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訂“SLA服務協議”,保障IT部門與業務部門順暢溝通

無論業務主管還是IT主管,對於技術的態度都很明朗,技術的重要性已經毋庸置疑。 美國一項最新IT技術調查顯示,接受調查的業務主管和IT主管中,有3/4的人已經把IT看成是構成企業競爭力的關鍵部分,IT已經成爲企業有效抑制業務風險和進行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但是,實際情況是,IT部門與業務部門的溝通並非完美,雙方對IT技術的領悟存在一些差異,導致溝通的不順暢。

IT與業務部門的溝通障礙

在某些問題上,IT部門與業務部門不能達成一致,比如,IT人員、IT主管是否應該精通業務,IT部門是否應該比業務部門更清楚業務流程和業務需求,業務部門是否總是不停地變換對系統的要求等等。

無論業務主管是否熟知IT技術,業務主管與IT主管之間產生不和的誘因和表現會有很多種。

如果業務主管深諳IT技術,並讓下屬對充分挖掘系統功能負責。在這種情況下,對應的IT部門會承受巨大的壓力,這種壓力迫使他們很難找到推卸責任的藉口。業務部門對於IT的價值以及如何與業務進行融合,均有自己的想法。IT部門的每一次IT項目的建設似乎都是在被動的情況下所展開的。

相反,如果業務部門對IT技術認識不夠,那麼,IT部門將會扮演“救火隊員“的角色。IT部門四處“救火”,看起來卻對企業業務沒有實質性的促進。

那麼,到底IT部門需要提供什麼樣的服務呢?首先,需要業務部門與IT部門在“IT服務”的內容與標準上達成一致,雙方用同一套語言進行溝通,讓業務透明化,IT服務透明化。

簽訂SLA協議,規範溝通原則

SLA 服務水平協議(service level agreement)是在一定開銷下爲保障服務的性能和可靠性,服務提供商與用戶間定義的一種雙方認可的協定。傳統上,SLA包含了對服務有效性的保障,譬如對故障解決時間、服務超時等的保證。但是隨着更多的商業應用在網絡上的廣泛開展,越來越需要SLA對性能(如響應時間)作出保障。

企業IT部門與業務部門如果簽訂“SLA”服務協議,那麼,在IT服務的內容與標準上便達成了一致,企業內部的IT服務也將更加標準化與規範化。當然,企業需要一套管理平臺讓IT人員“從業務的角度看IT”,同時也讓業務人員能瞭解IT,讓IT的投入更加透明。比如,過去,業務部門總抱怨不知道爲什麼要新增IT設備,而通過BSM,業務人員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支持某種業務系統的哪些IT資源存在瓶頸,必須擴容和新增資源。

SLA服務級別協議,不僅具有規範的約束作用,同時也意味着需要可量化的指標來衡量IT部門的服務質量。但是,簽訂這樣一份企業內部的協議卻是一件比較難的事情,因爲這需要IT部門與業務部門共同接受這種理念,這也就是“IT與業務融合在近幾年喊得挺響亮,但仍然無法找到一種讓雙方能夠順暢溝通的方式的原因所在。

同時,簽訂這樣一份協議對IT部門而言是一種壓力或者可以稱爲生死狀,在大家沒有真正的屢清這些服務級別之前,IT與業務部門反而可能保持一種天然的生態融洽,不管這對用戶還是網絡部門是否有利,起碼以前業務部門的同事不會意識到原來服務是如何效率低下的。但是,從長遠來看,如果最大限度的發揮IT投資的價值,以IT引導和影響業務發展,企業內部簽訂SLA服務級別協議是大勢所趨。

本文出自 “老孫的網絡管理” 博客,請務必保留此出處http://sunyongjie.blog.51cto.com/445592/368600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