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NA(三)OSI模型概述

第三章學的有點亂,以後需要重寫!



1.計算機網絡的功能


   1>最根本作用是爲了實現 “數據通信”。


   2>部分定義

 

      -->協議:

           爲了使數據可以在網絡上從源目的地傳到目的地,網絡上所有設備需要“講”相同的“語言”,描述網絡通信中“語言”規範的一組規則就是協議。


      -->數據通信協議的定義:

           決定數據的格式和傳輸的一組規則或者一組慣例。


      -->OSI:

           ( Open System Internetwork )開放的通信系統互聯參考模型


      -->服務:

           網絡中各層向其相鄰上層提供的一組操作


      -->服務訪問點:(SAP)

           N + 1層實體是通過 N 層的 SAP 來使用 N 層所提供的服務, SAP 相當於相鄰層之間的接口

   

   3> OSI 七層框架


         

 PDU

7  應用層 APDU
6  表示層 PPDU
5  會話層 SPDU
4  傳輸層 TPDU
報文 3  網絡層 報文
2數據鏈路層  幀
比特 1  物理層

比特

*****************************************************************************************


       其中:上三層是基於--操作系統


             下四層是基於--數據通信(數據流)


             PDU:協議數據單元


*****************************************************************************************


2.下四層的詳細分析


   

 

  傳輸層

   1>可靠或不可靠的傳遞

   

   2>重傳前的差錯檢測

   TCP

   UDP

   SPX

 

  網絡層

   1>提供邏輯地址

   

   2>供路由器用來確定路徑

 IP(地址)

   IPX


數據鏈路層

   1>將比特組成字節,再將字節組合成幀

   

   2>使用MAC地址訪問介質


   3>檢測(但不更正)差錯

802.3/802.2

 

   HDLC


  物理層

   1>在設備之間傳輸比特


   2>規定電平,線速和電纜針腳

EIA/TIA-232

   

   V.35


*****************************************************************************************



3.上三層的詳細分析



 應用層


       用戶接口

    Telnet
     FTP


 表示層

   1>如何表示數據


   2>特殊處理,如:加密

    ASCII
    EBCDIC
     JPEG
 會話層 將不同應用程序的數據分開操作系統/應用程序訪問程序


*****************************************************************************************


4.數據的封裝與解封裝過程


   發送消息的包裝過程:


MAC 子層 + LLC 子層 + IP 包頭 + TCP/IP 頭 + hello + FCS

   以比特流的形式傳遞過去




5.詳解物理層


   1>雙絞線


      -->雙絞線 TP 是目前使用最廣,價格相對便宜的一種傳輸介質

      -->由兩根絕緣銅導線相互纏繞而成,以減少對鄰近線的電氣干擾


      -->由若干對雙絞線構成的電纜被稱爲雙絞線電纜


      -->非屏蔽雙絞線 UTP 和屏蔽雙絞線 STP


   2> UTP 設備


      線纜的連接:

         

           白橙 橙 , 白藍 藍 , 白綠 綠 , 白棕 棕

      -->直通線  (不同設備)   (兩邊線序一致)

      -->交叉線  (相同設備之間)    (1-3,2-6,交換)

           156 A    568 A 與 568 B




*****************************************************************************************


1>10 BASE 2


其中 10 指:  線路最大承受帶寬             2 指: 傳輸距離


2>以太網接口


   RJ - 45 : RJ 是描述公用電信網絡的接口,常用的有 RJ - 45


3>物理層的傳輸介質


   -->有線介質:   雙絞線   光纖


   -->無線介質:   無線電   微波  激光  紅外線


4>雙絞線


   棕 白棕 , 綠 白綠 , 藍 白綠 , 橙 白橙      568 B    8-1


   棕 白棕 , 橙 白藍 , 藍 白橙 , 綠 白綠      568 A    8-1


5>端口


   對應不同 PC 上的程序和程序之間的連接


*****************************************************************************************


6.集線器( HUB )


   1>所有的設備都在同一個衝突域中


   2>所有的設備都在同一個廣播域中


   3>設備共享相同的寬帶




7.各層的模擬分析與形象比喻


   1>物理層

            網卡,主機箱  ( 看得見,摸得着的裝備 )


   2>數據鏈路層

            首次包裝


   3>網絡層

            邏輯地址,確定路徑  ( 點到店的 )


   4>傳輸層

            關於可靠與不可靠的傳輸服務  ( 程序-->程序 )


   5>會話層

            由 A 電腦登陸 B 電腦,需要密碼,而關機重啓後還需要密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