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IT盲流對雲計算的質疑

           我是一個從事IT低端技術服務和維護類人員,我向來很少和別人提起自己是IT屆的一名從業者,因爲無論從技術還是理論水平上來說總是感覺自己實在太菜了,想提高自己但一直沒有太多的時間去學習和取得進步。
      但是因爲工作的關係和要求,一直在這個崗位上堅持了下來,可以說很無奈地在這個行業上摸爬滾打了10來年。這麼多年如果說一點提高長進也沒有也難以讓人相信,畢竟自詡還有混了這麼多年的經驗可談。同時更一直沾沾自喜的是當那些科班出身的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有很多問題搞不定的時候自己或多或少都可以順利解決了,過去如此,現在依然如此。所以可以武斷地說,有很多東西書上是學不來的,理論再高也需要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來加以驗證。
       但是光有經驗還是不夠的,選擇了計算機就等於選擇了今後要不斷學習,否則必將很快被淘汰的。這不,正準備拿些課本好好學習下linux的系統管理和維護知識呢,雲計算的概念就普天蓋地的刮來了,而且更有磚家學者說IT屆的管理維護人員將面臨大量減員和需求降低的命運,企業內部的信息管理人員如果不及早向雲計算方面學習轉型將來很有可能面臨要被炒魷魚的危險。
        linux的系統管理和維護知識我還要不要繼續學下去呢?將來是不是真的要面臨失業炒魷魚的窘境呢?這就是最近最令我感到糾結的一件事情。
        因此迫不得已,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極其關注相關雲計算方面報道和新聞。但是越看越糊塗,鼓吹的多,實際應用的案例極少,我就開始納悶了,這些專家和公司們不斷宣揚雲計算的概念,到底想幹什麼啊,是爲了公司的概念炒作或尋求出位麼?你們怎麼不搞幾個具體的公司企業的實際應用案例出來再給我們講解雲計算的高深理念和實際應用價值呢?
不僅讓人看得雲裏來霧裏去的,而且很讓人反感和厭惡,有幾個企業或公司會傻到把自己的業務數據和客戶信息放到你的雲中去啊?雲再強大也是需要服務器爲載體的,我們的數據總不至於和雲一樣在空中飄着吧?所以,這個問題不解決還談什麼雲時代的到來?尤其是在國內的這個行業環境中,你想讓哪個具體的企業加到你的雲計算中,估計比登天還要難。如果說搞雲計算的話,也是各個有實力的集團或部門自己建立雲,自己來管理和維護,也不可能放到互聯網的大雲中去。但是這個我就更加納悶了,這個和B/S應用架構、集羣服務到底差別在哪裏呢?就我們所處的公司應用來說,總公司有一個數百臺的數據機房,然後各省分別設立省級服務中心,最後再到下面各縣市的具體公司應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否已經可以算得上一個私有云呢?
       糾結之極,索性不再看相關的雲新聞了,還是靜下心來老老實實看我的linux舊課本吧。哪一天擡起來發現雲計算已經穩穩地在空中美麗地飄揚的時候,我想那時再掌握它也爲時不晚,現在又何必爲她疲於奔命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