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網科的下一代智能防火牆

        現在廠家就喜歡玩概念,這也下一代,那也下一代,千萬個廠家,千萬個下一代,好像不這麼說,就不能代表自家研發實力強悍,好像這麼說了,就表示自家引領行業未來!老老的,俺的下一代,還在俺家裏哭鼻子,還動動會被掩打PP。

        當然了,大家喜歡麼搞也是很好滴,至少表示各家都在努力搞創新。至於這個創新有多大價值,那就不管了,反正概念就是要炒炒,不然怎麼證明自己是業內領先的。


       早先的時候,俺在山石網管平臺研發經理面前嘮叨差不多三個晚上,俺跟他講,盒子方面俺是看不出有什麼可以突破的地方,倒是網管方面,有的搞!未來山石的希望,就在你身上了!你想想,現如今各類網管平臺都是各管各的,沒有統一的UI,更爲關鍵的是,網管平臺還有很多可創新的地方,比如:沒有幾個網管有加入網絡性能指標,而有網絡性能指標的,都是屬於網絡性能管理產品,而此類產品都定位在對網絡性能要求極其敏感的企業,比如金融,運營商等某些特定的關鍵應用,高端而且仰貴。但實際上,普通的中小企業,對網絡性能方面也有要求,可要求又不是特別的高,對於一些指標,比如延遲啊,丟包啊還有帶寬利用率等等這些,對企業網絡管理都很有幫助,但這些指標的獲取對於山石的盒子來講又並不複雜,也不難,如果把這些整合到網管中去,而盒子當成探針使用,將是極大的創新,而且對於盒了的市場會有很大幫助。諸如此類,說了不少!


       後來,這哥們回北京後問俺能不能給他寫個報告,那在俺看來,報告是很嚴謹的,要有理有據,有事實,有數據,因爲此類報告,你可以說是調研報告,可也以說是可研報告,總之得花不少時間和不少精力,俺理所當然拒絕了。再後來,這哥們離職了! 再再後來,山石網科的下一代智能防火牆發佈了。


       悲催,俺說盒子上不能突破了,人家就突破給俺看了!明顯是被打臉嘛,不過還好,俺是小人物,自個唧唧歪歪,無人關注。

 

       咱來看一下,這位下一代有哪位突破,下面是其官網所描述的功能價值:

1 ,   多維度全網健康評估,智能預知安全風險
2 ,   精準的應用識別與控制,實現安全管控功能的細粒度支持
3 ,  增強的智能流量管理(iQoS),實現高達兩層八級的精細化管控
4  ,  創新的數據包路徑檢測技術,幫助用戶高效精準的進行故障定位和排查
5 ,   豐富的可視化呈現,方便管理員全面瞭解網絡狀態,實現高效的運維管理


      在俺看來,2,3,5要說突破談不上,本質上講這是功能增強,但1跟4,確實是突破。

     先看1,看下圖:

             很明顯,全網健康指數方面,導入了一些網絡性能方面的指標,主要是延遲的檢測和計算。跟據相關資料,延遲的檢測它是通過主動發包,並等待迴應,再跟據迴應的時延進行計算的,並且取一個週期內的平均值來做爲指標。顯然,這對於網絡管理還是很有價值的,網管人員跟據這個指標來了解網路情況還是可以的,再結合自己設備資源的檢測,所得出來的全網健康指數還是有參考價值的。但也不可否認,這對於某個特定應用性能下降的分析那還是相去甚遠的,必竟,這樣的分析還應該包括服務器,網絡,數據庫及應用本身來進行分析的。


              再看4,其實這個真的蠻有意思,看下圖:

     看到沒?沒錯,它就是可以摸擬特定數據包進入設備後如何一步步走出設備的,途中經過的哪些進程處理,處理情況怎麼樣都可視化了。這樣,假如某個數據不通,你便很容易知道在哪個進程上掛了!其實不僅是模擬,你還要以導入數據包來測試,比如某個用戶向你反應他的某個應用不能用,這個用戶其實可以把數據包抓下來,然後發給你,你再導入到設備裏面進行測試,以發現問題所在。


     以前通過DEBUG也是可以實現類似功能,但現在可視化了,還增強不少,不得不說這個做的非常好啊,可以讓管理員省不少事。


     整體來講,整個產品在可視化及其他方面都做了很大的創新,或者是微創新,可以看得出這是個很有誠意的產品。但看着這麼多眼花廖亂的功能,俺不得不想,那這設備的性能得很高啊,而且設備裏面還得裝個像樣的數據庫,那硬盤肯定應該也少不了吧?那這樣在大流量複雜的網絡裏面,佈署在網關處,其穩定性和可靠性是否會有問題?可惜,俺沒有設備可以測試,一些細節無法確認清楚。另外,據說,這設備動則上百萬,那俺不得不又擔心,這東東明顯是跨界的玩藝,而如果用戶在有上百萬預算的情況下,尋找網絡性能及管理解決方案,會選擇這個產品嗎?必竟,與專業同類產品來講,差距還是有不少。所以,在俺看來,這款產品如果定位在中小企業,好像會更好些。


     不管怎樣,不管你接受也好不接受也好,下一代來了,俺們老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