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CD,LiveUSB,linux安裝方式的變化

最初接觸ubuntu是8.04版,從版本號我們就知道,那是在08年4月。光盤是一個同事從ubuntu網站上申領的。那個時候偶不知道ubuntu分成ubuntu-8.04-alternate-i386.iso和ubuntu-8.04-livecd-i386.iso兩個版本。alternate裏面就是一大堆deb安裝包,安裝前我們可以選擇裝哪個、不裝哪個,安裝過程中會自動解析dependency,並一個一個地安裝好,但是很慢,每次安裝怎麼也得半個小時。

 

後來我也趕時髦,使用了ubuntu 9.10版本,顯然這是09年10月左右的事情了。這回我下載了iso,是livecd版本,當時不知道什麼叫live cd。還是先刻錄成光盤,還是光盤啓動。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有一個新的選項try ubuntu without change to your harddisk。趕緊選擇它,短短兩三分鐘,一個完整的ubuntu 9.10就從光盤中啓動了。我可以看到全新的界面。我們迎來了linux先試用,再安裝的時代。這太酷了。

 

這個時候,在live cd安裝光盤裏,我們已經看不到一大堆deb或是pkg文件了,而是一個映像文件。這個映像其實就是一個壓縮的、已經安裝好的、ubuntu的root文件系統,外加一個bootloader。難怪它兩三分鐘就啓動完畢了,直接把這個映像文件掛載成rootfs就完事了!現今的很多linux發行版iso文件中,都已經採用了這種稱之爲live CD的方式,可以讓你不改變硬盤,輕鬆地試用。此外,由於live cd啓動後可以掛載原有的硬盤,它還能用於系統修復。

 

2010年,我又趕時髦用上了ubuntu 10.10。這回更厲害了,下載完live cd iso,光盤也不要刻了,直接用工具把ubuntu 10.10 live cd拷貝到公司發的U盤裏面(這個新概念叫live usb),然後usb啓動電腦,兩分鐘不到,新系統就體驗上了,不需要聽光驅呼呼地叫了。live usb另一個好處就是提供了寫入的可能,爲用戶定製自己的live usb啓動系統提供了方便。在live usb模式下,u盤先被格式化成fat32文件系統,然後存放linux的系統映像和一個叫做syslinux的boot loader。大致是這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