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cat的使用簡介

   Mycat是用於數據庫之間分庫分表的中間件,簡單的來說就是用於在多個數據庫上的表通過mycat代理連接,實現一張或者多張分庫或分表的大表數據根據定義的分片規則聚合展示,在這裏就簡單的說一說Mycat。Mycat的前身是阿里的Cobar,在2013年時Cobar在社區使用過程中發現存在一些比較嚴重的問題,及其使用限制,經過Mycat發起人第一次改良,第一代改良版——Mycat誕生。 Mycat開源以後,一些Cobar的用戶參與了Mycat的開發,最終Mycat發展成爲一個由衆多軟件公司的實力派架構師和資深開發人員維護的社區型開源軟件。在2014年Mycat首次在上海的《中華架構師》大會上對外宣講。Mycat官網:http://www.mycat.io/,其源碼都是使用GitHub託管。

   目前Mycat的安裝包時二進制包,下載後在系統中配置好環境變量就可以使用,目前在GitHub上最新的穩定版是1.6我們可以根據實際的系統環境下載mycat,在這裏需要注意的是mycat所有使用的JDK需要1.7以上,所以在在安裝前需要確定安裝好JDK:

[root@localhost ~]# vim /etc/profile.d/mycat.sh
export PATH=$PATH:/usr/local/mycat/bin
[root@localhost ~]# source /etc/profile

其中的一些具體配置在官方的權威指南中都有說明,主要是server.xml、schema.xml、rule.xml三個配置文件,其中server.xml中配置的是用於連接mycat的賬號規則權限及防火牆配置;schema.xml管理着MyCat的邏輯庫、表、分片規則、DataNode以及DataSource用於在mycat中展示需要在多個或者一個數據庫中需要展示的內容;rule.xml則配置的主要是mycat的分片規則,具體的說明在官方的權威指南中均有說明,在這裏就不做過多的贅述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