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环境开盘更换盘片

数据恢复之普通环境开盘更换盘片

我的笔记本硬盘摔坏了,里面可能有一些重要的数据。为了恢复里面的数据,我投入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买了6本数据恢复的书,在网上下载了好几个G的资料。买了9个相似的硬盘练习开盘试验,拆卸装无数次,总算找到了解决的办法。这种办法可以在普通环境(非超净室,硬盘开盘通常要在百级净室进行)实现开盘、换盘片或换磁头,其中有一些技术属于原创。澄清了网上一些关于开盘的错误传言。学习开盘的过程非常辛苦,有时是无可奈何,百思不解,总体上非常有趣。硬盘数据恢复根据由易到难、由低到高大致分成软件恢复-更换电路板-换磁头-换盘片-固件修复-组合恢复。完全弄懂硬盘的原理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其中的固件程序都是保密的,你可以下载更新、烧写,但是你几乎不可能知道程序的每一步在干什么。
本文主要介绍开盘换盘片的一些技巧,只要能找到兼容的置换硬盘,而且你的硬盘盘片没有损坏,几乎差不多完全可以恢复硬盘里的数据。不过,如果你的数据很珍贵,强烈建议你让专业公司帮你处理。兼容的硬盘容量、序列号、固件版本、出厂日期、产地应该相同,有些比较接近的也行,但需要尝试。换盘片的过程是:先取出兼容硬盘(好硬盘)的盘片放置在一边,后取出需要恢复数据的硬盘(坏硬盘)的盘片并将该盘片安装在好硬盘上。

1
准备  清洁洗手间的顶棚、四壁、地面、洗手台,高温喷雾30分钟,20分钟后用冷水喷淋洗手间各个部位,让雾气完全沉淀。在洗手台铺上报纸白纸,把硬盘、各种工具用湿毛巾擦一遍,坐定,穿上围裙、戴上口罩、浴帽、橡胶手套。准备就绪。

2
卸下背面的螺丝,取下电路板。注意滑丝,螺丝刀一定选择质量好的,要压紧螺丝在尝试着用力拧下螺丝。
3
卸下硬盘正面的螺丝,硬盘内部结构如图。
4
在接近磁头的部位插入磁头分离器。本人首创的磁头分离器是用订书钉制作成U型,其缝隙略大于盘片的厚度。分离器的长度要求适中,太短无法使磁头与泊位分离,太短会因悬臂过大而变形。磁盘的每一面都有一个磁头,当盘片高速旋转时,盘片上的气流会使磁头悬浮在盘片上几微米距离处。如果不小心使两个磁头吸在一起,那么磁头几乎就是报废了,不过我也曾成功分离过吸附在一起的磁头。

5
轻轻将磁头推离泊位,尝试用镊子压住磁头电缆以防止磁头弹回泊位。
6
卸下磁头泊位。

7
轻轻移走镊子使磁头复位。卸下磁铁螺丝,用弯头钳取下磁铁,需要一定的力度。
8
取下磁头固定装置。只是磁头可以大角度自由移动,应注意用手扶住磁头臂,防止磁头分离器碰到盘片。
9
用弯头钳插入电机轴上的对称的两个孔,卸下轴上的螺丝、垫片、压环。
10
用镊子夹住盘片,轻轻提起,放在气囊上。如果是多盘片硬盘,不能用这种办法,因为盘片之间不能错位,否则磁头无法读取数据。这个镊子是我买酒精棉球是药店送的,用打火机稍微烧烧以张开,在镊子的端部切两个90度的槽,以防止盘片脱落。这是一发明。

11
以上步骤是取出好硬盘的盘片。取出盘片后要用气囊吹掉硬盘体上可能的灰尘。
重复以上步骤从病硬盘取出需要恢复数据的盘片。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盘片上是否有灰尘(通常不可避免会有),如果有可以用大量纯净水或蒸馏水冲洗,注意盘片是憎水的,要让连续的水流有序地冲洗每一面,这样最终只在盘片的每一面只留下一个很小的水滴,再用药棉轻轻吸走。(我曾用这种办法对一个好硬盘开盘并清洗盘片然后原路返回装上,硬盘工作正常。)将病硬盘的盘片装入好硬盘的盘体,再用大功率吸尘器吸附硬盘上的灰尘,将磁头推进盘片,装上泊位,拉回磁头臂在磁头在进入泊位边缘时取下分离器,再继续拉回磁头使之复位,装上磁头固定装置,装上磁铁,合上硬盘盖,装上电路板,拧紧螺丝。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