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王石的“捐款負擔論”

王石先生的原文我早就看過,本意是回答網友“萬科才捐款200萬”的迴應,但被轉述時往往就變成了一句話:王石稱企業捐款是負擔。最近接連兩天,電視上100多個頻道全部反覆播放地震救災的節目,正好悶了,就寫些字吧,我個人的觀點很明確:支持王石先生。

中國時興婚喪嫁娶送紅包,禮金越厚越有面子,隨份子的錢假若同仁送300自己就不好送200,同等親疏關係別人送1000,自己就不好送800,中國人總 說錢事小,面子事大,甚至打腫臉也要充胖子。災難日也是,真心的悲痛是不夠的,誠意的捐款是不夠的,好像捐的越多才越有面子,說捐款適度的話這就犯忌諱 了。但凡***捐款有節制的人,就彷彿自己佔據了道德的制高點,可以居高臨下痛陳正義,說者熱血沸騰,聽者情緒激昂高呼支持,好似只有他們才最愛國憂民。

捐款應該是自發而非強制性的行爲,捐款數額個人以爲有兩個標準,一個是經濟上的可承受額度,企業和富豪會高於一般人;另一個是內心的意願額度。從第一個標 準來說,萬科可以承受更大的捐款額度而不至於危及企業生存,但從後一個標準來看,作爲企業,萬科的捐助必須反映董事會的意見,而董事會背後是萬科股東的意 見,萬科如果捐個大數字,秀是做了,但萬科企業的發展收到較明顯的影響,萬科股民的利益誰來保證?

十八世紀法國大革命時羅蘭夫人臨上斷頭臺前疾呼:“自由啊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而行!”,在中國,不公平不公正的事假借冠冕堂皇之名大行其道的也已經太 多了,北大的林昭之死假誰之名?可能有人說這些例子過於嚴重了,但今天高舉捐助道義大旗來***王石的人,看似正義凜然,實際是一種道德躁動,缺乏必要的道 德理性,從這點上來說,又何嘗不是在做類似的事?再舉個身邊的例子:我們個人所得稅的徵收標準,很多人都說起徵點過低,北京有很多人抱怨2000元起徵點 的工資也僅夠基本生活而已,假若也模仿***王石的那羣人,抓住一個道德命題去無限擴大,上綱上線,完全也可以去高舉“多交個人所得稅,支持國家建設,讓國 家更有能力扶貧濟困救死扶傷”的大旗,留夠吃飯保命的錢就夠了,畢竟還有那麼多人吃不上飯看不起病,因此把起徵點定得再低些、稅率更高些如何?

捐助需要的是適量,類似萬科捐款之外,派出的搶險工程隊伍和特別搜救隊伍等,已經做了一個企業應該做的。如果說這次捐助尚有不足,那依我看最大的不足也不 在於單個人或企業的捐款額小,而在於捐款的個人和企業還不夠多。衆所周知中國的優勢在於人多,中國若有1/10的國民每人捐助10元,也是10億多的資 金,又如王石所說:“中國的滬深兩地股市約2000家上市公司,如果一家捐20萬,雖每家捐贈數額有限,加起來就是四個億。”,以此類推,加上其它企事業 單位、慈善團體等的捐助,滿足基本救助需求的資金,其實本並不用太過擔心,救助款的責難,也本不必強加於萬科或其他某個人或企業,中國的企業在這個時代的 最大責任是發展經濟、增加就業機會,實業興國,企業捐助還是適度纔對。至於抗災救助,只要真的全民攜手共同努力,這個災難,我們一定有能力挺過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