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MD3200磁盤陣列及存儲知識點筆記

目錄:
=============================================================
MD3200存儲知識分享
=============================================================

————————————————————-
1 基礎知識點
————————————————————-

1.1 按結構

存儲數據的方式常見的有三種:DAS/NAS/SAN

1.1.1 DAS

1.DAS(Direct-Attached Storage) 即直接連接存儲技術,此爲以主機爲中心的傳統存儲方式,現在在各大銀行的中心業務系統中常能見到這種方式。

1.1.2 NAS

2.NAS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即網絡附加存儲方式,此爲以專業的網絡文件存儲及文件備份爲中心的方式,是現在以文件存儲爲主的一種存儲方式。

1.1.3 SAN

3.SAN(Stroage Area Network) 即存儲局域網,指獨立於異構計算網絡系統之外幾乎擁有無限存儲容量的高速網絡。其採用高速的光纖通道作爲傳輸媒介,1)XFCP+SCSI協議作爲存儲訪問協議,將存儲子系統網絡化、開放化、虛擬化、智能化,實現真正的高速、安全、共享存儲,是今後主流存儲模式。

1.1.3.1 FC-SAN

1.1.3.2 IP-SAN

1.2 雙控

1.2.1 控制器

RAID 控制器模塊

RAID 控制器模塊提供了高性能、高級虛擬磁盤配置以及容錯式磁盤子系統管理。每個 RAID 控制器模塊包含 2 GB 高速緩存,並使用其他控制器的高速緩存製作該高速緩存的鏡像以實現高可用性,同時該高速緩存還受到電池供電的高速緩存卸載機件的保護。

RAID 控制器模塊提供以下數據路徑和機櫃管理功能:

監測和控制存儲設備環境要素(溫度、風扇、電源設備和存儲設備 LED)

控制對物理磁盤的訪問

將機櫃屬性和狀態報告給主機服務器和管理工作站

每個 RAID 控制器模塊均具有多個用於主機訪問的 SAS IN 端口。這些端口提供了冗餘主機連接並支持高可用性存儲環境。用戶能以單控制器(單工)和雙控制器(雙工)模式利用各種配置,將存儲櫃連接至主機,具體取決於所需冗餘。

1.2.2 電池和緩存

1.2.2.1 電池

電池備份單元

每個 RAID
控制器均含有兩芯鋰離子納米聚合物電池備份單元(BBU)。停電時,可向
RAID
控制器模塊提供電力,請參閱
RAID
控制器模塊備用電池裝置。

對於虛擬磁盤,RAID
控制器固件將根據電池狀態更改電池高速緩存設置。如果電池缺失或是沒有足夠電量,控制器會清除高速緩存並對所有虛擬磁盤將寫入高速緩存屬性設置爲直寫式。如果替換了電池,則會重新啓用回寫。

1.2.2.2 緩存

高速緩存的功能和特點

高速緩存鏡像

高速緩存鏡像功能可將已接收的主機寫入數據從主控制器複製到輔助控制器。該操作可確保成功完成狀態返回主機之前,將主機寫入數據安全地映射到輔助控制器。如果控制器出現故障,其餘控制器則會安全地保留所有映射數據。高速緩存默認啓用。

回寫式高速緩存

在回寫式高速緩存中,寫入操作會導致高速緩存一旦收到要寫入的數據,便向主機操作系統發送完成信號。目標物理磁盤將在更適當的時間接收數據以提高控制器性能。當您採用已啓用回寫式高速緩存的雙活動控制器配置時,在將完成狀態發送給主機啓動程序之前,寫入數據始終會映射至第二控制器的高速緩存。回寫式高速緩存默認啓用,除非禁用了高速緩存鏡像。

直寫式高速緩存

在直寫式高速緩存中,在將完成狀態返回主機操作系統之前,會將數據寫入物理磁盤。由於直寫式高速緩存在發生電源故障時不易導致數據丟失,因此一般認爲它比回寫式高速緩存更爲可靠。如果禁用高速緩存鏡像或缺少電池或存在故障,RAID 控制器便會自動切換至直寫式。

1.3 硬盤類型

PATA/SATA/SCSI/SAS/FC

1.3.1 FC

FC硬盤

FC硬盤是指採用FC-AL( Fiber Channel  Arbitrated  Loop,光纖通道仲裁環) 接口模式的磁盤。FC-AL使光纖通道能夠直接作爲硬盤連接接口,爲高吞吐量性能密集型系統的設計者開闢了一條提高I/O性能水平的途徑。目前高端存儲產品使用的都是FC接口的硬盤。

FC硬盤名稱由於通過光學物理通道進行工作,因此起名爲光纖硬盤,現在也支持銅線物理通道。就像是IEEE-1394, Fibre Channel 實際上定義爲SCSI-3標準一類,屬於SCSI的同胞兄弟。作爲串行接口FC-AL峯值可以達到2Gbits/s甚至是4Gbits/s。而且通過光學連接設備最大傳輸距離可以達到10KM。通過FC-loop可以連接127個設備,也就是爲什麼基於FC硬盤的存儲設備通常可以連接幾百顆甚至千顆硬盤提供大容量存儲空間。

關於光纖硬盤以其的優越的性能、穩定的傳輸,在企業存儲高端應用中擔當重要角色。業界普遍關注的焦點在於光纖接口的帶寬。最早普及使用的光纖接口帶寬爲1Gb,隨後2Gb帶寬光纖產品統治市場已經長達三年時間。現在的帶寬標準是4Gb,目前普遍廠商都已經採用4Gb相關產品。8Gb光纖產品也將在不久的將來取代4Gb光纖成爲市場主流。

4Gb是以2Gb爲基礎延伸的傳輸協議,可以向下兼容1Gb和2Gb,所使用的光纖線材、連接端口也都相同,意味着使用者在導入4Gb設備時,不需爲了兼容性問題更換舊有的設備,不但可以保護既有的投資,也可以採取漸進式升級的方式,逐步淘汰舊有的2Gb設備。

1.3.2 SAS

SAS硬盤

SAS 是Serial Attached SCSI的縮寫,即串行連接SCSI。和現在流行的Serial ATA(SATA)硬盤相同,都是採用串行技術以獲得更高的傳輸速度,並通過縮短連結線改善內部空間。SAS是新一代的SCSI技術。SAS是並行SCSI接口之後開發出的全新接口。此接口的設計是爲了改善存儲系統的效能、可用性和擴充性,提供與串行ATA (Serial ATA,縮寫爲SATA)硬盤的兼容性。

SAS技術還有簡化內部連接設計的優勢,存儲設備廠商目前投入相當多的成本以支持包括光纖通道陣列、SATA陣列等不同的存儲設備,而SAS連接技術將可以通過共用組件降低設計成本。

爲保護用戶投資,SAS的接口技術可以向下兼容SATA。SAS系統的背板(Backplane)既可以連接具有雙端口、高性能的SAS驅動器,也可以連接高容量、低成本的SATA驅動器。過去由於SCSI、ATA分別佔領不同的市場段,且設備間共享帶寬,在接口、驅動、線纜等方面都互不兼容,造成用戶資源的分散和孤立,增加了總體擁有成本。而現在,用戶即使使用不同類型的硬盤,也不需要再重新投資,對於企業用戶投資保護來說,實在意義非常。但需要注意的是,SATA系統並不兼容SAS,所以SAS驅動器不能連接到SATA背板上。

SAS 使用的擴展器可以讓一個或多個 SAS 主控制器連接較多的驅動器。每個擴展器可以最多連接 128 個物理連接,其中包括其它主控連接,其它 SAS 擴展器或硬盤驅動器。這種高度可擴展的連接機制實現了企業級的海量存儲空間需求,同時可以方便地支持多點集羣,用於自動故障恢復功能或負載平衡。目前,SAS接口速率爲3Gbps,其SAS擴展器多爲12端口。不久,將會有6Gbps甚至12Gbps的高速接口出現,並且會有28或36端口的SAS擴展器出現以適應不同的應用需求。其實際使用性能足於光纖媲美。

由於SAS由SCSI發展而來,在主機端會有衆多的廠商兼容。SAS採用了點到點的連接方式,每個SAS端口提供3Gb帶寬,傳輸能力與4Gb光纖相差無幾,這種傳輸方式不僅提高了高可靠性和容錯能力,同時也增加了系統的整體性能。在硬盤端,SAS協議的交換域能夠提供16384個節點,而光纖環路最多提供126個節點。而兼容SATA硬盤所體現的擴展性是SAS的另一個顯著優點,針對不同的業務應用範圍,在硬盤端用戶可靈活選擇不同的存儲介質,按需降低了用戶成本。

在SAS接口享有種種得天獨厚的優勢的同時,SAS產品的成本從芯片級開始,都遠遠低於FC,而正是因爲SAS突出的性價比優勢,使SAS在硬盤接口領域,給光纖存儲帶來極大的威脅。

1.3.3 SATA

SATA硬盤

傳統的並行ATA(PATA)技術曾經在低端的存儲應用中有過光輝的歲月,但由於自身的技術侷限性,逐步被串行總線接口協議(Serial ATA,SATA)所替代。SATA以它串行的數據發送方式得名。在數據傳輸的過程中,數據線和信號線獨立使用,並且傳輸的時鐘頻率保持獨立,因此同以往的PATA相比,SATA的傳輸速率可以達到並行的30倍。可以說:SATA技術並不是簡單意義上的PATA技術的改進,而是一種全新的總線架構。

從總線結構上,SATA 使用單個路徑來傳輸數據序列或者按照bit來傳輸,第二條路徑返回響應。控制信息用預先定義的位來傳輸,並且分散在數據中間,以打包的格式用開/關信號脈衝發送,這樣就不需要另外的傳輸線。SATA帶寬爲16-bit。並行Ultra ATA總線每個時鐘頻率傳輸16bit數據,而SATA僅傳輸1bit,但是串行總線可以更高傳輸速度來彌補串行傳輸的損失。SATA將會引入1500Mbits/sec帶寬或者1.5Gbits/sec帶寬。由於數據用8b/10b編碼,有效的最大傳輸峯值是150Mbytes/sec。

目前能夠見到的有SATA-1和SATA-2兩種標準,對應的傳輸速度分別是150MB/s和300MB/s。從速度這一點上,SATA已經遠遠把PATA硬盤甩到了後面。其次,從數據傳輸角度上,SATA比PATA抗干擾能力更強。此外,串口的數據線由於只採用了四針結構,因此相比較起並口安裝起來更加便捷,更有利於縮減機箱內的線纜,有利散熱。

儘管SATA在諸多性能上遠遠優越於PATA,甚至在某些單線程任務的測試中,表現出了不輸於SCSI的性能,然而它的機械底盤仍然爲低端應用設計的,在面對多線程的傳輸任務時,相比SCSI硬盤,仍然顯得力不從心。

1.3.4 優勢總結

SAS帶來了哪些技術優勢(超強的傳輸速度就不多說了)。

SAS帶來的好處首先來自於創新的線纜架構。在系統內部採用比SCSI更細、針腳更少的SATA線纜,有助於服務器廠商更好地解決氣流和散熱問題。而且,用於外部存儲的SAS線纜也比目前的並行SCSI線纜要細也更便宜,並跟InfiniBand的插頭標準一致,從而有益於簡化機房管理。節省了空間,從而提高了使用SAS硬盤服務器的散熱、通風能力。

SAS 技術降低了磁盤陣列的成本。具備簡化內部連接設計的優勢,可以通過共用組件降低設計成本。這樣就可以花更少的錢享受SCSI接口的性能。

串行接口讓傳輸性能提高。每個傳輸通道都是在全雙工方式下進行的,性能要比傳統SCSI更高。

SAS結構有非常好的擴展能力,通過SAS Expander最多可以連接16384個磁盤設備。

SAS接口使存儲系統應用更加靈活,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選擇SAS磁盤或者SATA磁盤。

如果需要應用於I/O負載較輕的應用比如文件共享、FTP、音頻存儲、數據備份等可以考慮基於SATA硬盤的陣列。如果I/O負載較重的FTP、VOD、EMAIL、Web、數據庫應用,那麼可以考慮基於SAS/FC硬盤的存儲系統。

SAS類存儲用於中小規模的數據庫。從成本、穩定性、擴展性等各個方面考慮選擇的。
目前最高傳輸速率爲6Gb。

1.4 多路徑

多控制器控制單個邏輯卷需要配置優先級,所以就需要有配置多路徑。否則陣列無法確認各個鏈路對磁盤的控制權。

1.5 RAID級別

1.5.1 RAID級別

RAID 級別

RAID 級別定義數據寫入物理磁盤的方式。不同的 RAID 級別提供不同的可訪問性、冗餘和容量級別。

與使用單個物理磁盤相比,使用多個物理磁盤有以下優勢:

將數據置於多個物理磁盤(條帶)上可讓輸入/輸出(I/O)操作同時發生,並且改善性能。

如果發生錯誤,則使用鏡像或奇偶校驗在多個物理磁盤上存儲冗餘數據以支持重建丟失的數據,即使錯誤是由物理磁盤的故障引起的。

每個 RAID 級別提供不同的性能和保護。應該根據應用程序類型、訪問權限、容錯能力和正在存儲的數據來選擇 RAID 級別。

存儲陣列支持 RAID 級別 0、1、5、6 和 10。磁盤組中可使用的最大物理磁盤數目取決於 RAID 級別:

RAID 0、1 和 10 爲 96 個

RAID 5 和 6 爲 30 個

RAID 級別的用法

爲確保最佳性能,可在創建系統物理磁盤時選擇最佳 RAID 級別。磁盤陣列的最佳 RAID 級別取決於:

磁盤陣列中的物理磁盤的數目

磁盤陣列中的物理磁盤的容量

數據冗餘訪問的需要(容錯能力)

磁盤性能要求

RAID 0

RAID 0 使用磁盤分拆提供高數據吞吐量,尤其適用於不需要數據冗餘的環境中的大型文件。RAID 0 將數據劃分爲各個數據段,並將每個數據段寫入單獨的物理磁盤。這樣可通過將 I/O 負載分散到多個物理磁盤上來大幅提高 I/O 性能。儘管在所有 RAID 級別中 RAID 0 可提供最佳的性能,但是它缺少數據冗餘。該項僅用於對數據安全性要求不高的場合,因爲一個物理磁盤的故障會導致丟失所有數據。RAID 0 應用程序的示例包括視頻編輯、圖像編輯、印前應用程序或任何需要高帶寬的應用程序。

RAID 1

RAID 1 使用磁盤鏡像,因此可以將寫入一個物理磁盤的數據同時寫入另一個物理磁盤。該 RAID 級別提供最快的性能和最佳的數據可用性,但是磁盤開銷也最高。對於小型數據庫或其他對容量要求不高的應用程序(例如結帳、工資單或財務應用程序),則建議使用 RAID 1。RAID 1 提供完全數據冗餘。

RAID 5

RAID 5 在所有物理磁盤中使用奇偶校驗和分拆數據(分佈式奇偶校驗)以提供高數據吞吐量和數據冗餘,這尤其適用於小型隨機存取。RAID 5 是通用的 RAID 級別,適合多用戶環境,其中典型 I/O 大小較小且大部分是讀取動作,例如文件、應用程序、數據庫、web、電子郵件、新聞和內部網服務器。

RAID 6

RAID 6 與 RAID 5 相似,但是可提供額外的奇偶校驗磁盤以實現更佳的冗餘。RAID 6 是最通用的 RAID 級別並且適合多用戶環境,其中典型 I/O 大小較小且大部分是讀取動作。如果使用了較大的物理磁盤或者在磁盤組中使用了大量物理磁盤,則建議使用 RAID 6。

RAID 10

RAID 10 是 RAID 1 和 RAID 0 的組合,使用跨鏡像磁盤範圍的磁盤分拆技術。它可以提供高數據吞吐量和完整數據冗餘。使用偶數數目的物理磁盤(四個或更多)創建 RAID 級別 10 磁盤組和/或虛擬磁盤。因爲 RAID 級別 1 和 10 使用磁盤鏡像,所以物理磁盤有一半的容量會用於鏡像。同時將另一半物理磁盤容量用於實際存儲。在使用四個或更多的物理磁盤時,如果選擇了 RAID 級別 1,則會自動使用 RAID 10。RAID 10 很適合中型數據庫,或者任何需要高性能和容錯能力以及適度到中等容量的環境。

1.5.2 分段大小

分段大小

磁盤分拆可實現在多個物理磁盤上寫入數據。由於會同時訪問分拆的磁盤,因此磁盤分拆可增強性能。

分段大小或磁條元素大小指定寫入單個磁盤的磁條中的數據大小。MD3200 系列陣列支持的磁條元素大小爲 8、16、32、64、128、256 和 512 KB。默認的磁條元素大小爲 128 KB。

磁條寬度或深度與實施分拆的陣列中涉及的磁盤數目相關。例如,實施磁盤分拆且包含四個磁盤的磁盤組的磁條寬度爲四。

注:儘管磁盤分拆可實現出色的性能,但分拆本身並不提供數據冗餘。

1.6 電源和散熱

1.7 lun號

邏輯卷號,類似於C/D/E類的盤符。

lun的全稱是logical unit number,也就是邏輯單元號。我們知道scsi總線上可掛接的設備數量是有限的,一般爲6個或者15個,我們可以用target ID(也有稱爲scsi id的)來描述這些設備,設備只要一加入系統,就有一個代號,我們在區別設備的時候,只要說幾號幾號就ok了。
而實際上我們需要用來描述的對象,是遠遠超過該數字的,於是我們引進了lun的概念,也就是說lun id的作用就是擴充了target id。每個target下都可以有多個lun device,我們通常簡稱lun device爲lun,這樣就可以說每個設備的描述就有原來的target x變成target x lun y了,那麼顯而易見的,我們描述設備的能力增強了.就好比,以前你給別人郵寄東西,寫地址的時候,可以寫:
xx市人民大街54號 xxx(收)
但是自從高樓大廈越來越多,你不得不這麼寫:
xx市人民大街54號xx大廈518室 xxx (收)
所以我們可以總結一下,lun就是我們爲了使用和描述更多設備及對象而引進的一個方法而已,一點也沒什麼特別的地方.

1.8 HBA卡

1.8.1 HBA卡

用於轉換SAS信號(當然也有光纖HBA卡,用於轉換光信號)

常規定義:就是連接主機I/O總線和計算機內存系統的I/O適配器。

按照這個定義,像顯卡就是連接視頻總線和內存,網卡就是連接網絡總線和內存,SCSI-FC卡就是連接SCSI或者FC總線和內存的,它們都應該算是HBA。

HBA卡有SAS HBA、FC-HBA和iSCSI HBA卡,但是,HBA通常用在SCSI。Adapter(適配器)和NIC用於FC;而NIC也會用於以太網和令牌環網。

其實,網卡是大家常提到的一個類型設備的總稱,是指安裝在主機裏,通過網絡連接線(雙絞線、光纖線纜、同軸電纜等)與網絡交換機(以太網交換機、FC交換機、ISCSI交換機等)、或與其它網絡設備(存儲設備、服務器、工作站等)連接,從而形成一個網絡的硬件設備。

1.8.2 容易混淆的概念

光纖網卡這個稱呼到底是不是指光纖口HBA卡呢?

實際上常說的光纖網卡指的就是光纖通道網絡裏的HBA卡。

因傳輸協議的不同的,網卡可分爲三種,一是以太網卡,二是FC網卡,三是iSCSI網卡。

•以太網卡:學名Ethernet Adapter,傳輸協議爲IP協議,一般通過光纖線纜或雙絞線與以太網交換機連接。接口類型分爲光口和電口。光口一般都是通過光纖線纜來進行數據傳輸,接口模塊一般爲SFP(傳輸率2Gb/s)和GBIC(1Gb/s),對應的接口爲SC、ST和LC。電口目前常用接口類型爲RJ45,用來與雙絞線連接,也有與同軸電纜連接的接口,不過現在已經用的比較少了。

•FC網卡:一般也叫光纖網卡,學名Fibre Channel HBA。傳輸協議爲光纖通道協議,一般通過光纖線纜與光纖通道交換機連接。接口類型分爲光口和電口。光口一般都是通過光纖線纜來進行數據傳輸,接口模塊一般爲SFP(傳輸率2Gb/s)和GBIC(1Gb/s),對應的接口爲SC和LC。電口的接口類型一般爲DB9針或HSSDC。

•ISCSI網卡:學名ISCSI HBA,傳輸ISCSI協議,接口類型與以太網卡相同。

區別如下:
•HBA卡:FC-HBA卡(俗稱:光纖網卡)、iSCSI-HBA卡(RJ45接口) 、SAS-HBA卡(SAS接口)
•以太網卡:光纖接口的以太網卡(俗稱:光纖以太網卡)

————————————————————-
2 管理配置
————————————————————-

2.1 管理程序

2.1.1 MDSM

支持linux和windows下管理

2.1.2 安裝、使用

2.2 管理方法

2.2.1 映射

映射:配置主機訪問權限

使用映射選項

可以在 mappings(映射)選項卡中:

定義主機和主機組

添加選定主機組的映射

創建主機並分配別名或用戶標籤。

將新的主機端口標識符添加或關聯到特定主機。

更改主機端口標識符別名或用戶標籤。

將主機端口標識符移動或關聯到其他主機。

用新的主機端口標識符替換現有主機端口標識符。

手動激活非活動的主機端口以便該端口能夠存取特定於主機或主機組的 LUN 映射。

將主機端口類型設置爲其他類型。

將主機從一個主機組移動到另一主機組。

刪除主機組、主機或主機端口標識符。

重命名主機組或主機。

2.2.2 帶內管理

2.2.3 帶外管理

2.2.4 卸載硬件

2.3 多路徑配置

2.3.1 RedHat5.5默認支持

檢測路徑故障並將 I/O 重新路由至其他可用路徑

在路徑恢復後重新驗證有故障的路徑

利用多個可用路徑使性能最大化

根據路徑狀態和錯誤條件重新配置路徑使用

將多個設備節點統一爲單個邏輯多路徑設備節點

識別新的多路徑 LU 並自動配置新的多路徑節點

在 /dev/mapper/ 下爲 DM 設備提供永久的設備名稱

2.3.2 /dev/mapper下

[root@racnode2 ~]# ls -lah /dev/mapper/
total 0
drwxr-xr-x  2 root root     220 Sep 17 17:36 .
drwxr-xr-x 14 root root    4.4K Sep 17 17:37 ..
crw——-  1 root root  10, 63 Sep 17 17:35 control
brw-rw—-  1 root disk 253,  2 Sep 17 17:36 mpath1
brw-rw—-  1 root disk 253,  6 Sep 17 17:36 mpath1p1
brw-rw—-  1 root disk 253,  3 Sep 17 17:36 mpath2
brw-rw—-  1 root disk 253,  5 Sep 17 17:36 mpath2p1
brw-rw—-  1 root disk 253,  4 Sep 17 17:36 mpath3
brw-rw—-  1 root disk 253,  7 Sep 17 17:36 mpath3p1
brw-rw—-  1 root disk 253,  0 Sep 17 17:36 VolGroup00-LogVol00
brw-rw—-  1 root disk 253,  1 Sep 17 17:35 VolGroup00-LogVol01
[root@racnode2 ~]# ls /dev/mapper/
control  mpath1  mpath1p1  mpath2  mpath2p1  mpath3  mpath3p1  VolGroup00-LogVol00  VolGroup00-LogVol01
[root@racnode2 ~]# multipath -ll
mpath2 (36842b2b000529134000003e24c902c42) dm-3 DELL,MD32xx
[size=346G][features=3 queue_if_no_path pg_init_retries 50][hwhandler=1 rdac][rw]
\_ round-robin 0 [prio=100][active]
\_ 1:0:1:3  sdg 8:96  [active][ready]
\_ round-robin 0 [prio=0][enabled]
\_ 1:0:0:3  sdc 8:32  [active][ghost]
mpath1 (36842b2b000529134000003e04c902bf0) dm-2 DELL,MD32xx
[size=10G][features=3 queue_if_no_path pg_init_retries 50][hwhandler=1 rdac][rw]
\_ round-robin 0 [prio=100][active]
\_ 1:0:1:2  sdf 8:80  [active][ready]
\_ round-robin 0 [prio=0][enabled]
\_ 1:0:0:2  sdb 8:16  [active][ghost]
mpath3 (36842b2b000529134000003a34c8ec1e4) dm-4 DELL,MD32xx
[size=900G][features=3 queue_if_no_path pg_init_retries 50][hwhandler=1 rdac][rw]
\_ round-robin 0 [prio=100][active]
\_ 1:0:1:4  sdh 8:112 [active][ready]
\_ round-robin 0 [prio=0][enabled]
\_ 1:0:0:4  sdd 8:48  [active][ghost]
[root@racnode2 ~]#

2.4 快照

2.4.1 購買授權碼

Dell PowerVault MD 存儲陣列附帶的高級功能激活卡。請按照此卡中的說明獲取密鑰文件並啓用該功能。

2.4.2 證書下載和使用

Dell PowerVault MD 存儲陣列附帶的高級功能激活卡。請按照此卡中的說明獲取密鑰文件並啓用該功能。

2.4.3 快照使用

快照功能允許每個 LUN 最多同時存在 8 個快照,每個陣列最多同時存在 128 個快照。

快照虛擬磁盤是存儲陣列中虛擬磁盤的時間點映像。它並非包含原始數據副本的實際虛擬磁盤;而是對特定時間虛擬磁盤上所包含的數據進行引用。快照虛擬磁盤在邏輯上相當於完整的物理副本。但是,創建快照虛擬磁盤比創建物理副本要快得多,而佔用的磁盤空間更少。

快照所基於的虛擬磁盤稱爲源虛擬磁盤,它必須是存儲陣列中的標準虛擬磁盤。通常,您會創建快照以使應用程序(例如備份應用程序)可以在源虛擬磁盤保持聯機和可訪問狀態時訪問快照並讀取數據。

2.1 管理總結

2.1.1 規劃

2.1.1.1 RAID級別

2.1.1.2 分區功能

2.1.1.3 擴展性

2.1.2 實施

配置raid
配置主機訪問權限
使用映射卡
增刪除主機訪問權限
管理主機組
I/O 數據路徑保護

2.1.3 測試

2.1.3.1 操作系統驅動安裝

2.1.3.2 掛載測試

2.1.3.3 IO測試

2.1.4 使用手冊地址

————————————————————-
3 監控
————————————————————-

3.1 snmp

3.2 郵件等

################################################

原文:http://blog.at7x24.com/tag/md3200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