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 與 Android 之戰,喬布斯是否正在重複當年 Mac OS 的錯誤?

 問題中,喬布斯當年所犯的錯誤是什麼?如果指的是封閉的戰略,那我覺得是談不上錯誤的,喬布斯本人肯定也不覺得封閉是錯誤。

 
封閉和開放是兩個相反的反向,正如keso所說是不同的商業思維,各自都有優點與不足,談不上誰對誰錯,只是看誰能做的更完善了。拿iOS與android來說吧。
 
Android開放的優點:
終端種類豐富:任何手機廠商只要願意都能免費使用android,所以android的終端規模肯定將是iOS的很多倍;
共同完善系統:開源另一個好處就是許多社區和開發者可以一起完善android;
更加靈活:所有代碼開源,只要願意,你甚至可以通過修改內核代碼將android打造成山寨iphone(我一同學就在深證做這個)
 
 
Android開放的缺點:
應用運行環境差異大:因爲終端的豐富和可以修改任何代碼,android程序並不能像ios程序那樣寫好後在任何機器上都能保證流暢的運行,開發者往往爲了兼容問題頭疼。
預裝的系統安全性低:常見的一種情況是,你買了一臺新手機,發現預裝的系統已經有很多應用了,最頭疼的是你發現這些軟件竟然卸載不掉,這種流氓的做法延續了番茄花園的套路,更有可能讓消費者陷入吸費陷阱。
應用水平參差不齊,付費環境差:因爲沒有app store的嚴格審覈機制,在android市場裏很多應用實在不敢恭維,而且各種其他應用市場氾濫,付費流程也不夠流暢,相比於ios,android開發者更難賺到錢。
 
 
上面的優缺點反過來就成了封閉環境下的狀況,喬布斯這次依然是封閉的大戰略,但做了改良,即有了App store和嚴格的審覈機制,即保證了用戶的體驗也保證了開發者的權益。讓開發者有不錯的收入繼續創造更好的應用,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
 
 
蘋果PC當年輸給“微軟+兼容機”,現在Iphone又領先於“Android+其他手機”的根本原因,在於當時PC是一種工具,而現在手機則是一種消費品。 用戶對待工具和消費品的態度有根本差異 。 
 
80、90年代的PC,最主要的屬性還是一種工具。對於工具,能實現基本同樣的功能,則價格越低越有競爭力。 
蘋果PC價格太高,競爭不過裝了微軟操作系統的兼容機,兼容機的流行和mac os不兼容其他硬件的結果,就是用戶越來越習慣微軟操作系統,需要重新學習使用MAC OS這時候反而成爲購買蘋果PC的額外成本,兩者陷入惡性循環。 
 
現在隨身的手機已不僅是工具,更是一種消費品,對於消費品,價格不再是最主要的競爭力,消費者更願意爲好的消費體驗付出高價格。IOS流暢的操作體驗+Iphone完美的工業設計+蘋果強大的市場營銷能力成就了Iphone的成功。由在音樂產業上積累的ITunes演化而來的App store則進一步強化了Iphone的消費體驗。 
 
蘋果與PC時代沒什麼不同,IOS仍然不兼容其他硬件平臺,不授權其他廠商使用。 
但消費品和工具的差異導致了Iphone和蘋果pc的結局不同。 
 
順帶說,個人認爲Google與其讓Android開源,還不如不開源,然後免費發佈Android系統授權各個硬件廠商使用。這既能保證終端的豐富性,還能解決現在應用開發者頭痛的運行兼容問題。最好再順帶把應用的付費問題給解決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