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健康檔案在國外的一些實踐


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病人就診流程。週一身體一直不錯,沒去過醫院。這天,在公司組織的年度體檢中,發現血壓有些高,被建議去醫院複診一下。於是,週一去了就近的社區醫院。護士週四接待了他,先在本地系統查詢,發現沒有就診記錄,於是在系統中新建了一條病人信息,全科醫師週二對他進行了初步診斷,發現社區的條件有限,無法很好的確認病情和病因,於是給病人週一開出了東區醫院的轉診單。週一去了東區醫院,醫師週三從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中獲取病人週一的電子病歷和相關資料,進行了充分的檢查,確認了其病因,於是更新了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中有關這次診療的相關信息,並給週一開了些藥。週一回到家,有些信息記得不太清楚,於是通過3G手機,調閱自己這次的就診歷史。

 

剛纔描述的就診流程,我從未經歷,相信大家和我也一樣。不過相信不久的將來,咱們看病就會象描述中的週一那樣,方便的就醫。因爲,現在不斷前行中的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平臺建設,正是在打造這樣的就醫環境。

 

這陣子,由於醫改政策的明確和出臺,引起了業內不小的震動。未來3年投資8500億的醫改方案,讓衆多的涉水者們開始關注這塊香噴噴的蛋糕,尤其是IT從業者們,由於醫療衛生行業信息化水平的相對滯後,大家的興趣程度一直不是特別高,但這次的國家指導政策彷彿就是一劑強心針,讓大家看到了諸多的希望和對市場的信心。

 

有感於此,特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有關電子健康檔案在國外的一些實踐。

 

目前,芬蘭,奧地利,荷蘭,英國,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法國等衆多國家正在循序漸進的進行HL7 CDA(臨牀數據架構)文檔的交互和共享。儘管不同國家在實踐過程中,有着各自的特點和思路,但基本上,大家都採用XML格式進行消息和文檔的交換,同時,在實踐過程中,開始運用Web Service,或者是構建醫療衛生行業的服務總線,嘗試SOA的技術架構。

 

(一) 加拿大的電子健康檔案建設(全國範圍)

 

組織14個聯邦和省,區域的衛生部門,成立一個非盈利的機構Infoway,統一規劃和協調全國的電子健康基礎設施的搭建,計劃到2009年實現覆蓋50%人口的加拿大居民通過這一計劃受益。Infoway在這一過程中,既是贊助者,又是投資者,既是干預者,又是開發者。到現在爲止,已經投資了十幾億加元,其基於省級的面向服務的參考架構已經建立並在逐步進行實施。

 

系統建設目標:
l        以病人爲中心,存儲居民整個生命過程的臨牀數據
l        支持正確、完整,及時的信息交付
l        允許私有、安全的訪問存放於電子健康檔案中的有效數據
l        專注於臨牀相關的數據在跨不同業務和行政組織,司法部門之間的共享
l        允許持續,不斷擴展的臨牀數據增長,同時進行有效的信息生命週期管理,來支持更好的投資回報
l        允許更多的點服務應用和數據來源,導入到電子健康檔案;同時讓更多的用戶訪問和使用電子健康檔案中的數據;同時支持更多的內科預約檢查和決策支持。
l        可互操作,可集成的,基於標準的

 

爲了便於在架構設計和技術實現上更好的運用新技術,更好的整合現有的業務資源和簡化組網集成壓力,同時最大化重用其業務和技術相關的資源和投資,需要在不同層次進行標準和規範的制定和執行。

 

架構標準:
l        電子健康檔案方案藍圖
l        電子健康檔案方案用例
l        電子健康檔案方案數據模型
l        電子健康檔案方案服務模型
l        電子健康檔案方案互操作性規範

 

數據和消息標準:
l        客戶使用端註冊:HL7 v2.4 & HL7 v3
l        服務提供端註冊:HL7 v3
l        藥物信息系統:HL7 v3
l        實驗室系統:HL7 v3
l        診斷影像/放射
l        iEHR臨牀消息機制:HL7 v3
l        iEHR技術標準
l        公共衛生標準:HL7 v3
l        臨牀專業術語策略
l        專業術語標準(SNOMED, LOINC, ICD10-CA, CCI

 

更進一步制定了區域衛生信息平臺的統一技術架構和組網模型,便於不同的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之間的互聯互通。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信息架構: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組網框架:


不過在實施過程中,也發現了其中的一些不足並做出了相應的調整,這對國內正在如火如荼搭建的區域衛生信息平臺有着很強的參考意義,譬如:
l        發現變更管理佔據了15%~30%的項目費用,業務需求的梳理,業務流程的優化和業務系統邊界在不斷的發生變化。
l        發現HL7 v2無法交付真正的電子健康檔案的互操作性,v3纔是合適的選擇(但目前只有Oracle公司在數據模型和存儲層直接支持)

 

(二) 美國田納西州的電子健康檔案建設(省級範圍)

 

田納西州從2005年開始,運用電子健康檔案技術,實施全州的共享醫療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方案採用集中部署方式,系統整體運行在州數據中心。通過提供跨州的共享衛生服務,支持轄內的多家醫保機構,多家衛生服務機構,7家醫療機構和8000名醫護人員,爲轄內的200萬病人提供全面周到的醫療衛生服務,覆蓋全州各個行政區域。

 

系統建設目標包括:
l        統一的藥物管理
l        持續的健康管理
l        臨牀廢料的統計
l        減少醫療保險欺詐
l        提升診療質量,全面業務視圖

 

獲得的經驗和教訓:
明確投資模式,同時從政府監管部門給出指導意見

 

(三) 瑞典斯德哥爾摩郡的電子健康檔案建設(區域範圍)

 

瑞典的斯德哥爾摩郡,統轄26個直轄市,擁有190萬居民(近20%的瑞典人口),其每年的衛生IT投入在2億美金左右。

 

目前,全郡醫療衛生從業者包括22000全科醫師和7000個醫院管理者,每天發生500個疾病治療,60個新生兒出生和6000個牙科診療。另外,現有的15個異構醫療衛生系統,大量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開發的,缺乏靈活性和集成性,成爲電子病歷的信息孤島。同時,每個醫院都存在很強的IT部門,但只有有限的IT預算被用於開發,項目和採購。

 

因此,斯德哥爾摩郡開始構建跨郡的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希望更加便捷有效的爲轄內的居民提供高質量的診療服務。

 

系統建設目標:
l        通過一個單一的資料庫,支撐以病人爲中心的完整生命過程的醫療記錄保存
l        通過因特網實現病人主動式自服務
l        有效的治療流程支持
l        採用SOA技術,面向未來的系統開發
l        面向醫療IT提供通用的存儲,Web服務,臨牀應用,展現和安全服務

 

建設成效:
l        構建了基礎設施預製件,包括通用存儲,服務,應用和門戶層開發
l        通過在線的病人數據,支持全科醫師的業務操作
l        已有應用藉助SOA平臺,提高服務質量和支撐“單一病人,單一健康檔案”的長期目標

 

(四) 荷蘭Gorinchem市的電子健康檔案建設(縣市級範圍)

 

荷蘭西部的Gorinchem市,擁有70全科醫師,30個藥劑師,1家醫療服務機構,爲轄內的28萬居民提供醫療衛生服務。

 

每當病人從一個治療中心轉診到另一個,由於無法共享病人電子病歷,導致需要進行重複的醫療衛生檢測。這一方面給衛生行業帶來巨大不必要的成本開銷;另一方面,也導致缺乏醫療信息溝通和分享機制,無法提升治療質量。

 

通過搭建全市的電子健康檔案,爲居民提供更好的診療體驗:

l        建立一個集中的衛生信息庫和通訊平臺,基於HL7 RIMHL7的消息機制

l        從每天的病人就診環節,聚合病人相關數據和臨牀治療信息爲一個單一的電子病歷

l        HL7 RIM的臨牀數據庫中,保存數據到語義互操作的數據對象

l        所有信息源來自於全科醫師,醫療專家,區域實驗室和藥劑師

l        不同的授權用戶(包括全科醫師,藥劑師,藥物專家,甚至是病人自身),可以安全的訪問保存在HL7 RIM臨牀數據庫的相關信息

 

從電子健康檔案在國外的實踐來看,不管區域是怎麼劃分的,其目的無外乎爲轄區內的居民提供便捷,高效,高質量的醫療衛生服務。其建設過程中,更多的借鑑業內標準和利用現有成熟的技術,譬如HL7 v3 RIM參考信息模型,SOA集成等。

 

關於HL7 v3 RIM的實現,壞消息是隻有Oracle公司在數據模型和存儲層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但好消息是,目前Oracle提供的參考實現HTB在國內已在河北衛生廳和中山大學附屬醫院成功運用。

 

關於SOA集成,衆多的平臺技術廠商能夠很好的提供,譬如OracleIBM和微軟等。Oracle的技術特點在於提供全面的跨越不同層次的集成能力,這和Oracle公司的軟件發展戰略有着很大的關係,Oracle是唯一一個可以提供從磁盤到應用的完整解決方案的公司。

觀看更多相關白皮書,請點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