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ICMP重定向

 
Understanding ICMP Redirection

1         预备知识

n         了解ICMP的基本内容

n         理解VRRPHSRP工作原理

n         掌握基本的组网知识

n         了解访问控制列表(ACL)的基本概念

n         了解IP子接口的配置

2         ICMP重定向原理

2.1        ICMP重定向报文格式

ICMPIP层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传递差错报文以及其他需要注意的信息。
ICMP报文通常被IP层或更高层协议使用。一些ICMP报文把差错报文返回给用户进程。任何ICMP差错报文的内容都要包括原来的IP报文首部,用以返回主机时能够令主机的应用进行判断分析。其他的字段依具体情况而定。对于重定向ICMP报文,其报文格式如下:

 

Byte 0
Byte 1
Byte 2
Byte 3
类型
代码
校验和
重定向网关 IP
                        原包的IP首部
                        IP数据报前8个字节

 

重定向报文的类型为5,代码有效值为03。其中0代表网络重定向,1代表主机重定向,2代表服务类型和网络重定向,3代表服务类型和主机重定向。原则上,重定向报文是由路由器产生而供主机使用的。路由器默认发送的重定向报文也只是1或者3,只是对主机的重定向,而不是对网络的重定向。而主机本身不是路由器,所以这种ICMP重定向会导致网络流量的增大。

 

2.2        何时重定向

对于路由器来说,只有当如下条件同时满足的时候,才进行重定向:
a)  数据包的入接口和路由后的指定的出接口是同一个接口。
b)  数据包的源IP地址和该包应走的下一跳IP地址属于同一个网段。
c)  数据报非源路由的(这种情况应该比较少见了,源路由多见于Token Ring)。
d)  系统开启重定向功能。

具体例子如下:
   
  
                                                                                                                                                                  1  ICMP重定向组网图

两个路由器都开启了IP重定向功能。HostA 的默认网关为1.1.1.1。当HostA要和不在同一网段中的HostB通信的时候,会把数据报递交给默认网关RT1。然而RT1经过查找发现到达3.3.3.3的路径下一跳恰恰是经由自己的E0/1口的RT2接口1.1.1.2。满足上述条件,将会发生重定向。

2.3        重定向报文的处理

主机和路由器对于重定向报文有不同的处理原则。
路由器一般忽略ICMP重定向报文。而主机对于重定向报文的感知取决于操作系统。以Windows为例,对于网关返回的ICMP重定向报文,Windows会在主机的路由表中添加一项主机路由。那么以后对于这个目的地址数据报,主机会将其直接送往重定向所指示的路由器。支持重定向报文处理的还有许多的Unix系统,如FreeBSD的诸多版本等。这类主机收到ICMP重定向报文后所采取的行动基本都是增加主机路由。显然,修改默认网关是不合理的。
同时,有的操作系统对于重定向报文是不做任何处理而直接丢弃(虽然也同样经由网络层向上递交),比如Sun的某些系统。
某些主机可以启动路由器功能,如FreeBSD的某些版本和Win32系统。这时主机的行为要特殊一些,会施加一些特殊条件来判断是否处理该重定向报文,这是依系统而异的。比如BSD,它检查重定向报文的条件之一是“重定向报文不能让主机本身作为网关”。

 

2.4        ICMP重定向的利与弊

ICMP重定向使得客户端的管理工作大大减少,使得对于主机的路由功能要求大大降低。该功能把所有的负担推向路由器学习。但是与此同时ICMP重定向也有很多弊端。
就重定向本身的机制来说,ICMP重定向增加了网络报文流量,因为主机的报文总是要在网关的直连网段上重复传输。那么更进一步如果主机的操作系统支持重定向(比如Windows)会如何?如图1,而主机收到重定向报文,会在自己的路由表中产生指向B的主机路由,经由1.1.1.2。事实上,主机这样可能会引起两点显著问题。
其一是引起性能问题,例如:有一台大型的服务器,要处理数十个子网下的数千台主机的业务。如果要支持重定向,那么服务器将会维护一个庞大的充满主机路由的路由表。这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可能很大程度上降低服务性能,甚至导致网络服务瘫痪。
其二是可能埋下安全隐患。利用这点可以进行***和网络窃听。如果目某主机A支持ICMP重定向,那么主机B发一个IMCP重定向给它,以后它发出的所有到指定地址的报文都会转发主机B,这样B就可以达到窃听目的了。当然,拿windows操作系统来说,它会对ICMP报文进行检查,如果这个重定向不是网关发送的,会被直接丢弃。不过伪造一个网关的数据包很容易。另外,如果刻意伪造许多虚假的ICMP重定向报文,主机路由表就可能被改的乱七八糟。

3         ICMP重定向的避免与消除

针对上述ICMP重定向引发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手段来避免或补救。我们讨论的前提条件是不改变网络拓扑。

3.1        关掉ip redirects

在路由器上取消ip redirect。这样路由器不向主机发送ICMP重定向报文。或者当起动HSRPVRRP的时候,ICMP重定向会被关掉。这是相当于一台路由器作备份。有效的避免出现ICMP重定向。该方案是看似根本上解决了问题,但是只是ICMP重定向报文不会发回主机,解决了安全和主机负荷的问题,网络上的流量却没有减少。

3.2        不同掩码长度子网划分

使用子接口来改变ICMP重定向条件。还是如图1,我们如下配置IP
HostA IP Addr = 1.1.1.12/24      Default Gateway = 1.1.1.2/24
RT1    E0/1 IP Addr = 1.1.1.254/25
RT2    E0/1 IP Addr = 1.1.1.2/24   E0/1.1(Sub interface) = 1.1.1.250/25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破坏ICMP重定向的条件,哄骗路由器认为用户数据报的入接口和出接口不同。从HostA来看,RT1RT2都在和自己直连的网段。如此配置从RT2来看,用户数据的入接口和出接口不在同一网段上,数据从1.1.1.2进入,从1.1.1.250路由出去,用户数据纯粹的被路由出去,这样就破坏了ICMP重定向的条件。而且RT2会认为自己的子接口E0/1.1RT1E0/1接口是在同一子网的。这种方式要求配置的技巧性比较强,但也并没有减少网络数据流量,只是在安全性和主机负荷上有所改进。

3.3        使用访问控制列表(ACL

在高级的ACL中可以根据报文类型进行过滤,在我司设备上如下配置:
[Quidway]acl number 100 match-order auto
[Quidway-acl-adv-100]rule deny icmp fragment icmp-type net-redirect
[Quidway-Ethernet6/0]firewall packet-filter 100 outbound
在出接口上绑定ACL,过滤掉报文。这样做实事上减少了网络流量,保证了主机的安全性,减轻主机负荷。但是会消耗路由器的处理资源。

3.4        代理ARP

代理ARP的方法比较直接,干脆在RT1上启动代理ARP,让自己的。主机广播ARP请求后,网关RT1返回RT2的接口MAC地址。这种方法相当于修改了主机的默认网关。其后所有的流量都被导向RT2。这样可能会影响原来的业务需求。所以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

 

3.5        我们走到哪里了

ICMP重定向的原理在很多文档里都有讲解,但是对于重定向而引发的问题(如本文列举网络流量问题、主机安全问题以及主机负荷问题)谈论比较少。在现实组网中,许多问题都虽然看似细微,事实上却足以导致致命的错误。比如在某项目中,由于某服务器对于ICMP重定向不提供支持,而导致路由设备把所有的报文都送上CPU,进行转发,最终致使该网络设备宕机。
希望我们今后对于这类问题能够继续深入研究下去。

 

参考资料

1           华为3COM测试中心论坛讨论
2           TCP/IP详解 卷一:协议》Chapter 6, Chapter 9
3           Cisco When Are ICMP Redirects sent”(Paper
4           S5000系列交换机操作手册》Chapter 5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