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的IT人生论人生4-4-2原则

到了27,28岁的年纪,不免有些彷徨,有些无措,有些迷失了人生的方向。此时的人,充满着对生活的向往,但是同时也饱受着社会现实的摧残,总觉得自己有无限的能量,但是却无的放矢。

生活的定义就是:生下来活着,很羡慕有梦想的人们,他们坚持着自己的前进方向,坚持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在前进方向上的任何一点进步都会让他们感到满足。这样的生活是很多人向往的,但是更多的人却在碰到挫折的时候选择了放弃。

作为一个IT人,我一开始上大学之前,觉得IT是个非常神圣的职业,通过写几行代码就能控制电脑按照人们的意志去运行。所以当时一个玩世不恭的孩子带着一些美好的憧憬报考了网络工程专业,但是在接触到枯燥的代码,汇编、C、C++、Java,虽然没门学科都基本在班上前列,但是那只是学校,当毕业以后,看到别人写的程序,自己完全没有任何的灵感,只能看懂一些皮毛,所以放弃了做一个程序员的梦想。然后选择了我的专业课程开始培训网络,决定以这个作为切入点,进入IT这行,当时学习了NA、NP以及一些安全类的课程,然而当时听说搞网络要一直跑,经常要出差,我觉得我性格更适合静下来做个“白领”(曾经的理解,IT就是坐在电脑前敲点指令就会让电脑自己运行的职业)。于是乎,听培训的同学推荐,选择了当时听说很牛逼的一个职业- -!!!Linux系统工程师。

报名培训完Linux课程,从这里真正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份IT职业,Linux系统工程师。相信很多刚入行的同仁跟我有同样的感受,小公司的系统工程师,不是简单地处理下web安装,数据库安装,FTP安装。小公司往往是一人身兼数职,你要懂网络,懂系统,懂装机,懂数据库,懂的东西远远比你学的要多,然后拿到的薪资却是技术部最惨不忍睹的那个。但是这里我要说的是,这样的工作很忙,但是同时对你来说绝对是一个试练,你能撑过来,你就会看到不一样的天空,特别建议刚入职的新人,如果公司有这么多你没接触过的技术,那你何苦要交钱去培训呢?很多在生产环境上的问题,是培训学不到的。这就是所谓的经验。

等工作到一段日子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在技术上的提升到达了一个瓶颈,觉得自己要把学的东西整理一下,但是每天都在做周而复始的机械工作,如何能空出时间来学习和整理自己的知识呢?用“古人”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能让机器做的事情,绝对不动手做。如果抱着这样的心态做技术,那你一定会成为一个技术牛人。

然而你能力的提升并不一定会带来你薪资的提升,这个时候大多数人的选择是换职位,去学一些自己未接触且认为高深的技术。学会了新的技术,继续找工作,然后发现自己还是要做很多自己本不想做的事情。不得不说,这就是中国的现状,大部分的企业在面试的时候其实想知道的并不是,你会什么?而是想知道的是,你用你现在会的能为我创造出什么?大企业可能还会考虑到你的成长,考虑到公司需要你在未来几年内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小企业难留住人的问题。这也是很多对公司有爱的人,为了生计,为了理想无奈跳槽的理由。

1年多的运维经验,让我对公司的绝大部分业务有了深刻的了解,在此时,一颗驿动的心告诉我,是时候做出改变了。但是也正是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我之后一年的人生发展。出于对公司业务及人员架构的了解,被技术总监看中,选择我做了总监助理。本来这个选择对于我来说是个机遇,可是从我的性格,还有对业务的熟悉程度,使得我到这个位置上有些找不准定位,把以前手上的业务全部转给其他同事去处理,自己在管理位置上又没有任何经验,不熟悉业务流程,不了解项目,在一个web开发部门,甚至不了解web开发流程,只能靠吃运维老本过生。然而,吃老本总有吃完的一天,眼看着一群群后生的业务能力已经超越了我,薪资超越了我,包括在公司地位超越了我,我茫然了,难道到了一个相对较高的职位,我却干得没原来好了。

其实人生就是这样,你必须要给自己一些失败的经验,才知道什么更适合自己,缺哪补哪,当你永远觉得自己不足的时候,那你就一定是一个上进的人,你开始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可以很容易的发现组织内的问题与不足,并在第一时间做出应对。抱着这样的心态,以及与领导的沟通,我最终选择了一个QA的职位。这个职位是我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的职位,他是一个面向过程,保证部门内流程正常运作,保证部门工作效率,以及部门与部门间更好沟通的一个职位。到了这个职位,我就从组建部门开始,但是组建部门前先要搞清楚我该干什么,怎么干,干过以后会给部门,给公司带来什么直接的效益。这只是我举的一个例子,其实每个员工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工作,即使到最后公司不会认可你,那也只是老板不知道你的价值而已!就象很多篮球运动员,他们在场上的价值绝对不是数据可以体现的,就拿今年小牛队的基德来说,能在将近40岁的年龄拿到冠军,就是靠着他一颗冠军的心,以及他自己精准的定位,帮助到队友,迸发出全队的激情,在外界普遍不看好的情况下,最后连克强敌拿下总冠军。此时,我们不需要抱怨,只要你的工作帮助到身边的人,我相信你去别的公司,一样可以找到属于你的那个位置。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的。

在工作这3年时间里,我总结出来的。就是人一定要有目标,目标必须要有规划,规划必须要有高效率地执行。如何保证高效率的执行?那就是要有正确的方法以及对时间把握的原则。

我做QA工作以来领悟出来的4-4-2理论是我对自己3年工作的一个总结。

4-4-2分别包括:人生,经济和工作

人生的4-4-2分别是:4分家庭,4分事业,2分爱情

经济的4-4-2分别是:4分储蓄,4分投资,2分日常消费

工作的4-4-2分别是:4分日常工作,4分研究探讨,2分总结

以上内容只是本人在工作中的一些感悟,仅代表个人的一些总结,绝不代表任何官方说辞,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得到些启发和感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