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一無所成,並不是我們不夠努力

摘要:我們都很忙碌,忙碌着工作,也忙碌着學習。有的人事業輝煌,有的人一蹶不振,大多數還是平凡無奇,究其根源,不在於自己是否努力,而在於思想、行動能否跟上時代?

上週末朋友幾個坐在一起喝茶,聊到了燕郊的房價(燕郊在北京周邊),其中一個悔恨不已“13年那邊才一平米七八千,早知道能漲到2萬多,當年我砸鍋賣鐵也得首付一套啊?”也聊到了虛擬幣,另一個吐槽到“16年我知道比特幣的時候才6000,現在已經快2萬了,哎!”

類似於房價和虛擬幣這種暴漲的投資機會,國內有很多,但有沒有想過我們爲什麼總是能完美避過,一次也抓不住?答案是我們僅僅有投資意識,但缺乏理念,更沒有行爲。當天還有一對夫妻在場,他們變化更大。夫妻2人都是互聯網從業者,每月綜合收入4萬多,過的也還行,可前年在北京分期買了房,每月還房貸1.8萬,還身邊朋友1萬,目前兩人租房住,房租3000,兩人每月可供零花9000多,聽起來不少,但這是北京,生活水品直線下降,到現在連辭職都不敢,生活的激情已蕩然無存。

幾盞茶後,我突然發現在坐的好友唯一收入來源都只是工資,壓根沒有做過任何財務性投資,也沒有任何財務收入(簡單講就是錢生錢)。我好像意識到了什麼?如果一個家庭的財產性收入與職務性收入各佔一半之時,財務自由的曙光便可能出現,而當前者佔到絕大比例之後,你就會擺脫對職業的依賴,越來越自信,開始考慮如何過一種自己喜歡的生活。否則,只能註定窮下去。

像中國這樣的國家,經濟長期高速發展,對應的就是貨幣泡沫化現象。所以,如何利用貨幣的槓桿效應,放大自己的財富,是每個人財富增長要考慮的第一要義。對於有可持續收入的人來說,無論他是個體戶還是白領,咬着牙維持一定的家庭負債是必須的,在商業社會中,一個敢於負債的人,其實是一個敢於對未來負責的人。你眼中的那些開寶馬奔馳滿大街跑,卻欠銀行錢的人,就是因爲看透了這點,從銀行大筆貸款,用來投資其他高收益項目,然後賺了錢再還給銀行。

生活在朝九晚五的城市裏(其實更多的是像流水線員工)每天做着上班下班的無腦工作,其他時間也不思考,到了年齡就去相親,談着自己說不清意義的小愛情,卻有着強烈的自尊,但真正放下面具時,才發現自己也很孤獨,也對麻木的生活充滿抱怨,每天爲了生活奔波,從來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你會發現那種表面的快樂只是因爲被生活強姦慣了,早已麻木,所以只能強迫自己去享受。可是卻從來沒有想過反抗生活,學着去改變。對於像我們這樣的80後來說,也許不適合、也不懂得如何創業,可是,我們仍然能夠一邊上着班,一邊讓自己財富增長。
現在,你也可以根據以下的這套公式,算算自己的“屌絲值”:
1、重度屌絲:沒有財產性收入、銀行貸款爲零。
2、中度屌絲:財產性收入︰職務性收入低於1︰5,銀行負債︰個人資產低於1︰5。
3、輕度屌絲:財產性收入︰職務性收入低於2︰5,銀行負債︰個人資產低於2︰5。
最後:窮人或者所謂的普通人,是手裏有多少資源,纔敢辦多大的事兒。
富人:是想到某些事兒,目標定下了,併爲之開始籌措資源。因爲這樣的思維,沒什麼可以攔住他們做事,沒錢可以借,沒人可以請,不懂可以外包,限制可以規避,敵人可以和好,對手可以買通。
如果你有所感觸,想試着開始從最小的投資開始練習,請聯繫我們,或者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會有驚喜的消息等着你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