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技术之瞳》笔记

《阿里技术之瞳》读书笔记

网络部分:

1、对等层通信的实质:

2、对等层实体之间虚拟通信。

3、下层向上层提供服务,实际通信在最底层完成。


4、OSI每一层把上层的PDU作为本层的数据封装,然后加入本层的头部(或尾部)。这样,数据自上而下递交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


断封装的过程。到达目的地后自下而上递交的过程就是不断拆封的过程。由此可知,在物理层上传输的数据,其外面实际上被包封


了多层“信封”。

但是,某一层只能识别由对等层封装的“信封”,而对于被封装在“信封”内部的数据仅仅是拆封后将其提交给上层,本层不做任


何处理。


5、传输层提供进程(应用程序)通信的能力。应用程序通过系统调用与某端口建立连接(binding)后,相应进程发给传输层的数据都


被相应的进程所接收,相应进程发给传输层的数据都通过该端口输出。


6、

TCP、UDP是传输层协议。

IP、ICMP、IGMP是网络层协议。


7、TCP提供数据确认与重传机制,保证了数据一定能够到达目标。

对数据完整性要求较高的场合,使用TCP。


8、UDP:传输的电信号,传输过程中有衰减。使用UDP尤同邮局寄信,寄信前双方不需要建立连接,可能根本不认识;而信件寄出


,可能信件丢失或收件人搬家,造成信件不可达。

UDP没有数据确认与重传机制,因而效率高,对实时性应用较好,如视频会议。


9、ping命令通过ICMP协议来实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