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理想主義者-厲建宇的離職信

 

     厲建宇是美籍華人,曾經爲藍訊CTO、google工作過,很多觀念上跟我們國內大多數同胞有很大的差異,剛到阿里巴巴的時候,曾提出過在甘肅天山 建IDC機房,利用天山的雪水冷卻機房,再配合豐富的太陽能發電解決用電需求,爲此做了詳細的調研和有力論證,對於杭州的IDC機房,也提出修建在杭州的 山區,利用風力發電+太陽能+自供電解決機房的用電需求,真若能實現可以爲阿里巴巴減少非常多的開銷,因爲一臺2U服務器一年的電費大概是2000多塊 (當然空調等電費必須一起算上),具體數字不記得了。

     下文就是他離開阿里巴巴之前,留下的離職信,回顧了他在藍訊和阿里巴巴的路程。本文也展現了他的一些工作、做事理念,應該說跟着這樣的領導還是跟對人的,這也許是google之所以能夠偉大的原因中一點:簡單,離職信內容:

中文不佳,全用英文寫又無法讓更多的同學瞭解我的心路旅程,所以請各位原諒我蹩腳的中文。

     一個簡單的道理:一塊2TB桌面級硬盤今天的價格約爲700元,相同大小的企業級硬盤一塊今天的要價仍然超過1,500元,這兩個硬盤最大的差別是:RVI震動率的設置。

     桌面級硬盤在震動率稍大的時候,依然能夠正常工作;企業級硬盤爲了提升可靠性,所以當震動略大的時候,會停止工作,以保護磁。兩者連螺絲的位置都相 同(不是用於固定硬盤的螺絲,是用於固定磁盤內部機構的螺絲),我們假設硬盤仍然堅守摩爾定律(每18個月容量增加一倍),一年半後就算我們需要更換所有 的桌面級硬盤,我們還可以做到用相同的成本,獲取兩倍的存儲容量;四年半後,我們將以同樣的價格擁有四倍的存儲;加上半導體制程的進步,當固態硬盤開始取 代機械硬盤(約計在2015年前後發生),我們服務器的性能和效率能將再上一個臺階(每塊SSD可以提供250MB/s吞吐量,而且只有2.5英寸(SFF),一臺2RU的服務器可以配置24個SFF的服務器,也就是6GB的吞吐量,這也就不難解釋爲什麼2012年開始銷售的服務器會配置兩個萬兆以太網端口了。

     成本!成本!成本!我爲什麼放棄在ChinaCache的股權,回到美國求職呢?那是因爲作爲CTO,我沒有阻擋我的CEO快速擴張視頻分享下載 (FLV)這條業務線,結果到2008年年中,土豆在投資者(VC)降低成本的要求下,自建CDN設施,導致Chinacache的業務一下下降了 60%,幾個月前剛剛購買的交換機和服務器不得不折價出售,最糟糕的是還找不到買家,IT設備的價格是天天掉價的。倘若當初CEO拒絕10%股權贖回的誘 惑(VC要求業績必須連續兩年出現100%增長),將發展FLV業務的經費投資在集羣效率的優化,那麼ChinaCache就可能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提供 FLV下載的業務,加上時段復賣及規模效應,就可以將FLV下載業務的銷售價格低於土豆自建CDN的成本價,土豆、優酷等視頻分享業者也就不會在VC的壓 力下建設自己的FLV下載基礎設施。

     後來,兩個月無法給普通員工發薪水,你們一定能夠體會那種痛苦,堂堂一箇中國互聯網骨幹設施的先期建設者,居然要靠砸鍋賣鐵來等待VC的 bridge loan渡過那艱難的三個月,所以我把股權給了留下來的同事(不知道CEO有沒有執行這個意願),自己回到美國求職。相同的道理,阿里巴巴在過去十年,憑 借優秀的商務模式,佔據80%的電子商務市場,但是業務模式創新的速度已不如前十年,同質競爭的壓力又不斷地增加………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涌上心 頭:2000年之後,思科分別在兩個階段受到來自Juniper和華爲的追趕,ChinaCache只不過將類似的問題集中在一年之內爆發,所以當這樣的 問題來臨時,無論你請什麼人來,都救不了這樣的企業。

     新商業文明 ––– 談廠商和用戶之間的關係 (扭曲化的結果就是賄賂,無意義的折扣),電子商務在解決供需的問題,我們也應該用相同的概念來解決我們基礎設施的問題。講實在話,阿里巴巴和國有電信運 營商採購的腐敗就只有一步之遠,如果廠商在我們團建時提供一桌四千元的晚餐,我們這些月薪一萬元的SA工程師,怎麼能夠不嘴軟呢?如果團建經費再多一點, 如果廠商招待費放開一點,我們的工程師需要廠商那一點點小恩小惠嗎?

    思科讓我回去做主管EC3(企業級雲計算),華爲讓我進入CTO辦公室主管雲計算業務,我都沒同意,它們的薪水可都是高出阿里巴巴三倍的薪水,我想 留下來,就是馬總的一句“國有”企業 — 一 一個真正意義的公用事業。另外,是誰鼓勵土豆、優酷建設自己的FLV基礎設施呢?我怎麼可能跟這些砸了我事業的人再繼續合作呢?這些設備廠商唯一想的事情 就是讓你多買一些設備,至於你能不能高效應用這些設備,它們纔不關心呢!地球明天會不會因爲Global warming而變得風雨無常,你的公司會不會因爲低效而面臨經營的困難,都不是他們考慮的問題,他們只關心自己的荷包是不是夠滿,錢是不是能夠買一部 Audi R8 Spyder,明天會不會因爲業績不佳而被裁員…………

      我願意和Intel合作,是因爲它總是能告訴我產業發展的方向,我原因和英業達、富士康、廣達、銳捷合作,因爲他們總是能夠非常快速的響應我們的需 求,直接幫助提升我們服務器的效率,我們甚至做到讓這些廠商提供原材料的價格(BoM cost),讓他們自己提他們認爲合理的利潤,藉此建立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合作關係。可是每一次到採購時候,我們這些策略就無法執行不下去,總是買 Dell、Huawei等品牌的商用服務器,我也沒臉再跟ODM廠商要求開發新的機種,其中一個原因是廠商前期研發的付出沒有獲利,另一個原因是2011 年項目沒有獲得支持,研發經費爲0。

      在中國電信,也知道採購部門必須和需求部門分離,這樣還不能阻擋腐敗的發生,我們阿里雲卻把運行維護、計劃建設、採購放在同一個VP下,雖然這麼做 有助於解決(小)部門KPI被過份放大的問題,但是這三個部門合在一起,許多Check & Balance就消失了,結果當然不是以阿里巴巴的利益爲優先,更不要提公用事業這個偉大的理想了。

爲什麼我不願再繼續寫代碼?這幾個月爲了提升服務器的性能,我每天工作到半夜,連續了三四個月,在代碼的世界裏,我很快地就找到了自己,很快地就能 夠有一些成就感,特別是撿起15年沒有再讀過的TCP內核代碼,我很快樂,我能夠找出它在LFN(高性能,高延遲(緩存))的不足,但是做這個工作我只能 帶動幾位工程師。但是做綠色數據中心,我卻能夠帶動整個中國的互聯網基礎設施工業,這就是我爲什麼不願意再繼續寫寫代碼,而是希望能夠專注做去改變一個產業的事情。

備註:廠商提供的桌面級硬盤的質保也是三年,而根據Google提供的數據,硬盤的年損壞率略低於4%,生命週期內損壞率約爲8.6%,也就是說 90%硬盤都能夠工作三年,而不是一年半,那麼一塊硬盤差800元,12塊硬盤就是10,000元,11,000臺12盤的服務器三年的成本就節省一億元 人民幣,這一億元人民幣難道不夠讓我們請10個高級系統工程師(三萬元一個月也就是一億元的10%),,將我們硬盤跟換的流程優化,所以他們就不必每次跟 換硬盤的時候都必須工作到半夜12點?

 

編者注:

厲建宇先生是我在阿里期間非常欽佩者之一,尤其是欽佩其夢想,做事情的出發點,能堅持自己的原則和價值觀,還是那句當初跟同事開玩笑的話,也許他太 天真了,也許他來錯國度,因爲其夢想有很多很多地方涉及他人或團體的利益,但是我依然支持他的夢想,因爲這時一個有責任的理想,最後祝願他有一天可以在異 國他鄉實現此夢想,也預祝他新的環境有所成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