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管理style

此文寫於2014年初。


我是技術人員出身,因個人工作能力出色晉升爲IT Manager。開始帶人一年左右,目前目標是希望建立一個本地的小團隊,加上自己就3個人而已,然後實現支持本地用戶及業務持續發展的目標。去年由於一位工程師離職,當然與自己的管理問題也有關係,團隊管理成績不理想。今年的目標是實現團隊建立及合作。


先看看自己的管理風格,我是屬於技術型管理者,Authority based on technical or functional expertise.內心深處,很難相信會有下級和自己一樣有能力,管理者在委派工作上很謹慎,覺得很難委派他們認爲重要的事情。(區別於領導者,領導者更能發揮別人所長,而將時間放在更加重要的領域)。


專業管理者的4個發展階段:

  1. 學徒(Apprentice),學習自己業務及專業的知識


2.獨立工作者(Indep. Contribuitor),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想組織作貢獻,工業社會向服務型社會轉換中最重要的工作者,大部分公司中大約40~50%的人是出師的。


3.教練(Mentor),知道如何委派任務的人,已經知道怎麼照顧自己,現在試着照顧別人,從獨立工作者到教練,一需要學會如何委派工作,二拓寬興趣愛好和能力,三是更多的處理“外界”事務,及客戶,高層管理,其他部門。


4. 負責人(Sponsor),已經學會通過他人來更新並獲得專門知識,他們通過對部門或公司發號司令來挑戰自己。


要管理人,需要兩項技能:創造(Creating Energy/motivation)與引導(Channeling Energy/leadership)。


領導與管理的基本原則


其實很簡單,把正確的人放到正確的位子上就對了。不然,你就要做他一半的工作,或者嚴密審查他做的工作。成功的管理者,他們對這方面的管理都異常注意。計劃再好,也要靠人來執行。



評判一個人是否適合工作是一個考慮工作目標和內容的問題,有主觀和客觀兩個標準,客觀是從學歷,語言,技能,工作背景等方面考察。主觀則主要跟個性有關,怎麼衡量一個人的性格,如何判斷能否融入公司文化,是否能和上司和同事良好相處,這不容易判斷,取決於直覺。科學手段行不通,需要一種藝術。


Job Activities   

1. the person does the job well,工作必須的知識,技巧和經驗,

2. The person enjoy the work,是否喜歡這項工作

3. The person feels pround of what s/he accomplished and who s/he work with, 是否爲自己所做的工作而驕傲


Personality

技巧和能力Skills Abilities

動機和需求Motives Needs

態度和價值觀Attitudes Values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