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修煉之道

 轉自互聯網...

 
  《大學》一曰“大人之學”,二曰爲政之學。有三種含義:一是指成年之人,可以在社會上立足,因此需要知書明理,通曉人生之道;二是指充實而有光輝的偉大人格,可以在社會上表現道德芳表,修己治人,風動草偃,以平天下爲最高目標;三是指爲政之人,“孰爲大?政爲大。”因此,“大學”之道也可以說是爲政之道。這三種含義並不衝突。所以《大學》主張:“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爲本。” 
 
  1、《大學》之道——內聖外王之道 
 
  《大學》着重闡述了個人修養與社會政治的關係,提出了宋儒稱作“三綱領”和“八條目”的理論思想。三綱領和八條目是儒家實現“內聖外王”的根本方法。“內聖”意即“內求於己”,也就是“八條目”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外王”表示“外用於世”,指的是“八條目”中的“齊家、治國、平天下”。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正是表達了“內聖外王”的精義所在。 
 
  2、修身的“三大綱領”——修身的基本原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其意義簡釋如下: 
 
  1)明德 
 
  是任何人都稟受於天,至靈而不污染的本性,它能夠與天地相溝通。“明明德”是肯定人類與生具有靈明的德性,現在要加以彰明,使之自覺。人之行善避惡,並非社會規範所外加的義務,卻有內在本然的基礎。道德實踐的價值是由內而發的,人性是向善的。 
 
  2)親民 
 
  是在明曉自身本性的善德之後,幫助其他人去除污染心靈的東西,使他們同樣能夠達到與自己同樣心靈純潔的境界。覺悟“明明德”此一天生能力之後,就須“親民”,親者新也,日新又新,使自己無時無刻不在行善之途上前進。人生的一切變化生滅,唯有在遵循內心向善的要求、日新其德方面,可以永遠做個新人。 
 
  3)至善 
 
  是指心靈獲得最大程度的自由,達到自然與事物發展相統一的境界。“明明德”和“親民”的一切方向是“止於至善”。以“止於至善”爲方向或目標,等於是永無止境的期許。 
 
  3、修身的“八大條目”——修身的方法步驟 
 
  “八條目”是《大學》所說的修養方法,它是有順序的,相互爲條件的序列。每一個條目,都以前一個條目爲條件,而它們本身都是以“修身”爲根本,前四條是“修身”的方法,後四條是“修身”的必然社會結果。 
 
  《大學》是如此論述“八條目”的:“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姐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奇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其意義簡釋如下: 
 
  【1】格物 
 
  格,就是確實研究清楚。“格物”就是要求人們親歷其事,親操其物,即物窮理,增長見識。在讀書中求知,在實踐中求知,而後明辯事物,盡事物之理。 
 
  【2】致知 
 
  就是求爲真知。從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如一面鏡子,本來全體通明,只被事物昏蔽,暗淡不清,現在逐漸擦去灰塵,使恢復光明,有了真知。所謂知,指道德意識而言,知既至,則能明是非、善惡之辨,聞見所及,胸中瞭然。物格而後知至。 
 
  【3】誠意 
 
  就是要意念誠實。知既盡,則意可得而實,發於心之自然,非有所矯飾,自然能做到不欺人,亦不自欺,在“慎獨”上下功夫,嚴格要求自己,修養德性,知至而後意誠。 
 
  【4】正心 
 
  就是要除去各種不安的情緒,不爲物慾所蔽,保持心靈的安靜。意不自欺,則心之本體,物不能動,而無不正。心得其正,則公正誠明,不涉感情,無所偏倚。故意誠而後心正。 
 
  【5】修身 
 
  就是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只有自身的品德端正,無偏見,無邪念,才能爲人民所擁護。修身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功夫的落腳點,又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始發點。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 
 
  【6】齊家 
 
  就是要經營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只有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員,才能教化人民。 
 
  【7】治國 
 
  就是要爲政以德,實行德治,布仁政於國中。君主要像保護初生的小孩那樣保護人民,以至善之德教化人民,使人民除舊佈新,日新又新。統治者要使仁、敬、孝、慈、信的仁愛之風充滿全國,國治而後天下平。 
 
  【8】平天下 
 
  就是要布仁政於天下,使天下太平。平天下最重要的是要求君主具有“潔矩之道”,即以度己之心度人的高尚崇高品質,作爲人民的榜樣。由於平天下是多方面的,這就要求君主尊老興孝,敬長興悌,恤孤愛民,布行仁政。君主要實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坦誠至公,以德爲本,舉拔賢臣,提倡忠信,開源節流,以義爲利,如此則能臻天下太平的境界。 
 
  《大學》說:“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此八條目中,“修身”是根本。前四者是“修身”的基礎和方法,後三者是“修身”的目的。格物在於明辨事物,只有明辨事物才能得到正確的認識,有了認識才能意念誠實,然後才能思想端正。只有具備了以上的條件,自身的修養才能提高。自身的修養又是治理國家的必要條件和前提,由此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也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最後達到天下大治。《大學》作爲儒家思想的總綱領,造就了後代儒家對社會的關心和參與精神以及自身道德修養的提高,即“內聖”與“外王”之道。 
 
  4、心安理得的“六大過程”——科學決策與心理修煉的程序 
 
  《大學》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其意義簡釋如下: 
 
  1)知止——明確原則,理清期許 
 
  “止”指“歸宿”、“立場”。“知止”即對目標、歸宿和自己的原則立場有明確瞭解。對佛教而言,“止”爲梵文奢摩他的意譯,又譯“止寂”、“禪定”,指通過坐禪入定,掃除妄念,專心一境,達到寂靜的境界。與“止”相對的範疇爲“觀”,爲梵文毗婆舍那的意譯,也被譯爲“智慧”,是在“止”的基礎上發生的,指集中詳細觀察思維預定的事物和義理,獲得某種功德和智慧。 
 
  2)有定——站穩立場,堅定不移 
 
  “定”是定向。朱子《大學章句》解“定”字說:“知之,則有定向”。知止指對歸宿有明確瞭解,則已經是“志有定向”的。所以,“定”字應指堅定不移。“知止而後有定”即是說,能對歸宿有明確的瞭解,然後方能堅守不移。 
 
  3)能靜——動機純正,心不妄動 
 
  “靜”是靜心。朱子《大學章句》釋“靜”字說:“靜,謂心不妄動”。對於“靜”,《禮記》雲:“人生而靜,天之性也。”《論語》也說:“仁者靜”。道教的北派全真道認爲清靜是修道的基礎,故奉《清靜經》爲玄門日誦課之首,經雲:“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4)能安——身心安詳,從容有度 
 
  “安”是隨處而安穩。朱子《大學章句》釋“安”字爲“安,謂隨處而安”。《管子。內業》進一步談到“安”和“靜”、“定”的密切關聯:“天主正,地主平,人主安靜。”又曰:“聖人與時變而不化,從物而不移,能正能靜,然後能定。”再曰:“正心在中,萬物得度。”最後則是“德成而智出”。 
 
  5)能慮——思慮周到,驅除偏見 
 
  “慮”是思考精審。朱子《大學章句》釋“慮”字爲“慮,謂處事精詳”。 
 
  6)能得——合理選擇,心安理得 
 
  “得”有完成、達成的意思。朱子《大學章句》釋“得”字爲:“得,謂得其所止”。 
 
  5、“慎獨”——自我修煉的最高境界 
 
  何謂“慎獨”?《大學》解釋說:“小人閒居爲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慎獨”所要表明的是在閒居獨處、沒有別人監督的情況下更要謹慎地反省自我,進行實踐性道德修爲,因爲誠與不誠、欺與不欺,雖發於內心,但必然會表現出來。 
 
  朱熹對此解釋說:“獨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之地也。言欲自修者知爲善以去其惡,則當實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不可徒苟且以殉外而爲人也。然其實與不實,蓋有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獨知之者,故必謹之於此以審其幾焉。”這實際上是提倡一種道德自律,把修己作爲自我主觀意識較強的一種修養行爲,不完全依賴於外界條件的約束,也不自欺欺人地借修爲的幌子而專做給別人看,釣名沽譽,這些都是個體修爲中的大忌。這一點完全體現了《大學》的理論特點,重視內心道德的嚴格自律,調節自我情感,堅持所選擇的修養之道。後世大儒對“慎獨”都是非常看重的,明代王陽明、清代曾國藩等都對此有過精闢的見解。在現代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關係中,“慎獨”仍是一條非常重要的道德要求和人生修養原則。 
 
  從修身過程和步驟而言,知道“德”、“行”都應該“止於至善”的水平上,就要凝神定志。能做到堅定心神志向,才能靜下心來,排除雜念的干擾。能靜下來,才能安於所處環境、條件,不因富貴而放逸心志,不因貧困而隳墮心志。做到了安,才能專心思考問題,通過思考而有所理悟,分明是非,也就是有所獲得了。依是而行,有非即去,達到完善自我的修養目的。任何事物的發生、發展、結局,都是有序不紊的,即有本末、終始、先後。修身的“知→止→定→靜→安→慮→得”的順次也是不可不知的,循序漸進,纔能有成。 
 
  對於儒家的修身學問,梁啓超先生有着高度而精確的概括:“儒家哲學,範圍廣博,概括起來,其功用所在,可以《論語》‘修己安人’一語括之,其學問最高目的,可以《莊子》‘內聖外王’一語括之。做修己的功夫做到極處,就是內聖。做安人的功夫做到極處,就是外王。至於條理次第,以《大學》上說得最簡明;所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就是修己及內聖的功夫;所謂‘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安人及外王的功夫。” 
 
  曾仕強先生對此也有高論:“修己、安人都能夠日新又新,這是個人道德修養的最高目標。管理者以修己爲第一綱領,從自身內部的修治做起,由格、致、誠、正,然後層層擴大,齊家、立業、治國,推到平天下。所有決策,悉依止、定、靜、安、慮得的歷程,時刻不忘安人爲第二綱領。秉持光明正大的理念,執經達權,以不停滯的精神,適時調整而權宜應變,是第三綱領。這種管理之道,就是中國管理哲學的精義。” 
 
  綜觀《大學》一書,以簡練而內涵豐富的語言涵蓋了早期儒家人學思想的精神內涵,揭示了儒家理想人格修爲的一般過程。“三綱領”引導人們注重修爲目標;“八條目”指示人們修爲應該怎樣做。“八條目”的內容是一個由內到外、相互關聯、不能任意顛倒的統一的整體,是一個窮盡內聖外王之道的思想理論體系。它以“格物”爲起點,以“平天下”作爲其奮鬥目標。儘管《大學》中使用的這些範疇都帶有濃厚的倫理色彩,但在具體的道德修養和社會道德實踐中卻發揮了積極有效的作用,對調適人們的心態、穩定社會關係、保持思想上的連貫性都起到了重要的影響作用。朱熹如此推崇《大學》正是看到了它對穩定社會、重塑道德人格所具有的重要價值潛力。 
 
  職業競爭歸根到底是個人品格和能力的競爭,也就是職業經理人個性品牌的競爭。能力可以通過學習與實踐獲得,而品格則必須經過伴隨終生的個人修煉方能至真至美至善。職業經理人只有內修品格,外練能力,內外兼修,知行合一,才能達到內聖外王的境界,才能達成經天緯地的事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