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鄉偶記

回鄉偶記

Mar 5.2013

 

難忘元宵佳節:三杯兩盞淡酒下肚,人情世故最是珍惜。

——題記

 

 

春節深圳獨冷清,期待十五小團圓。

佳節歡喜鬧元宵,感恩懷舊心相隨。

 

 

 

年前小敘

 
記得,蛇年春節前,因工作值班沒回家,信誓旦旦地對自己說:不就過年不回家麼?男兒志在四方,不怕……那時,我還在想第一次在外面過春節是什麼感覺?

 

春節,我雖然人沒有回家,但心依然想念着家,隔三差五,撥打電話回家,依託家姐幫我捎點平時積攢的盤纏給老爸老媽,帶一些衣服給老爸,順帶一副春聯回家,期待:把樂帶回家,將春聯張貼在家門口,洋溢喜氣洋洋的氛圍——迎新春人興財旺,賀佳節富貴吉祥。

 

 

還記得,天天刷微博、看新聞—— 春節前,深圳一天出關送走50萬人次,幾天之內送走幾百萬人,全市80多萬輛私家車……那時,原本沉下心研讀計算機網絡技術書籍,也開始有點欣欣嚮往這一羣“回家人”,內心稍微有點焦燥不安了。

 

碰巧,我看到百事可樂的微電影《把樂帶回家》,看着看着,我的心酸了,眼睛不知不覺模糊了一會兒……

 

直到那一刻——223日零時過一點。下班之後趕上回家的車,幾個小時之後,我回到老家,站在家門口,跟老媽打聲招呼、跟老爸寒暄、跟紅妹絮叨,我才深深體會到:哦!原來家是這麼的溫暖:舒坦、自然、親切。

 

正如老友阿柯所說的:“爲了搵食,爲了闖闖外面的世界,候鳥們遠離家鄉,飛往四方;但每年到了這麼一個時節,都會不約而同,齊齊飛往心中那個溫暖,生它養它,有美好記憶,濃濃親情的地方——家,家像心中的一團溫暖的火,像生命裏永恆魔力的磁鐵,照喚着遊子那顆久沒家溫暖的心強烈顫動”

 

 

 

 

親情永恆

 
沒回家的娃,每每在子時,夜深人靜,心神不寧……

其實,那時心裏掛念着老媽……

前不久,2013年元旦節,剛好那一天,老媽子農曆生日!電話裏問候問候!可惜沒有送上實實在在的禮物!祝願:生日快樂,身體健康!紅妹和強弟回家!恰好給老媽慶賀節日!希望今年正月十五能回家陪陪老媽!家鄉的擺豬羊好久沒有勞熱了……

2013年元宵節到了——

休假9天,有時候,工作忙碌;有時候,人得休閒。回家陪伴家人……

回家的日子裏,我和老爸餐餐喝白酒,邊飲邊聊,男兒的世界裏,酒最能牽腸掛肚。

正月十四,家姐三個孩子一起回孃家,一家人團聚,熱熱鬧鬧的。

正月十五,家鄉寨前拜老爺,鄉村舊習俗,濃濃家鄉情。

正月十六下午,我和強弟,帶老媽一起到卜峯蓮花超市逛一逛,欣賞揭陽樓,雖然揭陽樓夜景沒有看到,但夕陽西下的揭陽樓,也很有意境!

一直都想帶老媽出去走走,兒子最能體會母親的溫暖。回家幾天裏,我還帶老媽到二伯、二姆家坐客,到仙美村大姨家聊聊家常。
 

 

今年元宵節,大妗,剛好也回家了……

大妗,她是除了我老媽,最疼愛我的親人,也是我很感恩的親人。

正月十七,鎮上中社村民俗“擺豬羊”,約朋友湊湊熱鬧:騎着摩托車,載大妗一起到206國道,觀賞中社村和鋪社村傳統民俗——“贏鑼鼓”,新時代“擺排長”大場面……還挺熱鬧的!看來“財丁興旺”是主旋律!潮汕人最實際:“財”通了,自然出手闊綽,賺足面子;“丁”:指的是男丁,潮汕地區“重男輕女”的傳統也是由來已久的!

 

友情可貴

 
正月十五“元宵之夜”,約好友,到英花村找好哥們波哥湊熱鬧——逛元宵,“跳火爐”!
 

 
 
正月十六的晚上,約朋友一起吃久違的什錦冰,看一看特有的民俗擺豬羊,也有點意思!
 
 

 
 
正月十七的夜晚,錯過春節,碰上十五,約朋友三三兩兩:老紫、樹鋒、波哥和嫂子、錦偉,小飲幾杯,侃侃而談,暢所欲言,朋友,聊一聊,常聯繫!

 

回家“鬧元宵”,這個算是平平安安、順順利利地過了,心也舒坦了,該聯絡的親朋好友也面對面敘敘舊了,沒有興趣、不該聯繫的朋友,也沒有聯繫,估計以後也沒有興趣和機會了,漸漸地也就會淡了……正月十五回家,最大的是心願就是帶老媽出去走走、看看、敘敘,也實現了!最難忘的是喝酒……
 

 

 

剛好在31日,搭乘朋友的順風車,返回深圳,輕裝上路,又開始默默地打拼了……朋友們,Say goodbye,下次再約、再聚、再敘。

一路上,回首“鬧元宵”的點點滴滴,我深切地感受到:家,原來是讓我們有動力,有更多的動力向前走,生活也如此——走走停停,生下來、活下去!但,家,卻始終如一,爲我們提供無盡的動力,而我們與家人,休慼相關,不離不棄,水乳交融,一生一世……老爸老媽,有時間,我一定常回家!

以後,過春節,年年回家團聚,不在外面過年了。

 

難忘元宵佳節:三杯兩盞淡酒下肚,人情世故最是珍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