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臺定製商用NAS存儲服務器

    記得前不久在網絡上看到有人在問有沒有人將openfiler進行實際應用,以我看應該是有的,而且不少,你是否在用,或者曾經用過呢?

    LINUX加PC主機來定製各種應用型服務器,一直是我想去推廣的,也就是如何將這種模式變成商業來盈利。但想歸想,真正實現這個心願還是今年9月份,當我決定出來做自己的公司時,去朋友的廣告公司找他聊天,聊天中談到他的設計圖案文檔比較大,在設計用計算機中存儲不僅佔硬盤空間,且影響運行速度,聽到這樣的問題,我立即脫口而出爲什麼不採用存儲和計算機分開的模式呢,這樣上面的問題不僅能很好的解決,而且數據會更安全。

    朋友很贊成我這樣的建議,讓我幫他進行改造。

    在這個項目開始之初,我本打算去購買現成的4盤位NAS存儲服務器來做的,到網上走一圈後,發現這類服務器價格都不低(對於某些公司來說這樣的價格無所謂,也不可能用到這麼小的NAS存儲服務,但對於小公司來說,成本依然很重要),剛好朋友有一臺閒置不用的PC主機,機器一切正常,只是用來做設計處理能力跟不上,也就被擱置不用了,於是決定用它,再找一個NAS服務器系統來定製一臺。

    說幹就幹,先檢查PC主機硬件,主板有4個SATA接口,用做RAID5勉強夠用;CPU2.6G HZ,內存2G,這些也沒問題;電源實際輸出260W,4塊2TB的硬盤加上CPU及其它用電也應該足夠了。於是只添加了3塊2TB的硬盤作RAID5,其它硬件都沒有改變。

    硬件上滿足了要求,接下來就是NAS服務器系統,FreeNAS和openfiler就是我的目標。先試用了FREENAS,可能是我只熟悉LINUX系統的原因,不論是安裝還是配置都覺得不像是能夠用於商用的NAS系統,只好轉向後者。在安裝openfiler2.99.1過程中,看到熟悉的安裝過程出來後,心裏就做了決定,非它莫屬了。

    openfiler的安裝很簡單,要注意的地方就是以太網接口卡要設置固定IP地址,設置好ROOT登錄密碼,用於非WEB方式管理系統。另外,如果你需要更高的安全,可以將它以RAID1的方式安裝,但需要2塊硬件或閃存卡來做RAID1才行。鑑於LINUX系統的健壯性,加上使用EXT4文件系統,系統損壞的可能性在這樣的小公司是可以接受的,也就用1塊160G的硬盤來作系統盤了。(沒辦法,找不到更小容量的硬盤了,只能“浪費”一點了)

    openfiler所有配置都可以以WEB方式進行,也可以設置語方爲中文方式,看個人喜好,我比較原滋原味的。WEB登錄方式是安裝時設置的以太網接口IP地址:446。

    實際上,openfiler作爲NAS重點配置的就是磁盤的配置,所有的功能都在Volumes下進行。先是創建新的物理卷(create new physical volumes),選擇RAID5,再選擇列出來的3塊硬盤,最後點擊“Add array”就創建RAID5陣列,顯示爲/dev/md0。然後就是增加捲組,可以只有一個卷組,最後在創建的卷組中增加捲,也就是相當於我們通常說的分區,分區文件系統選擇EXT4。這樣整個磁盤的配置就全部完成,非常簡單容易。

    完成這些設置後,接下來要作的就是將這些捲進行CIFS文件共享,在openfiler設置界面的服務標籤,啓用CIFS服務,然後在“shares”-“Networkshares”-卷組名-卷名進行共享設置,其中smbsharename設置一個英文的共享文件夾名,一定要是英文,不然不能啓用共享。將需要共享的卷做同樣的設置後,這臺NAS服務器就可以去現場服役了。

    整個過程很簡單,安裝、配置不到2小時搞定,但是在實際的使用中,還是有幾個小問題需要大家注意:

1、局域網中最好重新配置交換機或路由器的DHCP配置,至少要將NAS存儲服務的IP地址固化,不能用於分配。一旦衝突,NAS存儲服務器將不能訪問。

2、機箱內部散熱一定要好,硬盤安裝時要相互有一些空隙,利於空氣循環。

3、主板SATA接口要多一些比較好,利用以後擴展。

4、電源用靜音,功率更大些的爲好,當然要看硬盤個數及總負載來定。另外,SATA電源插頭個數也是選擇電源的確定因數之一。

5、PC主機網卡速率,與局域網交換機端口速率匹配,最好是1000M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