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顆“攀比”的心,就永遠無法成爲別人眼中的大神

 

今天和幾個研究生朋友吃飯時聊到一個攀比的話題,也許是每個人的價值觀的不同引起了不小的爭論,在回來的路上自己想了很多過去的事情。

上小學的時候,由於家裏比較窮,自己都是用鉛筆或者圓珠筆去寫作業,因爲這樣可以爲入不敷出的家裏節省一點開支。大概在三年級的時候,同學小A的父母給他買了一支非常精美的鋼筆,同學們都非常羨慕,整天都圍着他轉,而自己更是沒見過這樣的筆,而且幾十塊錢對於每年連學費都交不起的我,簡直是想都不敢想的,可是年少不懂事的我,卻不顧家裏的經濟狀況卻要纏着母親買,起初母親很爲難,考慮到家裏的條件就是不給我買,可是經不起我的不去上學的“威脅”和對自己兒子的疼愛,最終還是答應給我買了,不過她的條件是讓我好好練字,聽到這時,自己很快的答應了。就這樣,自己每天練字,終於寫了一手還不錯的字。最近,這幾年過年回家,由於自己的字寫的還不錯,總會受人邀請去寫“禮單”。可是,有時候會責怪當時的自己不懂事,讓已經爲家裏操勞的母親增添煩惱,可是也正因爲一時的“攀比”,自己才學會了一點書法。

初中的時候,自己很叛逆,不願意住校,就住在姥姥家。初三的時候,有一天晚上和同學去打遊戲,回來都十二點了,偷偷地***回自己的屋子,發現自己牀上有一個人躺着,原來是自己的母親,母親只是問了自己去幹什麼了,並沒有責怪我,第二天依舊喊我起來上早讀,想起母親的寬容,自己真的差了很多。就那一年的中考,自己考得一塌糊塗,和重點高中還差100多分,可是由於自己不爭氣,卻也沒辦法。況且家裏根本拿不出高價上學的錢,當時面臨着最大可能的輟學。可是有一天,一個考上了重點高中的同學,來我家找我玩,和他相比,自己更是無地自容,於是和母親商量,自己復讀,立志考上重點高中,如果考不上就診的輟學,於是就去了鄰縣的一個初中復讀。就在第二年的中考自己就真的考上了當地最好的重點高中。

大學的時候,當看到別人拿獎學金的時候,自己也努力去爭取獎學金,最終拿到了自己希望的東西;當別人做活動的時候,自己也去做活動,而且堅信做得比很多人都好;當別人去兼職的時候,自己也去兼職,而且最多的時候一天做兩份兼職,每天五點起牀,到下午一點,做完第一份兼職;從四點開始到晚上九點半做第二份兼職,每天趕最後一班十點的公交車回宿舍,那段日子是大學最忙碌而充實的生活;當別人考日語一級的時候,覺得自己也一定要考過,在大三的時候,就真的考過了,雖然現在除了手機的日語輸入法和關注的幾個日語公衆號之外,已經和日語沒有半毛錢關係,但是真的很懷念那段爲考級而努力的充實的大學生活。

後來,去學習了軟件開發,對於高考數學沒考及格以及大學都沒見過數學課本的自己,學習開發真的是一件很艱辛的事情,在這之前自己也從來沒有做技術工作的任何思想準備。可是,自己應該是當時學院最堅定的去學習開發的人,總覺得爲什麼別人可以,自己爲什麼不可以做到。到目前快畢業一年了,真的做了和日語沒有半毛錢關係的開發工作,在畢業的這段時間裏,提高真的很多,維護過客戶,負責過項目,寫了很多的代碼,掙了自己認爲很少的工資,接觸過死亡,遇到了太多的困難。而且每次面試時,總是以不是軟件專業畢業的人被pass掉,可是從來不會覺得自己比那些專業畢業的人差,在接觸軟件這一年半的時間裏,自己爲每一個目標而努力,也堅信自己恨成爲那些軟件專業畢業人眼中的大神。

有時候,成爲一個大神,真的就差一顆“攀比”的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