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調查背後的問題反思和解決

剛剛過完十一“黃金週”,又是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假期叫法,估計全國大部分人過的都是“惶驚粥” ,全國人民大部分都出遊了,全國放假嘛,結果呢?交通塞車,旅遊景點人山人海,旅遊部門,交通,甚至消費協會的高度緊張,亂成一鍋粥。背後折射出的問題其實很簡單:沒有真正落實全國的帶薪年假制度。甚至節後再搞一個什麼假日調查,也純是忽悠,筆者不期待會有什麼更好的解決辦法。百萬份調查問卷能解決問題?我相信解決問題有時候不是全國人民討論,一千個人就有999個不同的意見,所謂衆口難調,最終還是無法解決問題,一些人高興了,一些人還是在罵娘。

所謂的放假,筆者一直不理解的是爲什麼政府需要給所有的人來統一安排,整個國家有不同的行業不同的部門,按照世界上的慣例規定公衆假期就可以了,公衆假期是:一個國家的傳統慶祝節日,甚至紀念日,國際通用假期(不一定是用來旅遊,慶祝,遊玩的時間)假期應該回歸本意,迴歸放假的自然:比如五一國際勞動節,是個國際通用的節日,其實應該是放假一天,是世界上80多個國家的全國性節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勞動人民共同擁有的節日。在我們的調查結果里居然還要求重新變成七天“黃金週”,爲的是能休假回家看望父母,旅遊,可見全國人民多麼需要放假來做這些平常沒有時間來做的事和休假。拉動內需何談需要什麼“黃金週”。 當我們試想一下我們的勞動法強制規定任何企事業單位,私營企業必須給與勞動者一年最低多少天的帶薪年假,在此基礎上多的年假算是企業福利,在保證基本的全國勞動者的休假權利基礎上講放假回家,旅遊這些假期交給各個企業去掌握,還需做什麼假日調查,費勁心思要全國人民滿意如何放假,如何挪假麼?剩下就是迴歸放假的本意:該什麼節日放什麼假,比如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該放一天就是一天,剛好遇到週末是三天就是三天,國慶節原來是三天的就是三天,遇到週末的剛好是5天得就是五天,五一國際勞動節全世界都是放假一天,當然是一天,如果遇到週末那剛好是三天。全國人民的回家探親,出門旅遊的訴求統統放到帶薪年假中解決,我想所有的勞動者都會滿意,不同行業的人都會有最基本的帶薪年假。我們的放假制度不應該只是照顧某一方的利益訴求,當然了私營企業會有很多的吐槽“給員工放假還要照發工資”,但是我說“對不起,這個勞動者休息的權利必須保證” ,不是總是說“萬惡的資本主義嘛,剝削壓榨勞動者”,那我們不是資本主義,依照國情,我們人口衆多,地域遼闊,勞動者一定有探親回家的訴求,更應該做到“保證勞動者休假的基本權利”

以上的原則其實很簡單:強制所有企事業單位的帶薪休假制度,保證勞動者基本休假權利不受侵犯的基礎上讓放假迴歸真正的本意。那麼全國天天都有可能是“黃金週”,拉動內需自然而然,該旅遊的旅遊,該回家的回家,專家口中的什麼幸福感,生活質量,旅遊質量都得到大大的提升,國家假日辦,可以優哉遊哉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