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接班人準備好了嗎? (轉載)

/ 李皞

 

   據媒體的最新報道,2009年華爲實現217億人民幣經營性淨現金流,同比增長237%。截止20091231,華爲持有292億人民幣現金。與2008年相比,營業利潤率爲14.1%,同比增長1.2%。根據目前公佈的財報,按銷售額計算,華爲在全球電信設備市場已超越阿爾卡特朗訊、諾基亞西門子,僅次於愛立信,成爲第二大電信設備商。

 

     1994年,華爲推出CC08機,那是華爲在通信設備核心技術方面的第一次突破,換句話說那只是華爲剛剛在通信行業立穩腳跟,任正非就發出“10年之後,將來電信設備市場將會三分天下,西門子、阿爾卡特和華爲。”的報復與夢想,華爲三分天下。如今真的實現了。只可惜這個“三國”中少了阿爾卡特。

 

  任正非的“華爲三分天下”,夢已圓,是否考慮把華爲的掌門人交給接班人呢?我們再看看一直陪伴華爲成長的老對手,現在的友商中興通訊。從1997年侯爲貴擔任中興通訊第一任總裁到2004年殷一民接班,再到2010年史立榮舉起掌門大旗,算起來中興通訊已經迎來三位掌門人。中興通訊已經三易住帥,那麼華爲呢?

 

  任正非,1944年出生,到今日2010年,他的“三分天下”夢想的實現,今年剛好66歲。那麼在任正非的眼裏,華爲的接班人是什麼樣的呢?任正非在19983月發表的文章《由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中,對接班人提出了兩項基本要求:“一個企業能長治久安的關鍵,是它的核心價值觀被接班人確認,接班人又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華爲基本法》已經闡明瞭我們的核心價值觀,我們的數千員工現已認同它,並努力實踐它,在實踐中把自己造就成各級幹部的接班人。”

 

任正非在華爲正面對冬天的思考的時候引用了克勞塞維茨《戰爭論》中有一句很著名的話:“要在茫茫的黑暗中,發出生命的微光,帶領着隊伍走向勝利。戰爭打到一塌糊塗的時候,高級將領的作用是什麼?就是要在看不清的茫茫黑暗中,用自己發出微光,帶着你的隊伍前進;所有的領導們一定要象克勞塞維茨所形容的高級將領那樣,在茫茫的黑暗中,鼓舞精神,激勵鬥志,高唱着歌向前,最後活下來的可能就是華爲。

 

由此可見任正非對華爲接班的要求之高。而這些年來,社會各界對於華爲接班人,輿論紛紛。主要有幾個熱點:

 

熱點之一:“少帥”李一男

 

李一男是國內IT通訊領域的名人。他年少考入華中理工大學少年班並獲得碩士學位,畢業後加入華爲。一年半之後,李一男升任中央研究部副總經理,兩年被提拔爲華爲公司總工程師/中央研究部總裁,27歲成爲華爲公司副總裁併管理超過5000人的團隊2000年,李一男離開了華爲創業創建港灣網絡。港灣網絡在2006年被華爲收購後,李一男再次回到華爲,擔任副總裁兼首席科學家。2008年,李一男離開華爲,擔任百度首席CTO2010年,李一男接任中國移動12580首席CEO。此前,一直傳言李一男將成爲華爲總裁任正非的接班人,其實在2000年,李一男離開了華爲創業創建港灣網絡的預言就已經打破了。

 

熱點之一:任正非的兒子-任平

 

在中國傳統的“父業子承”的觀念。社會輿論認爲任正非一手創建的華爲帝國的最理想的繼承人就是他的兒子任平。

 

以下是一段媒體的評論與看法:

 

任總的女兒孟晚舟與任平,任總的女兒任晚舟是一個很可愛的女孩。我去華爲的時候,中學畢業的她在公司前臺當接待員。我一看到她,就知道她是任總的女兒,因爲她長得酷似任總。她待人隨和,毫無老闆女兒的架子。沒事時,我們經常在前臺和她聊天。她非常勤奮,一邊工作,一邊讀書,最後拿到了天津南開大學的博士學位。在我離開華爲時,她是華爲香港公司的財務總監。可惜她是女兒身,不能接任總的班。

 

任總的兒子任平就沒有他姐姐那麼勤奮了。不過他繼承了任總的霸氣(這也是成爲領導人的素質)。我在公司早期,在公司裏見過他幾次。一次是聽到他在辦公室裏大聲地給他爸爸打電話,說:“爸,告訴你一個好消息,這次考試我有一門課考了60分”。後來,他去了中國科技大學讀書。畢業後到華爲的市場部,採購部,中試部等多個部門工作。他在中試部工作期間,中試部的總裁是李曉濤。在他離開中試部的時候,李曉濤給任總寫了一份《關於任平在中試部工作的總結》的報告。任總把這份報告轉發給所有副總裁。同時,任總還親自寫了一封感謝信,大意是:任平在公司工作期間,得到大家的幫助和支持,我代表任平向大家表示感謝。我收到這封信時還覺得莫名其妙,心想:“老闆怎麼這麼客氣呀”。也沒做什麼反應。過了一段時間,我和黃耀旭談起這件事,他說:“我們反應都太遲鈍了。老闆發這封信的目的是想看各位副總裁的反應。結果沒人給老闆回信,老闆很不高興”。我這時才恍然大悟,真後悔錯過了一次表忠心的機會。

 

99年的時候,有一天忽然接到任總的電話,他說,任平一週後要去北京,到時候讓他到北研所跟你學習軟件開發。我滿口答應,並做好接待任平的準備。但等了兩週後,還沒有任平的消息。我給任平打了幾次電話,都是關機。好不容易打通了一次,他告訴我他在北京外國語學院讀英語,沒時間到我這裏來了。我又錯過了一次機會。

 

在李一男第一次向我透露他將離開華爲的消息時,我吃驚地問他:“你不是老闆的接班人嗎?怎麼會想離開華爲呢?”。李一男笑了笑,說:“哪裏輪得到我呀”。以他的性格,他是不可能在任平的領導下工作的,所以只有早做打算。

 

任總已經爲任平的接班做好了一切準備,包括管理平臺,輔佐大臣,現在就等待任平的成長了!沙發!我佩服任總,中國的NO.1.俺在上學的時候,就聽說過他兒子的事蹟,好像被搞到00班或者少年班,他兒子的班主任後來跑到華爲去任職,我畢業的時候去華爲攤點面試,就是那個班主任把第一關,被他問了幾句,覺得這個傢伙很外行,對華爲也沒了興趣。

 

看了這段輿論,實在滑稽可笑,我們從本源上看,任正非的管理思想,已經突破了傳統的封建思想,他是學習毛澤東思想,應用毛澤東思想,而且已經在管理思想上有了新的突破,比如:任正非在20091231發表的新年致辭中提到“我們要堅持三權分立的幹部監察制度,否定、彈劾不是目的,而是威懾,使幹部既可以自由地工作,而又不越軌。”由此可見,他的接班一般不是他的嫡系親戚。

 

那麼華爲的接班人怎麼產生呢?

 

“華爲初期的發展,是靠企業家行爲,抓住機會,奮力牽引。而進入發展階段,就必須靠規範的管理和懂得管理的人才。”在任正非的這種思想指導下,華爲聘請中國人民大學的教授起草了《華爲基本法》,希望將企業成功的基本原則和要素系統化、規範化、制度化,將企業家的智慧昇華凝結爲企業的智慧資產,從而不斷傳承發展下去。在人的問題上,接班人問題也在不知不覺間提到了議事日程上。

 

值得注意的是,華爲接班人問題的提出,是以增強企業競爭力爲目的的“制度建設副產品”的形式出現的。那時候任正非剛過50歲,他當時考慮的也許並不是自己的接班人,而是如何建立一個讓能力、價值觀可以完整複製,以及人力資本不斷增值的覆蓋整個人力資源體系的接班人制度。這就是所謂“羣體接班”思想的建立基礎。

 

在任正非“羣體接班”的思想體系中,《華爲基本法》是一個核心文本。《華爲基本法》從1995年開始起草,其間數易其稿,到1998年定稿。其中除了對企業文化與經營理念的基本闡述之外,許多內容都包含了任正非對人力資源的強烈關注,如“我們強調人力資本不斷增值的目標優先於財務資本增值的目標”、“認真負責和管理有效的員工是華爲最大的財富”等。後來還特別增補了第六章,專門用來闡述對各級幹部接班人的要求和接班人的產生方式。

 

1997年底,任正非說:“希望華爲能夠出現100個鄭寶用,100個李一男。”其背後的含義,也許是希望華爲通過羣體成長的方式,擺脫對人才的依賴。更準確一點說,是通過良好的人才吸引與培養機制,擺脫對某些個人的依賴,這其中當然包括他本人。

 

機制產生接班人。所以華爲的EMT(經營管理團隊)成員總裁任正非、董事長孫亞芳,副總裁費敏(主管產品與研發)、副總裁洪天峯(主管運作與交付系統)、副總裁副總裁徐直軍(主管戰略與市場)、副總裁紀平(主管財經管理)、副總裁胡厚昆(主管銷售與服務) 等等,這些副總裁都是在各個體系輪轉幾翻的,任何一個人員都能挑起華爲這織大杆,領袖是從實踐中歷練,自然誕生的。

 

華爲的接班可能是徐直軍,也可能是紀平,也可能是胡厚昆等等任何中的中的一員,因爲華爲的管理團隊中每個人都有這個機會。就看天時、地利和人和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