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CE笔记—RHEL5启动流程

记录自己的学习成长历程,本文为RHEL5的启动流程!
RHEL5启动流程:
一、 BIOS初始化
二、 Boot loader

1、      读取并执行引导设备的第一个扇区MBR;

2、      加载/boot分区;

3、      加载内核,以只读方式挂载根分区

4、      加载RAM disk文件

三、 加载init进程:整个过程由inittab文件为主线
读取/etc/inittab文件,当读取启动级别id:3:initdefault:后
读取si::sysinit:/etc/rc.d/rc.sysinit;
/etc/rc.d/rc.sysinit文件,这个文件功能是激活selinux和Udev(计算机中所有的设备名由udev定义);
       设置内核参数(/etc/sysctl.conf)
       设置内核参数
       设置系统时钟
       启用swap分区
       设置主机名
       检查并重新以读写方式重新挂载根文件系统(这里会调用/etc/fstab文件,如果此文件出问题,计算机在启动时到这里就会进入紧急模式,mount -o remount,rw / 以只读方式重新挂载根,然后修改fstab文件,修改正确后ctrl+d退出)
       激活RAID和LVM
       启用磁盘配额
       检查和挂载本地文件系统,把守护进程留下来的各种PID文件从系统中清除出去,并把上一次引导时各种应用程序留下来的文件和套接字保留了下来,简单说这步大概就是清除一些废弃文件
       rc.sysinit文件加载完后会继续往下读inittab文件,读/etc/rc.d/rcx.d文件
比如:/etc/rc.d/rc5.d     这里都是一些启动5级别时需要启动的服务,进程的顺序和其定义其它一些东西,K的表示不运行,S的表示运行,分别是启动和关闭顺序,开机由小到大,关机由大到小;
       最后读取/etc/rc.d/rc.local这个开机脚本,最后运行的一个脚本,可把某些需要开机运行的东西放到这,但是有些就不能放到这,比如你的计算机是1.0网段的,nfs服务器是2.0网段的,要想开机自动挂载nfs服务器上的文件内容就要开启路由转换功能了,但是fstab文件是在rc.local之前启动的,如果你把命令写在rc.local这个开机脚本中,在在fstab文件中写上自动挂载远程nfs主机就没有意思了,因为读取到fstab文件已经挂载失败了在开启路由功能就没有意义了,注意开机需要执行命令的一些前后顺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文件读完后就进入login界面了,输入账号密码登陆即可!
大概的启动流程就是这样了,详细的自己研究吧!!!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加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