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I RAID配置手冊(圖文)

適用於Perc3/SC/DC/QC Perc4/DC/DI Perc4E/DI/DC
使用新配置(文檔中的配置方法僅供參考) 


注意:對陣列以及硬盤操作可能會導致數據丟失,請在做任何操作之前, 確認您的數據已經妥善備份!!!

New Configuration(新配置)選項允許將邏輯驅動器與多個物理陣列相關聯(陣列跨接)。 

注意: 選擇New Configuration(新配置)選項將擦除所選控制器上現有的配置信息。 要使用跨接功能並保持現有的配置,應使用View/Add Configuration(查看/添加配置)

1.Management Menu(管理菜單)中選擇Configure(配置)。 

2.選擇Configure(配置)-> 這裏建議選擇view/add Configuration。如果是新配置,就選擇new configuration.

陣列選擇窗口顯示與當前控制器相連接的設備。 屏幕底部顯示熱鍵信息。

熱鍵具有以下功能: 
<F2> 顯示所選邏輯驅動器的驅動器數據和PERC4/Di錯誤計數。 
<F3> 顯示已經配置的邏輯驅動器。 
<F4> 指定所選的驅動器爲熱備份。 
<F10> 顯示邏輯驅動器配置屏幕。 

3.按箭頭鍵突出顯示特定的物理驅動器。只有狀態是READY的硬盤可以被選擇,使用New Configuration會將所有的硬盤狀態變爲READY,所以原先的RAID信息以及數據都會丟失!!!
圖中ID 3:PROCRAID控制器本身。

4.按空格鍵將所選的物理驅動器與當前陣列相關聯。

5.所選驅動器的指示燈從READY(就緒)更改爲ONLINE(聯機)A[陣列號]-[驅動器號] 例如,ONLINE(聯機)A2-3表示陣列2中的磁盤驅動器 

注意: 使用具體陣列中容量相同的驅動器。如果使用的驅動器容量不相同,則陣列中所有驅動器的容量都被看作和陣列中最小驅動器的容量一樣大小。 
 


6.根據需要,將物理驅動器添加到當前的陣列中。 
某一特定陣列中物理驅動器的數量決定了陣列可執行的RAID級。 
RAID 0 要求每個陣列有一個或多個物理驅動器。 RAID 1 要求每個陣列有兩個物理驅動器。 RAID 5 要求每個陣列至少有三個物理驅動器。 RAID 10 要求每個陣列至少有四個物理驅動器。 RAID 50 要求每個陣列至少有六個物理驅動器。 

7.       在完成創建當前陣列後按 <Enter> 

注意: 使用該窗口跨接多個陣列時,陣列之間不必彼此相鄰。對使用老版本實用程序的用戶來說,這增強了跨接性能,因爲跨接陣列再也不必彼此相鄰。 
 

8.       將出現標題爲“Select Configurable Array(選擇可配置陣列)的窗口。 該窗口顯示陣列和陣列號,例如A-00。按<F2>,可顯示陣列中的驅動器數量以及它們的通道和標識號,按<F3>,可顯示陣列信息,例如:磁條、插槽和可用空間。 

9.       按空格鍵選擇陣列。 
跨接信息,例如Span-1(跨接-1),出現在陣列框內。 可以創建多個陣列,然後選擇將其跨接。

注意: PERC4/Di僅支持跨RAID15陣列的跨接。可通過跨接兩個或更多相連RAID 1的邏輯驅動器來配置RAID 10。通過跨接兩個或更多RAID 5的邏輯驅動器來配置RAID 50。邏輯驅動器必須具有相同的磁條大小。 

10.       <F10>配置邏輯驅動器。 
將出現邏輯驅動器配置屏幕。 如果選擇兩個或更多陣列跨接,則該屏幕顯示出Span=Yes(跨接=是)。屏幕頂部的窗口顯示當前正在配置的邏輯驅動器以及所有的現有邏輯驅動器。列標題是: (這裏以三塊硬盤配置RAID5爲例)


  *  LD: 邏輯驅動器號 

  *  RAID: RAID 

  *  Size 邏輯驅動器大小 

  *  #Stripes:相連接的物理陣列中的磁條(物理驅動器)數量 

  *  StrpSz: 磁條大小 

  *  DriveState:邏輯驅動器的狀態 

11.       突出顯示RAID,按<Enter>,設置邏輯驅動器的RAID級。 出現當前邏輯驅動器可用的RAID級列表。 因爲是3塊硬盤,所以可以選擇RAID5或者RAID0。這裏選擇RAID5.


 

 

12.   選擇某個RAID級,並按<Enter>確認。 
關於RAID級的解釋,參見其他文檔。 

13.   突出顯示Span(跨接),然後按<Enter>可設置當前邏輯驅動器的跨接模式。

 

選擇項有: 

  *  CanSpan(可跨接)當前邏輯驅動器啓用陣列跨接。 邏輯驅動器可以在多個陣列中佔據空間。 

  *  NoSpan(無跨接)當前邏輯驅動器禁用陣列跨接。 邏輯驅動器只能在一個陣列中佔據空間。 

該控制器僅支持RAID 15陣列的跨接。可以把兩個或更多相連 RAID 1邏輯驅動器跨接到RAID 10 陣列,把兩個或更多相連 RAID 5邏輯驅動器跨接到 RAID 50陣列。 
如果兩個陣列要跨接,則它們必須有相同的磁條寬度(它們必須包含相同數量的物理驅動器)。例如:假定陣列2包含四個磁盤驅動器,則它只能與陣列1/3跨接,並且只有在陣列13也都包含四個磁盤驅動器的條件下纔可以跨接。如果跨接的兩個標準都得到滿足,則控制器自動允許跨接。如果不滿足跨接的標準,則Span(跨接)設置對當前邏輯驅動器不產生影響。 

14.   將光標移動到Size(大小)並按<Enter>設置邏輯驅動器的大小。 圖中紅圈位置是可以手動輸入容量大小的。

默認情況下,邏輯驅動器的大小設置爲與當前邏輯驅動器相關聯的陣列中的全部可用空間,說明Span(跨接)的設置。 

15.   Advanced Menu(高級菜單)中設置Stripe Size(磁條大小)。 紅圈位置可以更改。


Stripe size(磁條大小)指定寫入RAID 15邏輯驅動器中每張磁盤的分段大小。可將磁條大小設置爲2 KB4 KB8 KB16 KB32 KB64 KB128 KB 較大的磁條讀取性能較好,特別是在計算機主要進行順序讀取時。 但是如果計算機主要進行隨機讀取,則選擇小的磁條。 默認的磁條大小是64 KB 

16.   Advanced Menu(高級菜單)中設置Write Policy(寫入策略)。 


Write Policy(寫入策略) 將高速緩存方法設置爲回寫或通過寫。 

  *  Write-back(回寫)高速緩存中,當控制器高速緩存已接收到某個事務中的所有數據時,該控制器將數據傳輸完成信號發送給主機。 

  *  Write-through(通過寫)高速緩存中,當磁盤子系統已接收到一個事務中的所有數據時,該控制器將數據傳輸完成信號發送給主機。 

Write-through(通過寫)高速緩存與Write-back(回寫)高速緩存相比具有數據安全的優勢,但Write-back(回寫)高速緩存比起Write-through(通過寫)又有性能上的優勢。 

17.   Advanced Menu(高級菜單)中設置Read Policy(讀取策略)。 


Read-ahead(預讀)啓用邏輯驅動器的SCSI預讀功能。 可將此參數設爲No-Read-Ahead(非預讀)、Read-ahead(預讀)或Adaptive(自適應)。 默認設置爲Adaptive(自適應)。 

  *  No-Read-Ahead(非預讀)指定控制器在當前邏輯驅動器中不使用預讀方式。 

  *  Read-ahead(預讀)指定控制器在當前邏輯驅動器中使用預讀方式。 

  *  Adaptive(自適應)指定如果最近兩次的磁盤訪問出現在連續的扇區內,則控制器開始採用Read-ahead(預讀)。 如果所有的讀取請求都是隨機的,則該算法回覆到No-Read-Ahead(非預讀),但仍要判斷所有的讀取請求是否有按順序操作的可能。 

18.   Advanced Menu(高級菜單)設置Cache Policy(高速緩存策略)。 


Cache Policy(高速緩存策略) 適合在特定邏輯驅動器上讀取。 它並不影響Read ahead(預讀)高速緩存。 

  *  Cached I/O(高速緩存I/O)指定所有讀取數據在高速緩存存儲器中緩存。 

  *  Direct I/O(直接I/O)指定讀取數據不在高速緩存存儲器中緩存。 此爲默認設置。 它不會代替高速緩存策略設置。數據被同時傳送到高速緩存和主機。 如果再次讀取同一數據塊,則從高速緩存存儲器讀取。 

19.   <Esc>退出Advanced Menu(高級菜單)。 

20.   定義當前邏輯驅動器後,選擇Accept(接受)並按<Enter> 

如果陣列中還有剩餘空間,將出現下一個要配置的邏輯驅動器。 如下圖(舉例,與本次配置無關)

21.   要配置其它驅動器,重複步驟817 
如果陣列空間已用完,會列出現有的邏輯驅動器。 

22.   按任意鍵繼續,並對Save(保存)提示進行迴應。 

23.   初始化剛剛配置的邏輯驅動器。 選擇Objects-logical driver.在需要做初始化的邏輯驅動器上回車,選擇Initialize.確認回車


或者在Management Menu菜單中選擇Initialize,在需要初始化的邏輯驅動器上按空格選中,按F10確認,選擇YES開始初始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