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發展史

概述:
Linux出生於1991年10月5日(正式公佈時間) 1991年屬羊、天秤座、性別未知。關於linux的發音,國內很多讀“你牛克斯”在這裏我告訴那些人,你別牛了。。。讀錯了!!!應該讀“倪娜克斯”。

Linux是一套自由加開放源代碼的類Unix操作系統,跟目前衆所周知的Windows操作系統最大的不同就是一個開源一個不開源,開源就是發放公開源代碼。可以這麼理解:windows賣西瓜包熟包甜,Linux賣西瓜種子,澆多少水、曬多少太陽、施多少肥完全看自己心情。
Linux目前的應用已非常廣泛,最常見的就是大家的手機,安卓(Android)谷歌公司基於linux開發的移動設備操作系統。蘋果(Apple IOS)是基於Unix(Linux的爸爸)開發。還有臺式機、大型機、超級計算機。


題外話:
有位大神說:你要寫文檔、整理筆記,就要本着能讓一個沒有接觸過這些知識的小白基本能看懂的方向去寫,若干年後就算你失憶了也能快速的學習理解,因爲編寫文檔是一種高效的知識記憶方法。 所以,我的文檔中將會出現一些白話、中式英語、浮誇比喻、低級趣味導致一些大神反胃 ,請原諒我這個粗人,抱歉!!!


Linux的誕生背景:
早期的電腦體積有幾層樓那麼大,也不是一般人能碰的,主要用於國家軍事、高科技領域。那時一臺電腦速度慢不說,還只能一個人玩,後面的人只有無盡的等待。
1960年MIT(麻省理工)開發了CTSS(兼容分時系統),這時一個大電腦可以同時多個人玩了。類似於一個主機,接了多個顯示器鍵盤,虛擬成多臺電腦。大概最多隻有30個終端。
1965 年,Bell 實驗室(當時隸屬於AT&T美國電報電話公司)、MIT(麻省理工)、GE(通用電氣公司)三家大佬準備開發 Multics(分時多用戶操作系統) 系統,爲了不讓更多的人等待,要同時支持 300 個終端訪問主機。在1965-1969 年間,他們所開發的系統其實已經可以提供多用戶多任務功能了,但是他們沒有停下來研發,不斷的爲Multics完善功能,但是之後他們已經失去了最終的目標,沒錢了,於是三個和尚沒水喝,。。GE不幹了,Bell也不幹了,只剩下MIT。
Ken Thompson(之參加了Multics項目,C語言之父)在參加Multics項目時,Ken爺爺上班不幹活。在項目中的公用電腦上做了個叫“太空旅行”的遊戲,大概類似於小時候小霸王8位機裏的打飛機遊戲。玩的正起勁的時候貝爾實驗室退出,不得不從項目中出來,不能用辦公電腦打遊戲了,出來後ken爺爺鬱鬱寡歡,爺爺我還沒通關呢!!!鬱悶的時候發現公司有臺舊電腦沒人使用,但是以前的操作系統因爲版權不讓用,於是乎大喊:不讓用,爺爺自己造!而且正趕上媳婦娃回孃家一個月(媳婦出差的快樂我現在還不能體會),花了4個星期寫出了一個小型系統Unix,ken爺爺這個系統有兩個重要的概念,對以後的Linux發展有着重大意義:
1、所有的程序或系統裝置都是文件
2、不管建構編輯器還是附屬文件,所有的程序只有一個目的、且要有效的完成目標。
寫出來後就迫不及待的開始打遊戲,遊戲通關了必須要發朋友圈啊(那時候沒朋友圈),於是乎去跟同事們吹噓,推銷他的遊戲。但是同事們感興趣的是他的操作系統,遊戲愛咋咋地。。。新系統每次安裝不同的電腦上都要重新編寫彙編語言,系統移植太不方便。 Ken爺爺就和他的好×××Dennis爺爺決定用更高級的語言來編寫Unix,之前ken爺爺發明了B語言,覺得還是不夠高, 直接開發個C吧,於是C語言誕生了。。。用C語言編寫Unnics核心後,最後正名,Unix正式誕生了。。。一言不合就開發的任性不得不服。
Linux 發展史
左邊是Ken爺爺、右邊是Dennis爺爺,請注意他們都是頭髮稀少(程序猿特徵)、沒什麼時間刮鬍子。
1974年 Ken爺爺和Dennis爺爺這老哥倆在美國計算機通信雜誌上發表了關於Unix的論文,引起了業界各種機構的興趣,其中有各大高校、實驗室、科研機構等。其中就包括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也是Ken爺爺的母校。在伯克利分校有一個叫Bill Joy(SUN公司的創始人)的傢伙,聚集一幫子志同道合的人,成立了個BSRG(Berkeley System Research Group伯克利系統研究小組),這個小組不停的對Unix改進、修復BUG、提供新功能。1976年Ken爺爺去了伯克利分校任教,這樣使得BSRG成爲當時研究Unix的領軍機構。期間美國軍方網絡的興起,軍方需要有一種協議能夠在網絡間傳送數據報文,當時BSRG就接了這個活,之後誕生了一系列的網絡新功能,BSRG把衆多功能都加進了Unix中,變成了個新的操作系統BSD(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伯克利軟件套件),並且開始大賣。
於是乎Unix就有了兩個分支,一個就是BSD系列的分支,一個就是Bell本身發放的分支就叫System 1,當時因爲Bell屬於AT&T,AT&T受到了美國《謝爾曼反托拉斯法》的影響,不能銷售除了電話機電報機等之外的商品,後來AT&T分解,Bell可以賣Unix了,Unix走向了商業化,如果想繼續使用就需要購買授權,一份授權4萬美元。
當時有多家大學、研究機構和公司獲得了Unix授權,並由此開始了各自不同的版本演化之路。1993年,擁有貝爾實驗室的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將自己所擁有的Unix權利賣給Novell,後者成爲接受Unix衣鉢的合法繼承人。當然此時的IBM、DEC、HP和Sun因爲早年的授權緣故,有權繼續進行各自的Unix版本的研發。導致後來unix流派衆多。80年代末,有人問比爾蓋茨:你如何看待windows和Unix的競爭? 蓋茨回答:哪一個Unix?( 暗指Unix版本太多了)
Linux 發展史
看看這張圖就知道Unix有多亂了
關於1979年的版權聲明中,影響最大的當然就是學校教Unix核心原始碼相關學問的教授了!這讓一個計算機老師Andrew Tanenbaum非常不爽?班兒還上不上了,我一個教計算機的不讓我用操作系統,還讓不讓人活了?於是乎一言不合就開發,Minix誕生了。但是不免費,流傳也很有限。
Linux的誕生:
Linux創始人: Linus Torvalds林納斯•託瓦茲 .
Linux 發展史
故事從 1988 年林哥進入到赫爾辛基大學學習計算機科學開始。在學校裏,林哥第一次接觸到了 Unix 操作系統。
“1990 年那是個一個秋天,我在一堂很短的 Unix 課用上了一臺運行 Ultrix(Unix 系統品牌名)的 VAX 微型電腦。我立刻喜歡上了 Unix,這正是一個編程界面應該有的樣子。大家都說 Unix 很複雜,在我看來卻很簡單。”林哥說話就是這麼謙虛!!!從來不裝X。
在這堂 Unix 課上,林哥用的課本之一是 Andrew S. Tanenbaum(編寫的《操作系統:設計與實現》。這本書不僅非常詳細地介紹瞭如何編寫一個操作系統,還附帶了一個小型操作系統 Minix 的源代碼。
Minix 是 Mini Unix 的縮寫,相當於一個迷你版的 Unix 操作系統,最初是爲英特爾 8088 處理器編寫的,後來兼容了 80386 處理器。
出於對編程的熱愛,林哥開始了高強度的閱讀和學習:“基本上我只做兩件事,一件事是什麼都沒做,另一件事是讀完了 719 頁的《操作系統:設計和執行》。”在讀完這本書之後,林哥對機器和代碼有了更加系統的認知,從而一發不可收拾。
1991 年 1 月,林哥花費三千五百美元(35007=24500人民幣,91年!家裏有礦啊!)很多人都笑稱電腦是程序員的女朋友,林哥那時候也是隻單身狗估計是把他的第一臺個人電腦當成初戀了。即使到了 1996 年,他依然清晰記得初戀的具體配置:採用英特爾 80386 處理器的 386 電腦,33 兆赫 CPU,4m RAM,沒有協同處理器,14 英寸的顯示器。
接着林哥又買了 Minix 操作系統裝進去。他很快發現 Minix 這個系統有不少缺陷,最大的問題出現在終端上,比如上網需要的終端 Minix 就不能提供。
林納斯決定自己設計一個終端仿真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他基本與外界隔離了,完全專注於自己的項目。隨着項目的進展,林哥恍然大悟,這個終端仿真器可以發展成爲一個操作系統。1991 年 6 月份,在確定要開發一個操作系統內核後,林納斯又陷進了和代碼的鬥爭中。
當地時間 1991 年 8 月 25 日,林哥在 Minix 新聞組(類似於IT界微信朋友圈)中發佈了一封郵件,希望知道大家想新的操作系統擁有什麼特徵。這封郵件也被視作一個公告,標誌着 Linux 的誕生。這一年,林哥才21 歲(此時除了慚愧還是慚愧)。
關於linux最初起名的問題,我林哥是這樣說的:Linux 和 Linus 音相近,是我私下對操作系統的稱呼,如果將它用於正式的名稱,別人會覺得我是一個極端利己主義者。我起的正式名稱是 Freax,取“Free Unix”之意。幸運的是,我的一位同學堅持我應該用 Linux,這個名字一直延續至今。
Linux是一個誕生於網絡、成長於網絡且成熟於網絡的奇特的操作系統。1991年當,Linux就誕生了,爲了不讓這個羽毛未豐的操作系統矢折,林哥將自已的作品Linux通過Internet發佈。從此一大批知名的、不知名的電腦×××、編程人員加入到開發過程中來,一場聲勢浩大的運動應運而生,反應非常強烈。
 爲什麼會引起這麼強烈的反應呢?這就要從了另一個人說起,那就是Richard Stallman(自由軟件之父)。Stallman是一個非常“激進”的人,因爲Unix商業化的影響,他認爲軟件是全人類的智慧結晶,不應該爲某一家公司服務。在八十年代,他發起了自由軟件運動,吹起了共產主義的號角(發起了GUN運動),併發布了軟件界的共產主義宣言(GPL協議),並且這一運動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同。
  所謂自由軟件自由就是指:自由使用、自由學習和修改、自由分發、自由創建衍生版。
  GUN的定義是一個遞歸縮寫,就是GUN IS NOT UNIX。就是說Unix是流氓,我不是。有意思的是,GUN運動是上個世紀八十年×××始的,而那個時候Linux還沒有誕生呢 ,所以Stallman寶寶心裏苦啊,就在大家逐漸失去信心的時候,1991年Linus Torvalds帶着他的Linux閃亮登場了,給GUN運動畫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Linux爲什麼會引起如此強烈的反響呢?因爲Unix有版權,愛好編程的狂熱分子在研究Unix的時候很容易吃上官司 ,而Linux是遵循GPL協議的,可以免費使用,讓×××們盡情的施展(這裏的×××指那些技術大牛,不是指那些利用計算機幹壞事的人)。於是Linux提供內核(kernel),GUN提供外圍軟件,就這樣GUN/Linux誕生了。
其實我們現在所說的Linux系統是指 Linux內核+GUN外圍組件。
Linux幾個重要發行版本:

1.RHEL紅帽 Linux 發展史
Redhat,應該稱爲Redhat系列,包括
RHEL (Redhat Enterprise Linux,也就是所謂的Redhat Advance Server,收費版本,穩定性非常好,適合服務器使用)
Fedora Core (由原來的Redhat桌面版本發展而來,免費版本,穩定性較差,最好只用於桌面應用)
CentOS (RHEL的社區克隆版本,免費版本,穩定性非常好,適合服務器使用)
Redhat是國內使用人羣最多的Linux版本,以至於有的人將Redhat等同於Linux,而有些老手更是隻用這一個版本的Linux。所以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很容易找到人來問,而且網上的Linux教程基本都是以Redhat爲例來講解。Redhat系列的包管理方式採用的是基於RPM包和YUM包的管理方式,包分發方式是編譯好的二進制文件。

2. CentOS Linux 發展史
社區企業操作系統(Community Enterprise Operating System,Centos)
來自於Red Hat Enterprise Linux依照開放源代碼規定釋出的源代碼所編譯而成。由於出自同樣的源代碼,因此有些要求高度穩定性的服務器以CentOS替代商業版的Red Hat Enterprise Linux使用。兩者的不同,在於CentOS並不包含封閉源代碼軟件。
CentOS 是RHEL源代碼再編譯的產物,而且在RHEL的基礎上修正了不少已知的 Bug ,相對於其他 Linux 發行版,其穩定性值得信賴。
3.Fedora Linux 發展史
用戶可免費體驗到最新的技術或工具,而功能成熟後會被加入到RHEL系統中。因此也被稱爲RHEL系統的“試驗田”,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多關注此類系統的發展變化及新特性。
由全球社區愛好者構建的面向日常應用的快速且強大的操作系統。它允許任何人自由地使用、修改和重發布,無論現在還是將來。它由一個強大的社羣開發,這個社羣的成員以自己的不懈努力,提供並維護自由、開源代碼的軟件和開放的標準。Fedora 項目由 Fedora 基金會管理和控制,得到了 Red Hat 的支持。Fedora (第七版以前爲Fedora Core)是一款基於 Linux 的操作系統,也是一組維持計算機正常運行的軟件集合。其目標是創建一套新穎、多功能並且自由和開源的操作系統。
4.OpenSUSELinux 發展史
德國著名的Linux系統,全球範圍內有着不錯的聲譽及市場佔有率,發行量在歐洲佔第一位。。OpenSUSE對個人來說是完全免費的,包括使用和在線更新。OpenSUSE被評價爲最華麗的Linux桌面發行版,甚至超越win7,但它的優勢絕不僅僅侷限於win7還要絢麗的用戶交互界面,其性能也絕不亞於其他Linux桌面發行版!
5.Gentoo Linux 發展史
具有極高的自定製性,操作複雜,因此適合有經驗的人員使用。
它能爲幾乎任何應用程序或需求自動地作出優化和定製。追求極限的配置、性能,以及頂尖的用戶和開發者社區,都是Gentoo體驗的標誌特點。 Gentoo的哲學是自由和選擇。得益於一種稱爲Portage的技術,Gentoo能成爲理想的安全服務器、開發工作站、專業桌面、遊戲系統、嵌入式解決方案或者別的東西——你想讓它成爲什麼,它就可以成爲什麼。
6.Debian Linux 發展史
應該稱爲Debian 系列,包括Debian和Ubuntu等。Debian是社區類Linux的典範,是迄今爲止最遵循GNU規範的Linux系統。提供了接近十萬種不同的開源軟件支持,在國外用於很高的認可度和使用率。對於各類內核架構支持性良好,穩定性、安全性強更有免費的技術支持。
Debian最具特色的是apt-get / dpkg包管理方式,其實Redhat的YUM也是在模仿Debian的APT方式,但在二進制文件發行方式中,APT應該是最好的了。Debian的資料也很豐富,有很多支持的社區,有問題求教也有地方可去。
分爲三個版本分支(branch):
(1)unstable,爲最新的測試版本,其中包括最新的軟件包,但是也有相對較多的bug,適合桌面用戶。
(2)testing,經過unstable中的測試,相對較爲穩定,也支持了不少新技術。
(3)stable,一般只用於服務器,上面的軟件包大部分都比較過時,但是穩定和安全性都非常的高。

7.Ubuntu Linux 發展史
Ubuntu是一款基於Debian派生的操作系統(嚴格來說不能算一個獨立的發行版本),對新款硬件具有極強的兼容能力。 特點是界面非常友好,容易上手,對硬件支持非常全面,是最適合做桌面系統的Linux發行版本,同時Ubuntu也可用於服務器領域。

Ubuntu的目標在於爲一般用戶提供一個最新的,同時又相對穩定的主要自由軟件構建而成的操作系統。Ubuntu具有強大的社區力量,用戶可以方便地從社區獲取幫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