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谷歌的競爭對手

同時感覺後面的評論也很有意思,就一併轉了過來
 
 
這裏所說的谷歌,是指Google中國。

谷歌從進入中國那一天起,一般都認爲,它必需通過對百度的強力挑戰,來爭奪中國搜索引擎市場的領導地位──百度不是一直都被稱爲“中國的Google” 嗎。但兩年半以來,形勢並不樂觀。百度的市場份額從五成升至接近八成,谷歌僅僅從更弱小的搜索引擎手裏搶了點兒零食,塞牙縫都不夠,挑戰百度?從來都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機會。所以我說,Game over

以Google所具有的資金、技術、人才、品牌,谷歌的現狀確實比較尷尬。李開復現在把超越百度的希望,寄託在手機搜索上。 不過,手機搜索是一個完全不同的領域,面對的是完全不同的設備、使用情境、運營模式和商業模式,Web上積累的優勢,不可能完全轉移到手機上。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手機搜索的應用深度和廣度,以及對經濟的推動力,也註定無法與PC相比。谷歌將目標轉向移動搜索,或許可以理解爲谷歌被迫承認現狀,也算是一種務實的態度。

谷歌真的沒有機會嗎?我並不這麼認爲。谷歌的錯誤,只是它選擇了錯誤的競爭對手。

爲什麼要把百度當作競爭對手?僅僅因爲它是一家搜索引擎嗎?其實百度的成功,並不完全在於搜索,“更懂中文”之說,不過是個營銷策略。MP3搜索從來都不是一個技術問題,百度貼吧已經是中國最大的虛擬社區,百度知道則是最成功的問答式知識社區,Hao123更是把Yahoo!十幾年前的思路和模式直接繼承下來。百度在衆多競爭對手的強勁挑戰下,市場份額仍保持增長,品牌形象日益深入人心,是因爲百度有一系列適應中國市場現狀的產品,這些產品迎合了年輕人、低技術人羣的需求,以娛樂、休閒爲特色,並逐漸形成一道厚重的圍牆,嚴密地保護着它的核心收入來源──網頁搜索和競價排名。這也是我認爲百度最大的競爭對手是騰訊的原因。

Google是什麼?我認爲與其說Google是一家搜索引擎,不如說它是一架“商業引擎”或“經濟引擎”。看看它的產品線,從AdWords/AdSense,到Google Apps,從Google Docs,到Google App Engine,絕大多數跟企業業務、生意、工作流、團隊協作等直接相關。Google目前在全球擁有超過30個數據中心地圖),用於數據中心的花銷,2006年是19億美元,2007年是24億美元。這些數據中心已經成爲Google巨大的發電站,爲Google不斷增加的計算能力和存儲能力,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現在,通過Google App Engine,你就可以利用Google的存儲、計算能力和數據資源,驅動你自己的業務,就像把你家臥室的電線,接到Google的“雲”裏。

通過以上對比,你仍然認爲百度和Google是同類公司嗎?

過去兩年多,谷歌在中國做了什麼?我認爲谷歌所做的全部事情,就是讓它自己更像百度,而不是更像Google。因爲它將百度當作對手,所以它認爲必需以百度的方式來和百度競爭,並且認爲這就是“適應中國國情”、本地化。其結果,就是谷歌放棄自身所有的優勢,去做它根本不擅長的事,而且這些事即使它做得並不差,但根本無法說服用戶改換門庭。這個錯誤跟Yahoo!所犯的錯誤是同樣的,拿自己的劣勢,去跟別人的優勢競爭。

谷歌真正的對手應該是誰?

馬雲成爲市委書記、省委書記們的座上賓,很能說明一些問題。官員們更關心本地經濟的發展,關心GDP的增長,關心所謂政績,所以他們相中了馬雲。阿里巴巴是什麼?一家七成員工是銷售人員的中介公司,在技術上並無積累,也無重大創新,卻用8年時間,把自己塑造成了技術推動經濟發展的代表,成爲新經濟的旗幟。 而谷歌卻在跟百度比,看誰更會討好低端用戶,把“商業引擎”的桂冠,拱手讓給了阿里巴巴。

谷歌跟百度拼低端,還有一個明顯的劣勢,就是在政府眼中,谷歌是外人。在涉及意識形態問題時,主管部門很容易與百度溝通,卻不太方便跟谷歌打交道,這時候谷歌就是個製造麻煩的角色,處處設限就在所難免。谷歌之前遭遇的種種挫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爲,谷歌給政府留下了太強的意識形態的印象,這恰恰是跨國公司在中國經營的大忌。

所以,谷歌應該好好向馬雲學習,認真地把阿里巴巴當作競爭對手,而不是百度。

Trackback: [url]http://tb.donews.net/TrackBack.aspx?PostId=1282524[/url]

[點擊此處收藏本文]  發表於2008年04月24日 8:00 AM





 
xixi197 發表於2008-04-24 8:13 AM  IP: 60.25.179.*
中國仍然是娛樂爲主啊。。

 
cy撒旦 發表於2008-04-24 8:21 AM  IP: 59.42.126.*
還是要承認百度在中文搜索上的成功的。

 
龍鳥 發表於2008-04-24 8:46 AM  IP: 211.167.82.*
我們在搜索的同時,也在用其它的東西,百度把這些東西很好地捆綁在了一起

 
防暴流氓 發表於2008-04-24 8:47 AM  IP: 61.136.122.*
意識形態……
招商引資的時候就不說了
別人主動進來的時候就要講~

 
論者 發表於2008-04-24 8:50 AM  IP: 195.141.76.*
好像挺牽強的

 
論者 發表於2008-04-24 9:01 AM  IP: 89.248.169.*
好像挺牽強的

 
並不贊成 發表於2008-04-24 9:06 AM  IP: 58.217.195.*
我並沒有看到google更像baidu。
google做的事情依然是他本身的事情,他的優勢依然在那裏, google的事情在幾年,甚至幾十年後纔有可能被廣大網民接受,應用進去。。
而baidu的事情,我們總有一天會厭倦的。

我更喜歡google.

 
aboman 發表於2008-04-24 9:08 AM  IP: 202.74.105.*
google確實沒必要也不能向着百度的方向發展,但也沒必要把阿里巴巴當競爭對手。
google和百度競爭, 是在用google的弱項打別人的強項,那和阿里巴巴搶市場就更是了, 阿里巴巴在中小企業中的地位遠比百度在“低端網民”中的地位牢固多了, 連百度都搶不過還想和阿里巴巴搶?
google是一個以技術著稱的公司, 兩位創始人和李開復的背景註定了它和阿里巴巴不是同一類型, 也不會有很直接的競爭。

 
一木 發表於2008-04-24 9:09 AM  IP: 60.21.103.*
谷歌的對手確實是阿里巴巴,但前景不夠樂觀,我看李開復沒戲,因爲阿里巴巴的馬雲更懂中國。呵呵~

 
百濟 發表於2008-04-24 9:17 AM  IP: 61.131.114.*
Google:面對企業
Baidu:面對個人

兩者的業務對象和業務重心不同,各自有擅長的地方。

 
鋼盅郭子 發表於2008-04-24 9:18 AM  IP: 211.144.196.*
在理

 
譚璐同學 發表於2008-04-24 9:24 AM  IP: 218.108.48.*
真的長見識了

 
oxygen 發表於2008-04-24 9:24 AM  IP: 58.60.231.*
我們把百度當成Google的競爭對手,其實是一種慣性思維。

但Google要把阿里巴巴當成競爭對手,要與阿里巴巴搶佔中國市場,與更多的爲企業服務,這也並不容易。馬雲比李彥宏可以說是更懂中國國情,更懂得如何與政府打交道。

Google的發展歷程與背景都與阿里巴巴不同,就算Google的業務一定程度上與阿里巴巴類似,但中國的企業似乎並不會選擇Google的那些業務爲企業服務。

 
小皮 發表於2008-04-24 9:32 AM  IP: 221.7.151.*
阿里巴巴在做一件很偉大的事情,谷歌開始做惡。

 
平常道 發表於2008-04-24 9:42 AM  IP: 123.116.112.*
我有不同意見,google在AdWords/AdSense(這個最成功,賺錢),Google Apps(這個還談不上成功),從Google Docs(這個是免費的),到Google App Engine(這個纔出來,用來拉攏人心的)的一些列作爲,都是依賴於一個前提,就是他在搜索引擎上的成功,搜索引擎給他帶來了流量,這也是他最拿手的。從這點上他和百度一樣,圍繞搜索引擎圈錢的公司。google和企業打交道?Google Apps,從Google Docs,到Google App Engine都是試探性、實驗性或是削弱對手競爭力的產品,本身並沒有多少收益可言(Google Apps在Google的收入中只佔不到1%,docs、GAE可忽略),真正和企業有關係的就是廣告,這也和百度鉚上了。至於阿里巴巴,確切的說是阿里軟件,他和企業的結合在於管理(新的SAAS平臺),和Google Apps(企業應用類的)是互補的,沒有競爭關係,不過目前看阿里軟件和微軟走的很近。

 
neo 發表於2008-04-24 9:54 AM  IP: 221.221.152.*
我不知道爲什麼到了現在還在給谷歌出招,他們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們自己。其實給他們出招的人很多,能夠讓他們成功的主意應該也有很多。但是最大的問題是他們根本就不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行事。
谷歌那幫人實在是太傲慢了,所以任何人幫他們也是徒勞,和對牛彈琴沒什麼區別。
哦,對了,好像博主已經意識到了,你看博客的主題。。

 
google 發表於2008-04-24 9:58 AM  IP: 58.217.195.*
google的野心相當大. google在規劃未來的網絡時代,在引導網民們未來如何上網。
從Google App Engine可以感覺到google的野心。

 
to neo 發表於2008-04-24 10:00 AM  IP: 58.217.195.*
google沒必要爲了迎合普通網民而去改變自己的本質,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也清楚的知道未來是什麼,“雲”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driftaway 發表於2008-04-24 10:12 AM  IP: 202.134.119.*
Google在中國擁有一個無可比擬的優勢之一是
他掌握有中國幾乎所有的高端人羣作爲自己的忠實用戶

 
to to neo 發表於2008-04-24 10:18 AM  IP: 221.221.152.*
不是迎合普通網民,而是聽一聽別人的意見。任何自大的人都沒有好下場的,谷歌當然不能例外。自以爲技術很牛就可以橫行世界,只能讓他們走向失敗的深淵。
你想想看,谷歌在中國還有沒有可能比現在輸的更慘了?
以谷歌的實力來說,他們已經輸到頭了,任何人來管理谷歌都不可能比現在的結果更差一些。
所以說,他們在中國的策略,是已經失敗到了極點的。

 
黃靖昀 發表於2008-04-24 10:24 AM  IP: 218.19.75.*
google進入中國的迷茫很能體現一個問題

從原來的完全自閉,到高端中國化,轉身得就像一條表色龍,合作推出了問答等產品,這些本地化工作都很到位,遺憾的是真正需要着力的,沒有被重視


首先是態度

google沒有意識到自己在中國處於追趕者的位置。大放厥詞:幾年內把百度拉下馬。做不到到是一回事,中國人本就很厭惡這種務虛的張揚,做到再說嘛

其次是產品的研發

google在研發序列裏沒有把對中文當作一個獨立的市場,光是依靠中國團隊推出了一些與其聲望不相符的“春運交通圖”,當然,如其所說,很中國,很本土化,可是對於其流量的擡升是持續性的嗎

中國與別的國家都不一樣,用一位鬼佬的話來說,中國幾乎有歐洲那麼大,各地特色不一,難道不應該爲中國專門優化嗎,光是一個谷歌,推出一些功能弱化的分站,不但不能從百度手裏爭奪市場份額,更不能贏得未來

最後是google的廣告策略

百度是依賴關鍵詞的競價起家的,其後又開放了圖片廣告和流媒體廣告,這一路徑相對於google,又借鑑意義,雖然你不盡同意。與此同時,百度亦在經營着站點聯盟,類似於google同類服務。不一樣的是,它從不擔心誤點問題,或許還鼓勵你亂點,這就很中國特色了,爲了保險起見,它還加了一道保險,可以設置當天帳戶設限。它符合三大原則:簡單,容易,可行。也比較符合中國菜鳥網民的習慣,至於google,我就不多說了

 
Kan 發表於2008-04-24 10:26 AM  IP: 203.86.47.*
"把超越百度的希望,寄託在手機搜索上。 不過,手機搜索是一個完全不同的領域,面對的是完全不同的設備、使用情境、運營模式和商業模式,Web上積累的優勢,不可能完全轉移到手機上。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手機搜索的應用深度和廣度,以及對經濟的推動力,也註定無法與PC相比。"

博主說中國的互聯網對日常生活的***不深,這個分析很精闢。但是手機卻是須臾不能離身的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從這個意義上來講,Google看好手機搜索,應該是明智之舉。

問題是手機搜索做什麼,怎麼實現。現在Google的手機搜索返回的結果是互聯網的鏈接,這就成問題了。畢竟,用手機來爬網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速度慢不說,屏幕小,閱讀起來不方便。即使用iPhone上的Safari瀏覽器,在WiFi寬帶環境下,不到萬不得已,我也是儘量不去上網閱讀的。像我這個互聯網的死忠份子尚且如此,何況他人呢?


 
Freddy 發表於2008-04-24 10:28 AM  IP: 124.207.65.*
Google更像廣告公司、軟件公司、中介公司。把阿里作爲對手更適合些。

 
agree on driftaway 發表於2008-04-24 10:28 AM  IP: 58.217.195.*
google掌握有中國幾乎所有的高端人羣作爲自己的忠實用戶

 
短髮啤酒男 發表於2008-04-24 10:34 AM  IP: 61.235.114.*
坐沙發!


頭一次坐,還真他媽的舒服

 
Kan 發表於2008-04-24 10:35 AM  IP: 203.86.47.*
另外,說Google China的對手不是百度,這個命題很值得商榷。

這裏有兩個問題。Google China心裏的對手到底是什麼,這是一個問題。能不能戰勝百度,這是另外一個問題。

畢竟,Google是搜索引擎世界範圍的領袖。大家儘可以嘲笑百度技術含量低,受衆是低端用戶,blah blah。但是無論如何,Google China敗在百度膝下,畢竟是讓人吃驚的局面。

現在大家都不看好Google China和百度的對局,但是從長遠來講,我還是看好Google。所謂長遠是多遠,其實也就是3-5年的事情。關鍵是Google China的團隊如何迎戰了。


 
dusk 發表於2008-04-24 10:37 AM  IP: 211.95.166.*
google的商業模式就是建立在搜索上的!他不和百度掙搜索用戶,還能幹什麼呢?

 
 發表於2008-04-24 10:40 AM  IP: 58.49.112.*
工作中離不開google,生活中離不開baidu。

看看Google Groups 和 百度貼吧 的檔次差別吧。

Google是曲高和寡,我從來都不用google.cn 太彆扭了,想學baidu的外形,結果是畫蛇添足。

Baidu起點低,不管什麼東西都可以百度一把,最近也是不停的學Google,但終究是照抄了一個空殼子.

 
lolosport 發表於2008-04-24 10:41 AM  IP: 218.249.153.*
niuren寫牛文章,你的acticle幾乎我都留言,順便

--------下面是廣告----------
歡迎大家訂閱我的feed:[url]http://feed.ihero.cn[/url]

 
KID 發表於2008-04-24 10:56 AM  IP: 218.104.217.*
Google將“搜索引擎”看作是“商業引擎”的基礎,在開始提供搜索以前,Google並不知道某天會被人用來做商業和經濟服務的動力。

換言之,搜索讓Google的一切活動有了基石——用戶的搜索才讓Google能夠整合信息,像百度做競價排名一樣來提供商業和經濟服務。

Why Google? Zoho比Docs更成熟,爲什麼要選擇Google?

它首先是一家搜索公司,因爲對於信息的整合、管理,所以具備了商業、生意的能力,其他任何一家公司都沒有google掌控信息的深度和廣度,同時Google的掌控能力讓它的服務足夠穩定、可信,這是選擇Google的原因。

要讓Google放棄搜索的直接競爭對手,轉向阿里巴巴,豈不是捨本逐末?況且Google已經提供了整套的商業服務平臺,用戶已經可以擺脫離開阿里巴巴的機會成本,如Keso你所說,它欠缺的是那七成的銷售人員……

 
tsenfine 發表於2008-04-24 11:00 AM  IP: 222.79.245.*
確實很在理,百度的幾個產品非常成功

 
真水無味 發表於2008-04-24 11:05 AM  IP: 218.84.139.*
您,終於回來了,很準,恰好一週。
--
您主要從技術上認爲Google和百度不是同類公司,怎麼最後看你的結論,阿里巴巴倒成爲google的對手了?
--
按照我的理解,google壓根兒就沒有對手,有的話只是它自己。
不過,google空有牛逼的能耐還遠遠不夠,要好的結果,還需要巧妙的形式。

 
osek 發表於2008-04-24 11:25 AM  IP: 116.21.121.*
谷歌最錯的地方是自大。還沒有在中國做出任何成績,就已經牛逼起來了。給它提建議是多餘的,因爲它從來不理會。這主要是李開復的原因,他這個人表面很開放,骨子裏很頑固。

keso說了一大堆,歸究起來還是一句“谷歌不懂中國國情、不會拉關係”之類的廢話。人人都知道這一點,谷歌和李開復也知道,但他們認爲沒關係,技術能戰勝一切。只要這種觀念不變,谷歌就一直只能做老二。三年內仍然會是。

 
中子能 發表於2008-04-24 11:34 AM  IP: 207.46.92.*
佔個座位先,然後再看
歡迎看看我的blog:[url]http://hi.baidu.com/zonzi[/url]

 
蜜桃 發表於2008-04-24 11:34 AM  IP: 207.46.55.*
非常同意,認識到自己的優勢,的確實非常重要的。
同時,從google china的失敗,也看出了李開復的能力。


 
中子能 發表於2008-04-24 11:42 AM  IP: 207.46.92.*
看來keso想說明一個龜兔賽跑的問題。
兔子本來比烏龜快,比贏了,不會有太多的讚賞
比輸了或者平了就倒黴了。
所以從兔子答應和烏龜賽跑的那刻起,它就輸了。

google選擇的目標太小了!是這個意思吧!

 
對牛說E事 發表於2008-04-24 11:45 AM  IP: 219.136.106.*
剛好七天,還真的是一週回來!

 
武漢百度 發表於2008-04-24 11:53 AM  IP: 219.140.153.*
分析的有道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