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香港大學湛家揚:IT人如何走出職場風采

 導讀:在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幾乎所有工作都離不開信息化的支持,按理說IT人員的地位應該是越來越高才對呀,可實情爲何並非如此?IT人員該如何提高自己的職業地位,突破職業發展瓶頸?...

 

“IT民工”這個詞的流行道出了IT人員職場的辛酸:“我們做着像民工一樣的辛苦的工作,賺着像民工一樣少的可憐的薪水,在公司的地位也像民工一樣不受人待見”。這一羣勤勤懇懇的人,你每次路過辦公室你總能看到他們在屏幕前“奮筆疾書”,深夜裏加班的身影中也總少不了IT部門的員工。可是,在公司的表彰大會上,在會議室熱火朝天的討論中,他們卻不見了蹤影。

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在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幾乎所有工作都離不開信息化的支持,按理說IT人員的地位應該是越來越高才對呀,可實情爲何並非如此?IT人員該如何提高自己的職業地位,突破職業發展瓶頸?

近日,CIOAge就此話題專訪了香港大學SPACE學院首席講師兼高級課程總監湛家揚先生。湛家揚先生曾任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部大中華區副合夥人,金蝶(Kingdee)國際軟件集團亞太區總經理,匯豐銀行(HSBC)及甲骨文(Oracle)高級管理人員等職位。在20多年的IT工作中,湛家揚先生不但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證實了IT人也可以走出自己的職場風采,同時,通過與諸多IT同行的接觸,他也深知IT人的艱辛與職業特點。

  CIOAge:湛先生有20多年的IT工作經驗,也曾在跨國公司裏擔任重要職位,請您結合自己的職業經歷談一下IT人員應該如何做自己的職業規劃?

湛家揚:過去我看很多IT的人員,不管是內地的也好,香港臺灣的也好,他們的工作都是比較技術方面的,對業務方面,對跟不同層次的人的溝通比較弱一點。這是他們比較欠缺的地方。

說到職業規劃,我想他們要像一個好的企業一樣,有一個比較好的戰略,要有一個好的職業方向。

IT人(職業發展)如果沒有戰略的話,可能會浪費很多時間。你需要做很多不同的分析。這個分析要看:整體的、宏觀的發展怎麼樣,比如不同行業的發展,不同的社會細分,或者政策方面有什麼不同、現在到未來5年的時間怎麼樣。另外就是具體的分析。分析自己哪一個方面比較強,比如是對哪個行業比較瞭解,或者表達能力比較強,或者其他的特長等等。然後你需要去計劃一下你的戰略,未來你的發展的方向是怎樣,最終希望達到什麼願景。比如我要成爲跨國企業的CIO,或者要成爲企業的CEO ,這都是比較長期的目標。

另外就是需要你要有一個使命感:運用我自己最好的地方,對我的公司,對我服務我的客戶,對這個社會有什麼好的貢獻。比如讓中國的企業運用更好的運用IT,工作效率提高,競爭能力提高等等。

願景是你要達成什麼目標,使命就是要有好的東西回報社會,這兩個是共同重要的比較長遠的地方。

第二,很多人都沒有具體的執行力。比如我要成爲跨國企業的CIO。那我每一年都要定出來具體的目標,可能我今年要把我的溝通能力提高,那我要去某一個學校去報名,學習高管的溝通技巧。每一年的目標定下來之外,還要回顧過去一年做的好不好,監控一下我們的進度。

第三部分就是資源的配置。我們每個人的財力、時間都是有限的,如果你自己沒有目標沒有願景,你可能把錢花在比如買個ipad或者去旅遊,或者去參加某一個課程,但是回報可能不會很高,因爲你不知道錢有沒有花在有效的地方。如果你想成爲跨國企業的CIO,你的資源可能要放在怎麼去了解外面的企業是怎麼樣運作的——你把你有限的資源放在你最需要的地方。

最後就是協同力。你要建立一個網絡,可以幫你達成願景。比如你要參加商會、學會等等去建立很多不同的關係。因爲我們有很多不同的學會,但是你沒有時間去都參加,所以你要有戰略去選擇。

我覺得一般IT人不管是工作中,還是個人的職業規劃中都沒有那麼多戰略的思維,所以他們的回報不會那麼高。所以我建議年輕人可以早一點定下來自己的戰略,就可以更多的完成他們的目標。

還有一點要注意的,目標定下來不是一直都不改。還有很多的機會要去review(回顧、檢視)一下。如果你定了一個目標兩年三年都沒有達成(短期目標),那可能你的戰略是定錯了。所以我們每一年除了要定下具體的目標還是要review一下過去一年做的好不好。

  CIOAge:雖說IT在企業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但是IT人員在企業中的地位依然沒有明顯的提升,您認爲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湛家揚:我覺得是有兩方面。一方面是IT人自己的問題。另一方面是公司領導的問題。

先說IT人自己的問題。首先,很多IT人不夠理解他們的行業、他們的項目方面的重點。比如財務方面或者商業方面,他們沒有很好的培訓,也沒有這個主動性去進一步瞭解,他們在這個行業要怎麼去做。第二,他們的領導的能力、溝通的能力都比較差一點。領導能力不是帶隊那麼簡單,還有你有沒有能力去影響其他人。

另外一方面是商務的問題:老闆也不太懂IT的戰術。他們認爲做IT可以降低成本,把效率提高,他認爲這是IT最重要的商業價值。但他沒有看到運用IT可以打敗更多的競爭對手、可以創造新的商業模型、可以改變公司的競爭能力、可以把產品做的更好、把新的產品推出去。這都是沒有足夠的運用IT的知識。

還有過去中國人工比較便宜,競爭不是那麼高。他們(企業老闆)沒有那麼大的壓力去利用IT幫助他們減低這個競爭。但現在很多不同的競爭來了,外國的企業來到中國,中國的企業走出去,他們面對的競爭對手都是把IT作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麼這些企業需要思考怎麼去運用IT幫助企業更好一點。

所以,IT人員和商務人士都需要提高對IT的認識。

一方面我們要培養IT人對商務的瞭解,對競爭的瞭解,對行業的瞭解。從IT的中層,高層的去培養他們,通過不同的案例、通過不同的培訓都可以做的到。

另外,商務這方面可以通過不同的機會,把IT的價值介紹給老闆。過去老闆不懂財務,認爲這是很專業很難的部分,但是現在他們都懂了,因爲財務是對商業戰略很重要的部分,不懂就沒法經營。現在很多老闆很怕IT,也認爲IT很專業很難。我覺得這需要一個過程,要讓他們意識到IT在企業裏面是很重要的功能,要改變他們的觀念。最好就是把很多不同的行業運用IT的成功個案介紹給他們。

我相信這個很快會改變,因爲競爭越來越激烈。跨國企業很多都是把IT當做他們的核心能力。競爭會影響企業他的CEO、高層,他會用很多不同的IT的方法去面對這些競爭。我相信將來會很需要這方面的人才。所以現在IT管理人才的培訓一定要改變一下。IT人需要有戰略的思維,變革的思維,管理的能力,這些都是很重要的能力。

CIOAge:參加有針對性的培訓課程在多大程度上能夠提升或改變IT人員的職場現狀?

  湛家揚:一般的培訓的話,過去都是技術爲主,沒有商務方面的內容。還有就是老師方面也很重要,現在IT的培訓分爲兩部分。一個是大學裏的IT培訓,講很多理論,但實戰的經驗沒有那麼多。這些學員沒有面對過很多不同的挑戰,也沒有面對很多競爭,也沒有很多的機會去應用它們的技術。另外一些培訓是供應商做的一些培訓,大部分都比較偏產品。這些培訓可能實踐性高一點,但對學員來講,不太全面,理論性又不夠。

此外,很多學員也不知道學些什麼東西更有用,不會去判斷哪一個更有用。

香港大學SPACE學員的IT培訓課程的特色,一個是學校教授,IT經驗很強,做過很多不同的項目,做過很多不同的調研。另外像我一樣,他們都有很多不同的朋友在跨國企業做CIO,他們經常訪問不同的行業的企業如何去運用IT面對對手,我也向他們請教了很多的經驗,比如他們的同事要怎麼培訓,纔可以把企業的戰略傳達給他們。

我們希望真正可以培養一些骨幹CIO ,把IT的價值放到他們的企業,最終可以把IT作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CIOAge:很多人有疑問說這麼短的培訓時間我們究竟能學到多少東西?畢竟IT的內容其實是很複雜的。

湛家揚:培訓時間當然是越長越好,但是大多數人沒有那麼多精力。比如我們有十個課程模塊,每個模塊都值得用一年的時間學習。那你學完需要十年的時間。你可能沒有那麼多時間,那麼多資源,包括財力等。所以我們是使用最短的時間,把最重要的東西都告訴你。比如商業智能,我們是怎麼用BI在公司裏做決策,可能說一年都不夠,但是在兩天的時間裏,通過我們多年的經驗,去判斷、去選擇最重要的內容教授給學員。這是對學員最大的價值。你自己去學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比如看書、看網站、拜訪很多公司,但是要花很多時間。我們是每一個模塊兩天,讓很有經驗的老師幫你選擇,用最快的方法學習最有價值的東西。如果將來你說有一個模塊我要更深一些去學習,我們可以再編排一些課題也好,你自己去外面學習也好,都可以,因爲我們要終生學習。

  CIOAge:就您接觸的範圍說,您感覺中國內地及港臺的IT人員在工作中有哪些優點,又有哪些欠缺?

湛家揚:三個地方的IT人員都有長處有短處。香港IT人員在應用方面、對商業的瞭解比較多一點。但是IT人沒有太大的平臺可以發揮出來。香港行業方面主要是金融行業,服務行業,還有一些製造業。臺灣跟香港差不多,在行業方面他們在製造業運用的很好。內地IT人員是比較偏技術的,比較缺乏商業方面的思維,好處就是它有很大的供應,有很多可以培養的IT人。

如果三者結合起來,我們會成爲世界上比較強大的IT的團隊。技術方面,商業方面,應用方面都可以用的更好。大中華區可以培養出很有世界水平的團隊,對大中華區整體的競爭力是很有幫助的。歐洲企業在財務、營銷方面是有優勢,但是他們的IT是特別有優勢。企業不管是在內地發展也好,要打出去也好,沒有把IT作爲核心競爭能力的話,沒有優勢,就很容易被他們打敗。

內地、香港、臺灣三個地方有共同的缺點,就是老闆沒有認識到IT可以給他們更多的價值。在大中華區的企業,IT只是一個支持的部門,不是主力的部門。比如開會的時候IT人不講話,因爲他不瞭解業務,不知道怎麼提意見,老闆也認爲你只要做好IT部分就行了。而國外CIO在公司裏的地位都是很高的。因此大中華區的企業要想做的更好,一方面要把IT人員培養的更好,在商務方面也要增強老闆對IT的認識。

相關鏈接:香港大學SPACE學院《信息戰略與企業轉型》課程介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