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要寫技術博

 不知不覺,我已經寫了一段時間的博客。最初的是得到朋友的鼓勵,想寫一個簡單快速的Python教程。後來Python教程在豆瓣的Python小組得到許多人的支持,並且在博客園也漸漸有了更多的評論和關注,這一些都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所以進一步寫Python標準庫,又由於標註庫的需要寫了Linux的基本概念…… 博客逐漸成爲自己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空閒的時間會琢磨如何去寫下一篇,寫好了又非常期待園友的關注和交流。我迷上了博客這種記錄、表達和分享的方式。

CoolShell的博主陳皓說,博客是一種消化吸收知識再以自己的語言重新呈現的方式,有助於學習的過程  (私人交流)。我覺得這是很寶貴的經驗,而我自己的體會也正在不斷驗證這一點。寫博客並不僅僅是“讓別人看到”,更是“讓自己學習”。寫博客可以幫助作者本人認知和學習,也可讓作者獲得心理滿足。每一個深入思索技術的人,都應該使用博客。我也想在這裏寫一點關於寫博客的體會。

 

1. 認知

從小學到大學,我的學習方式都是“聽課 + 做筆記 + 讀書”。整個過程類似於web1.0:我是一個客戶端,從服務器(講師或者書籍)那裏“獲取”信息,而基本不用產出什麼。整個學習的過程蝸牛慢,一個學期就學四五門課。至於學的如何,則要等到期末考試,才能根據答題情況,粗糙的知道自己對知識掌握程度。然而此時考試已經結束,所以懶得再去翻看半年前開始學習的內容了,知識體系上的“瑕疵”就永遠的留在那裏。

寫博可以對自我學習的迅速反饋。通過博客這種“產出”方式,我可以很快的瞭解自己對一些知識是否真的理解。這樣可以讓學習週期大大壓縮。比如一個週末的時間,就可以對某個庫瀏覽一遍,隨之寫一篇博文。自己瞭解的如何,學的如何,立即就可以知道。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你也不能偷懶,必須當時就去查閱資料,否則就無法完成自己的文章。這個時候去查閱資料,心裏有一個很明確的目標,所以效率很高。

寫博也是在挑戰大腦,給大腦出考題。學習是重塑大腦的過程。但大腦大多數情況下會比較懶惰,不願意主動改變。只有在面對挑戰,甚至面對危險的時候,大腦纔會積極開動,激活大量的神經迴路。平時的閱讀很多時候是爲了愉悅,毫無壓力可言;考試也大多是選擇題或者是很理想化的題目。博客將競技的難度提高,寫博客的人不僅需要掌握所有的知識細節,還要去想更好的呈現方式。當有批評的時候,要想如何辯護或者改正。挑戰越多,想的越多,大腦也成長的越快。

 

2. 記憶

一個人在閱讀文字或者看圖表的時候,實際上會記錄大量的感官信息。我們的工作記憶會暫時保持這些感官信息。隨後,工作記憶系統通過反覆誦讀,將感官信息逐漸轉移到長期記憶系統。這個過程中,語言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語言系統具有抽象和邏輯的功能。通過將感官信息壓縮成爲語言敘述,記憶系統可以減少冗餘信息,將信息打包。人類文明的古老史詩都是通過“講故事”的方式更好的整理和保存人類的經驗和智慧。

寫博的過程必須要用自己的語言敘述。博文並不是純粹的技術參考,往往更需要形象的或者幽默的語言來敘述。這樣的敘述過程就強迫寫博客的人敘述自己所掌握的知識。一張圖表中的要點或者精髓必須要總結成爲一句話,一段程序中的bug和缺陷也要敘述出來。敘述的內容一方面出現在博客中,供讀者閱讀;另一方面也在潛意識中放入到長期記憶系統。此時,工作記憶系統中雜亂的信息也得以釋放,爲下一個學習週期做準備。

自己寫的博文是自己大腦中知識最好的“記憶地圖”。無論是博文還是長期記憶,它們都採用類似的語言敘述的記憶方式。但長期記憶中的“知識包”會隨着時間長久而失去回憶的線索。正如你看到一個曾經認識的人,覺得他的名字就在嘴邊,卻怎麼也想不起來一樣。這個時候,我們只需要一點小線索,就可以恢復一大批相互關聯的“知識包”。比如我提醒你這個人的姓,你很有可能會立刻蹦出這個人的整個名字一樣。博客的文章可以長期的保存在線上或者硬盤中,當記憶有模糊的時候,隨時讀一點,曾經的知識和學習體驗就會迅速的迴歸。

 

3. 心理需求與動機

馬斯洛(Maslow)是一位著名的美國心理學家。在他提出的需求金子塔中,人類的需求被歸類到多個層次中。人類會自下而上的逐層實現各個需求。當下層需求得到滿足時,一個人會進一步追逐上層需求的滿足。下層的溫飽需求都沒有滿足的情況下,很難有精力和心思去滿足諸如被尊重的需求。

(所謂“溫飽思*欲”)

馬斯洛需求金字塔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被用來給社交媒體分類 (參看社交媒體分類),如下圖所示。LinkedIn旨在幫助人找到一份稱心的工作,所以被看作滿足安全需求。在穩定之後,人們可以通過google+和Facebook這樣的產品來聯繫朋友或者親人,以尋找社交歸屬。再往上,Twitter是很好的表達想法,並獲得尊重的渠道。最高層的博客工具,諸如Blogger和WordPress這樣的博客工具用於自我實現,以表達個人思維或者個人創意,並幫助他人解決問題。

社交媒體分類

博客處在這樣一個需求金字塔的頂端,是個人價值實現的一個渠道。相對於其它社交產品(或者說web2.0產品),博客對使用者提出的限制(比如篇幅和媒體類型)比較少,對讀者則完全不進行任何限制。博客的這一特徵爲創造力提供足夠的空間。許多知名的學者(比如數學家陶哲軒)通過博客來記錄和分享自己的觀點。在受夠了QQ、微博、校內的消息轟炸之後,博客是一塊允許人耐性經營和創作的寧靜之地。

技術博客更需要耐心和認真。因爲技術的東西是確定的,不允許模糊的地帶。但過程的困難代表着成果的含金量。一篇成功的技術文章甚至於可以幫助到整個社區確定發展的方向(正如《大教堂和集市》)。寫博客不是爲別人打工,而是真實手創的一項事業。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困難和挫折,但是在爲技術的未來作出貢獻。

(有時會覺得工作和生活挺累的,也不免沮喪。但一坐下寫博客就感覺充滿動力。博客代表了我儘管微弱,但屬於自己聲音。在被打上諸如“宅男”,“屌絲”這樣的標籤之後,博客是最好的“逆襲”。很慶幸自己在堅持寫博。)

 

4. 迷社羣

臺灣網絡作家九把刀在他的《臺灣BBS網絡小說社羣與其迷文化》提到,網絡文學的本質是以作家爲中心的共同創作,並最終形成一個共享文化氣氛(fan culture)的“迷社羣”。博客也有類似之處。比如在博客園,寫博客的人和讀博客的人通過閱讀熟識,通過評論或者短消息交流。整個社區又根據大的技術類(比如.NET,Web等等)形成一個個小社區。在網絡文學的領域,網絡文學愛好者們討論的是主角的經歷和命運;在技術博客,大家討論的是特定的技術和問題的解決。兩者都強調讀者的參與,並依賴愛好者的熱情。相對於其他類型的博客,技術博客對參與者的背景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參與者更加純粹,目標明確,也有更高的寫作和閱讀熱情。所以我覺得,“迷社羣”更容易存在於技術博客。

在西方,博客已經成爲討論公共問題的主力空間。許多政治提案都是在博客空間中最先出現雛形的。許多社會學、心理學、IT、時尚、時事博主都成功的經營了自己的博客和“迷社區”,並以此爲業。在國內,韓寒和他寫的博客也成爲一時的文化現象。技術博客儘管不是明星,但同樣也充滿了“迷”一樣的魅力,吸引了大量的作者和讀者。

 

寫這篇文章是因爲真心覺得寫技術博是很有意思、也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情。結合自己的感想和粗淺的心理學知識,以號召更多的人能參與並享受。

陳皓寫了十年的博客,希望我也可以堅持下去。謝謝所有支持我鼓勵我的人。謝謝V。

 

轉載於vamei的博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