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硬盤最大的問題:軟件比硬件更加難搞

作爲新生事物,很多朋友對SSD有着天然的不信任。不少人覺得,SSD和HHD相比,壽命更短,這是由於閃存特別是TLC擦寫次數較少所決定的。

wKiom1j_GHfgjdyhAADYQSRgRz8819.jpg-wh_50

不過,和人們的印象不同,SSD只要使用了合格的元件(例如原廠NAND顆粒乃至白片),硬件上極少出現問題。與硬件部分相比,SSD軟件部分——固件,出過的問題可能更多!

wKiom1j_GIuDtBRNAACC50-QZwE405.jpg-wh_50

和HDD相比,SSD的機制要複雜得多。例如,SSD和傳統HDD結構完全不同,SSD需要通過FTL層和系統對話;又例如由於閃存需要擦寫後才能重新寫入數據,所以SSD需要進行Trim來把閃存重新“洗乾淨”;再例如,SSD還需要一個好的平衡寫入算法,來確保閃存顆粒被均衡損耗,不至於出現某一個區塊寫入量特別大,而提前掛掉的情況。

這些複雜的機制,都是由SSD固件調控的,SSD固件的編寫難度,可見一斑。於是,SSD因爲固件翻車的情況屢見不鮮。那麼到底出現過什麼著名的SSD固件翻車案例?這就來爲大家盤點一下!

8M門:數據灰飛煙滅

這是一個出現在320系列SSD中的典型固件問題,在X25M等型號中也有出現過,但出現的頻率沒有320系列SSD高。由於固件編寫有問題,320系列SSD在斷電重啓後,很有可能容量會變爲8M,而不是實際上的數十G容量。一旦問題發生,SSD基本上和磚了沒有什麼區別。儘管用戶可以聯繫退貨,但丟了的數據,就無緣再見了。

wKiom1j_GLGw_EtnAAB5PzC1DGk787.jpg-wh_50

這個問題官方的叫法是“Bad Context 13X Error”,用戶其實也可以手動解決。官方給出的臨時解決辦法是,利用SSD TOOLBOX進行Secure Erase安全擦除,這可以讓SSD恢復到可用的狀態——但是,用戶的數據會全部丟失。最後,官方發佈了新版固件,總算是解決了問題。

5200小時門:SSD時辰突然已到

這是一個在M4系列SSD中出現的固件問題,有很多用戶發現,M4系列SSD在用到5200小時左右的時候,會出現週期性藍屏。有經驗的用戶觀察到,在藍屏中的報錯代碼是“0xF4”,這是一個典型的丟盤代碼。

一般來說,出現這個代碼意味着SSD已經很不健康了,閃存壽命將盡。但這是不合常理的,雖然和HDD相比,SSD的理論壽命的確更短,但也完全不至於短到只有5000個小時左右。

經過了用戶和官方的一輪撕逼後,這個問題被確認爲固件問題。官方之後發佈了新固件,固件闡明“修正了通電5184小時之後SMART計數器出錯導致M4不響應的問題”。最終,M4的固件問題得到了修復。

實際上,M4的固件性能表現在同時代的SSD中是出類拔萃的,尤其是在高負載時候的性能,堪稱企業級。但官方對待固件問題的態度,讓很多用戶深深失望。M4系列的後繼者,再也沒有達到M4的受歡迎程度。

掉速門:TLC大吃一驚

這是出現在840系列SSD中的固件問題,而840系列SSD,可以說是TLC閃存推廣的先鋒。TLC閃存長期被人們認爲性能壽命欠佳,偏偏840系列SSD出現了速度狂掉的問題,這讓人們對TLC更加談虎色變。

在840系列SSD中,掉速的具體表現是長期不訪問的數據讀取速度胡出現大幅下滑,如果只是看現象的話,這最有可能是一個寫入平衡方面的問題,和閃存並沒有什麼大關係。但是用戶本來就對TLC不滿,840系列在這個節骨眼出現“掉速門”,令很多用戶感到不安。

wKioL1j_GNbgN-hFAABWUoF-6ds357.jpg-wh_50

不過這個問題解決得還是相當迅速的,官方經過調查後,很快給出瞭解釋。官方的說法是,由於軟件算法存在錯誤,840 EVO會不停地在數據保存的單元中進行讀取-重試(Read-Retry),導致整體讀取性能下降。

這是一個閃存管理機制對電壓變化的反應存在的失誤,利用官方發佈的性能修復工具,可以無損修復。現在TLC SSD已經普及,再也沒有出現什麼“掉速門”,事實證明掉速的確不是TLC的禍。

實際上,SSD的硬件已經日趨成熟,市面上並不乏高性能的公版主控方案。但這在固件方面,就算是大廠,也不能保證一定不翻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