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線上bug

關於線上bug?

之所以想寫下線上bug,因爲發覺有些公司對線上bug的處理是比較嚴格甚至是很苛刻,涉及到的相關人可能會因此而背黑鍋。

之所以會存在這樣情況,因爲公司各部門都有關聯,特別是用戶、老闆的投訴,也給公司會造成直接口碑或經濟等重大損失。


第一節:

下面舉幾個實際發生過的關於線上bug的例子:

1.一個修改update操作,結果引起刪除delete了一條數據;

問題追溯:實際上測試漏測了,導致項目開發leader辭退,團隊扣獎金。

2.一個地圖上的所有目標加油站數據加載不出來;

問題追溯:實際上因爲客戶端app上線了,但是那晚後臺開發同事未加班,後臺api及數據未同步上線,從而導致這個問題,測試leader辭退。

3.一個活動, 1分錢團購旅遊門票,預計是放出300張,結果未做限制導致被搶了過多超10000張,導致華僑城景點遊客堵塞混亂;

問題追溯:實際上是系統未設置默認張數,業務部門也未設置,用戶可以無限制搶購,搶到門票的人過多引起堵塞和導致投訴並造成損失。


第二節:

線上的問題,有用戶諮詢類、用戶操作不當類,那麼其他可以歸屬於系統bug即生產事故:

1.一方面我們又要有效預防生產事故,因爲測試的一個比較重要職責是暴漏風險,保障質量,要起到防火的作用,而不應是把重點放在救火;

衡量指標:缺陷密度

2.一方面我們不太可能100%的保證線上沒有任何一個bug,這時要救火;

衡量指標:漏測率

那麼我們思考怎樣去做會比較好呢,其實每個公司都不完全一樣,但是我們儘可能細緻入微的方向去做肯定是沒有錯的

1.防火:測試流程規範,進行線下充分高效測試,充分暴漏問題;產品項目流程規範及時解決線下bug;線上也進行冒煙測試等;

這個過程做的足夠好,其實線上bug風險,我們通常也是在可控範圍內的。

2.救火:有效及時處理掉線上bug。


第三節:

1:線上bug測試處理過程



2:線上bug研發處理過程



3:線上bug詳情及進度



4:線上bug功能分類統計



5:線上bug環境分類統計



6: 線上bug定級標準



7:線上bug總結優化

通過收集,分析,總結,從而對重複出現2次及以上的bug,要防止再次出現該問題,重點找出原因並優化改善,結合產品部門、開發組開會商討,想出解決方案,併入下一個版本需求開發計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