技术上,RAID不同的级别,不仅仅是容量损耗多与少,性能,还有一部分是经常被忽略的-RAID重建工作,如果更长的重建周期,意味着更严重的隐患,想想我们以往的环境,有多少情况允许用户同一台存储在1小时内同时坏2颗磁盘?

使用不同特征的磁盘和RAID级别,映射给不同的类型的业务,这是最佳的做法,如下图的建议(RAID级别稍后讨论):


这次议题的核心内容如下(在大,中型的IT环境中):


(二)合理利用RAID组(Group):


1.》15颗磁盘制定一个RAID组(Group),输出一个LUN:

优:IO分散多个磁盘,性能高;最小化的资源开销(取决于RAID级别)。

劣:如果一个RAID失效整个RAID组将失效。RAID重建过程漫长,性能因此下降。IO通过一个LUN主轴(spindles)写入磁盘,数据并发可能导致瓶颈。


2.》15颗磁盘制定一个RAID组,输出3个LUN:

优:最小的资源开销(取决于RAID级别)。

劣:一个RAID失效,整个RAID组将重建。RAID组重建需要漫长周期,性能也会因此下降。

<性能较差,较多的缺点,不建议使用这种配置>


3.》15颗磁盘在3个RAID,每个RAID设置1个RAID组,每个组输出1个LUN:

优:有3个IO队列到存储(因为有3个spindles)。针对并发式读/写可提高性能。一个RAID失效,只会影响一个LUN。RAID重建工作快速恢复。

劣:更大的容量开销(取决于RAID级别)。

<优点多于缺点。良好的平衡性能/可用性和成本。推荐配置。>


4.》不制定RAID级别,所有的磁盘独立输出(JBoD)

优:没有容量损失;多个IO扩展到磁盘;并发式读写磁盘可提高性能。

劣:没有安全机制保护;

 

 

(三)合理利用RAID级别:


RAID 0

优:充分利用资源;最高的写入性能;最高的读取性能;

劣:潜在的高风险;从一个LUN的IO写入队列,有可能在数据高并发时阻塞;单磁盘故障导致整个LUN损坏;RAID重建需要漫长的周期。

<劣多于优,请尽量避免这种设置>


RAID 1

优:高安全级别;高-顺序读/写性能;高-随机读/写性能;所有LUN能够均衡负载;RAID故障不会显著的影响性能;RAID重建能够快速恢复。

劣:50%容量损耗。

<大量的IO可以通过多个LUN主轴进行读写,并且得到快速的RAID重建工作,减少的故障隐患。对于高并发随机数据IO读写有着明显的优势>


RAID 10

优:高安全级别;高-顺序读/写性能;高-随机读/写性能;

劣:50%容量损耗;较少的IO队列,比较RAID1而言。

<RAID 10没有显著的优势,对于特殊的业务模式(如大量的顺序读写)会受益于底层条带化的设置,多种情况比较,多个RAID 1集合优势多于RAID 10在访问上(比如更多的IO队列)>


RAID 5

优:温和的容量损失;高-顺序读/写性能;高-随机读性能;

劣:低-随机写性能;中等安全级别;RAID重建影响性能。

<RAID 5设置可以提高-顺序读/写和随机读取。由于工作机制,需要重新计算和更新校验信息,高并发的随机写入可能遭受性能影响。磁盘故障导致RAID重建,性能会显著降低。RAID  5设置适合业务主要顺序IO读/写或高度随机读取。类似文件服务器,均衡负载数据库等等。建议创建多个RAID 5子集>

 

希望这些内容在实践中作为一些依据,无论与客户沟通,还是操作部署。

而相关的建议,仅仅作为参考!!!


j_0057.gif

The End...............

Thanks.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