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遠程視頻監控

網絡遠程視頻監控速率與網絡帶寬
 
        在實際工作的遠程即時影像監控的業務中,不時的會碰到客戶、使用者及業界部分新朋友詢問到以下2個問題:
1、網絡遠程即時影像監控(如:DVR、Ipcam、Net Video Server等)的影像能不能“實時”?
2、如果使用ADSL寬帶網絡線路,即時影像能不能做到“實時”?
  因爲上述2個問題,都涉及到“實時”的問題,在此先做簡單說明:
  在普通的模擬、數字安防監控中,影像監控的“實時”,一般理解爲以PAL制式的25幀/秒(一般PAL制式攝像機頻率在24.8幀/秒)的影像刷新速率,而NTSC制式的30幀/秒(一般NTSC制式攝像機頻率在29.9幀/秒)影像刷新速率,還有新加入安防產品隊列的CMOS攝像機,更能達到超過30幀/秒的影像速率(一般都可以40~50幀/秒,很多模擬監控中使用的高速攝影機也使用CMOS感應器)。
  就目前的安防科技而言,一般模擬監控、數字監控,在處理本地瀏覽、存儲上述“實時”影像,一般不會存在太高的技術問題。而安防網絡化的發展,致使安防影像監控不再侷限於“閉路監控”。而是走向了很多人笑說的“開路監控”,也即遠程網絡影像監控,包括即時或非即時的影像監控。在此,就在實際工作常碰到上述網絡遠程即時影像監控業務中的“實時”影像問題,綜合做一簡單介紹:
  網絡遠程即時影像監控可以做到“實時”效果,但前提是:必須保證提供影像數據量所需提供的網絡帶寬。以目前的ADSL寬帶網絡線路(ADSL爲非對稱模式,國內一般上行512Kbps,下行2Mbps),也可以做到即時影像“實時”,不過,可能需要以犧牲影像質量或影像分辨率大小爲代價。
  在此,舉例說明或許比較容易理解:
  以一般遠程影像監控的默認格式PAL制式352 × 288(NTSC制式320 × 240)傳輸即時影像,以JPEG圖片格式(MPEG-4的主幀或捕獲圖片也是多爲JPEG格式)舉例:
  默認的PAL制式352*288的JPEG圖片一般數據量約爲:
  8Kbyte/幀(NTSC制式320 × 240爲6Kbyte/幀)。
  那如果以“實時”性的影像計算:
8Kbyte幀 × 25幀/秒 = 200Kbyte/秒   PAL制式
6Kbyte/幀×30幀/秒 = 180Kbyte/秒     NTSC制式
  那就是說:如果網絡穩定提供每秒走200Kbyte容量文件的通道,就可以做到默認格式影像瀏覽“實時”!(遠程影像錄製也可以實時)。
  然而,很多客戶、用戶都會說:我的ADSL寬帶是“512K”的上行帶寬,那應該走上述默認的影像“實時”沒有問題了,但怎麼實際演示確做不到“實時”效果?
  在此,又牽涉到網絡的數據換算問題和ISP帶寬供應問題:
  1、 目前國內所謂的ADSL寬帶提供的上行帶寬“512K”,是“512Kbps”,而不是“512Kbyte”!
  “ bps” 是 “ bit per second”的簡寫, “512Kbps”也就代表“512Kbit/秒”的數據流量,然而, 1 個byte = 8 個bit!
  簡單換算:
  512Kbit/ 秒 ÷ 8bit/byte = 64Kbyte/秒
  也就是說,ADSL寬帶上傳正常速度,最大每秒能傳64Kbyte的數據文件。
  如果以默認影像JPEG格式容量計算:
  64Kbyte/秒 ÷ 8Kbyte/幀 = 8幀/秒
  也就是說:網絡影像端使用ADSL上行,正常情況下,能傳8幀/秒的默認格式影像。
  2、 ISP網絡供應商提供的ADSL上行512Kbps,下行2Mbps的帶寬,一般指接入當地ISP的寬帶,如經過多個ISP中轉,網絡帶寬不一定能保證。而且,用戶端接入當地ISP的線路狀況,也會影響ADSL寬帶及穩定性(老、舊的雙芯電話線與新款的四芯電話線比較,施工工藝方面的好壞、、、會有速率與穩定性不同)。
  另外,涉及即時、非即時監控、產品芯片、壓縮格式、技術成熟度、環境條件等多種因素,也會直接或間接影響網絡遠程影像監控中的影像傳輸及傳輸的質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